?

眼見為真:教師易過度相信的觀點

2018-07-03 07:05鐘建林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18年5期
關鍵詞:問題行為

鐘建林

【摘 要】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因“被挑釁”才采取行動反而“被逮到”的“憋屈學生”并不少見。但是,部分教師常常仗著“眼見為真”的自信,不容學生解釋,就對學生的行為作出評判,導致被抓現行的學生不服、憤懣甚至對抗,而誘發問題行為的學生被忽略甚至“逍遙法外”。其實,眼見未必為真,教師要“用眼見”,更要“用心思”,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方法。

【關鍵詞】眼見為真;問題行為;抵觸情緒;抓現行

【案例再現】

教師板書時,維克多朝邁克走過去,猛打幾拳。教師發現后,試圖把兩人分開,可維克多憤怒地反抗,緊緊攥著拳頭,極度生氣。由于有幾位家長在聽課,教師想冷處理,問維克多是否準備好學習了,但維克多表示不要學習。教師決定改變教學計劃,讓全班學生把椅子圍成一個圓圈討論這一突發事件。維克多沒有加入,因此教師建議留個空位,以便于他隨時可以加入。教師告訴學生:看到維克多打邁克時,教師很生氣,也很尷尬,因為有家長在;維克多那么生氣,不知道邁克是什么感覺。有些學生表示也有和教師相似的感受,但邁克沒有說話,而且臉上帶著笑意。這時,羅伯特說,該責備的不只有維克多,因為邁克在課間休息時一直惹維克多。

教師:邁克做了讓維克多生氣的事嗎?

羅伯特:是的,他走到維克多的課桌邊,拿了他的椒鹽脆餅干。

(維克多加入到討論圈)

邁克:不,我沒拿。

維克多:他就是拿了。嘉恩給我的餅干,被邁克拿了。

(另幾個孩子也說邁克拿了)

教師:邁克走到你的桌子旁,沒經過許可就拿走了你的餅干嗎?

維克多:是的。

教師:邁克,維克多說你吃了嘉恩給他的餅干。

邁克:我以為嘉恩說我可以吃呢。

嘉恩:我給維克多幾塊餅干,被邁克拿走了。我又給了維克多幾塊,但還是被邁克拿走了。

艾利克斯:他就是那個樣子,老是搗亂,不是撞你一下,就是絆你一腳,然后裝作一臉無辜的樣子。

拉伊:他還罵人。

教師:這么說,今天這樣的事,邁克不是第一次做。 邁克的行為激怒了你們。

艾利克斯:他確實讓人生氣,然而我們采取行動,被逮到的卻是我們。

教師:邁克,全班同學好像對你做的事都不滿。

(邁克不回答)

教師:聽起來好像你經常給他們惹煩惱。

邁克:我沒給他們惹麻煩,是他們都不喜歡我。

教師:你覺得班里沒人喜歡你嗎?

邁克:有幾個人不喜歡我。課間休息時,他們不跟我玩。

教師:你想和他們一起玩嗎?

邁克:我想踢足球、打籃球,可是艾利克斯和維克多說我不能和他們一起玩。

教師:他們拒絕了你嗎?

邁克:是的,他們說我打得不好。

艾利克斯:我們沒說他不會打,只是我們人數夠了。

卡爾文:他們制定自己喜歡的規則,他們不喜歡的規則就不遵守。

教師:聽起來包括邁克在內的其他人也想踢球。但是,維克多和邁克先談談吃餅干時發生的事吧。

維克多:他以后最好別再拿我的東西。

教師:邁克如果不經允許拿了你的東西,你就會生氣吧。

維克多:我要揍他。

教師:因為太生氣,想揍他。

維克多:是的。

教師:我們有校規,不許打架。除了揍邁克,你能想出其他辦法嗎?

維克多:是的,在學校不可以打架,一打架就會有麻煩。

柏斯:他可以告訴老師。

琳達:他可以分給邁克一些餅干,那樣邁克就不用來拿了。

康納:他可以好好地告訴邁克別來找茬兒。

維克多:他如果先問我,我可以給他一些餅干。

教師:邁克,維克多說,如果你先問他,他會跟你分享餅干。

邁克:我并不是真的在乎餅干,只想下一次課間休息時可以打籃球。

教師:你覺得和維克多等人一起玩很快樂,如果能和他們做朋友,你就不會找他們茬兒嗎?

邁克:是的,我想成為他們球隊的一員。

在討論過程中,維克多的怒氣逐漸散去,邁克知道了同學們對自己的看法,多數學生對邁克被冷落感同身受,更多同學則學會了如何相處。

【智慧點擊】

類似維克多和邁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學生矛盾很常見,類似維克多因“被挑釁”而采取行動反被“抓現行”的“憋屈學生”并不少見,類似希望通過“餅干”引起關注的“交流渴望”更是學生中的普遍心理。與案例中教師的非評價式談話和認真傾聽不同,部分教師堅信“眼見為真”,常常武斷地根據“鐵證如山”的“現行”對學生的行為作出評判,還美其名曰“雷厲風行”“果斷干練”。如果被抓現行的學生不服、辯解,教師就會覺得這些學生“狡辯”“不知悔改”“態度惡劣”,進而采取更加嚴厲的懲戒措施,最終可能導致被抓現行的學生更加憤懣甚至產生對抗行為,而真正誘發矛盾的學生卻被“從輕處罰”甚至“逍遙法外”“幸災樂禍”。因此,筆者以為在教育教學中處理學生出格行為時,教師要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但不能被“現行”所蒙蔽,而應多調查現行背后的真相。具體而言,教師要堅持“三忌三宜”。

其一,忌沖動,宜冷靜。維克多在課堂上居然跑過去猛打邁克,這種過分的課堂行為會令很多教師火冒三丈。出于職業本能和維持課堂教學秩序的需要,制止維克多的行為既正常也很有必要。但是,當學生憤怒地反抗甚至毫不掩飾地表示不想學習時,多數教師容易被激怒,偏離正常的教育思維。教育機智表現為根據已有經驗對即時生成事件進行靈活引導,更表現為對突發性、未見性情節的敏銳捕捉和冷靜分析。事必有因,教師所見的未必是全部,更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因此,當遇到學生極其出格的行為時,教師不能沖動,更不能因為學生的辯解和反抗可能有損自己的顏面而惱羞成怒,而應克制自己,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讓學生也平復下來,同時贏得了解真相、思考對策的時間。

其二,忌評判,宜分析。即便抓到了學生的現行,教師也不應該僅僅根據所見或以往經驗進行簡單評判,以免被事件的局部假象和教育習慣遮蔽,而應該理性地分析問題、探尋原因、尋找對策。抽象的評判性結論往往只能讓學生記住簡單的是與非,而無法產生理性的思辨和深刻的內省。如維克多打人是不對的,上課影響其他學生是不對的,邁克不經允許就拿走維克多的餅干是不對的……類似的抽象評判性結論對學生而言早已心知肚明。案例中的教師若只簡單地告訴學生這些,“重復嘮叨”,邁克就不會意識到被打是自己造成的、原來有那么多同學不喜歡自己,維克多就難以意識到邁克的討厭、挑釁都是對被自己拒絕、排斥的回應,全班學生就更無法學會理性地分析各自的責任,學會彼此接納和融洽相處的方式。在案例中,教師采用圍圈這種平等的討論形式,引導全體學生在交流中,正視問題,分析問題,商討對策,深化體驗和內省。

其三,忌獨斷,宜交流。在教育出現行為問題的學生尤其是處理學生間的沖突時,教師不應僅僅扮演斷案法官的角色,而應盡可能引導更多學生參與交流。交流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使教師獲得所見之外的補充信息,從而更加全面地認識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敏銳捕捉新信息,不斷補充、完善事件發生前因后果之間的“事件鏈”,同時發揮引導作用。一是出現新情況時引導學生及時關注。如,當羅伯特說邁克惹惱了維克多時,教師引導學生交流邁克未經允許拿維克多餅干的事情;當艾利克斯說邁克經常搗蛋時,教師引導邁克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全班同學是否都對他有意見;當邁克說并不是真在乎餅干時,教師引導大家思考應該怎樣做。二是出現錯誤觀點時引導學生回歸正確價值。如,當維克多說因為生氣想揍邁克時,教師并沒有簡單地說“有校規,不許打架”,而是重點引導維克多思考“能想出其他辦法嗎”。這樣的交流,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師生和風細雨般地交流問題,探討如何理性表達“生氣”,從而促進學生真正將班規內化于心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外化于行。

(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350003)

【延伸鏈接】

1.教育疑難案例求助或給本欄目投稿,請加入群“遠山·教育非常道”(QQ群號295678024),或聯系385652983@qq.com.

2.更多精彩案例,更多個性解讀,盡在“山聲月影”和“教學月刊”,請掃二維碼關注。

猜你喜歡
問題行為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原因分析與糾正策略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高中體育課堂學生問題行為剖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失落的一角
留守初中生看護人教養方式對問題行為的影響: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規則”先行,追求高效語文課堂
“留守兒童”問題行為與心理資本實證研究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