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溢坪明清土司時代遺址調查

2018-07-13 01:21鄧輝
三峽論壇 2018年3期
關鍵詞:明清調查

摘 要:五峰縣采花鄉的白溢坪村地形獨特,是土司時代重要險隘守御所在。目前保存有帥府遺址群、土司衙署(北府)、關隘口等重要遺址。通過對白溢坪明清土司時代遺跡進行梳理,以考察白溢坪文物古跡的特點。

關鍵詞:白溢坪;明清;土司遺址;調查

中圖分類號:K8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332(2018)03-0031-06

白溢坪其地形獨特,東靠高矗萬仞的懸崖絕壁,西向則緩坡與臺地相間,環繞白溢坪皆數百米懸崖峭壁。獨特的地理條件,舊時進出白溢坪僅有四個方向頭關卡可至,白溢坪分為三級臺地或平地,臺地寬而平敞。在明清土司時代,是容美土司歷史時期的重要關隘守御所在,今存于漂水崖(關)處的“漢土疆界”碑即是明證。近幾年來,在容美土司大遺址保護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峽大學民族學院、五峰縣文物部門等單位,都對這里不同的古跡遺址進行過田野調查。本文將所調查發現的,特別是土司時代的遺址遺跡作一記錄與描述,以了解白溢坪文物古跡的特點。

一、白溢坪古遺址調查

白溢坪是半山頂上的一大坪地,四周絕壁高懸,地形東高西低,方園約20平方公里,山體主峰黑峰尖海拔約2383米,為五峰第一高峰,是華中地區第二高峰(僅次神農頂的高峰),山體險峻雄偉,稍北側看山形如巨獅伏臥,在獅口的下方,有土司時代帥府(洞府,今又稱藏軍洞)的建筑遺址遺跡,是土司時代重要險隘守御。山下曠野(白溢坪)為三個平緩的大型坪地,稱下坪、中坪、上坪,山頂稱天堰。自山下遠觀“帥府”洞寨,則隱于山澗中。白溢坪區域里,有關容美土司及相關土司的歷史,既有不少的傳說,更有一批遺址遺跡保存。近年來,在容美土司大遺址保護進程中,為了弄清楚容美土司時期文物古跡的存在特征,展開了對該區域的全面調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幾個重要的遺址地點,還進行過考古清理,使我們對其遺址遺跡的保存面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1]。關于白溢坪的地理環境與歷史遺跡,光緒《長樂縣志》載:“白魚寨,離城六十里玉屏山上,俗寫為白溢,一作白益。四圍皆山,中起大山,高萬丈,長百余里?!妒朗鲣洝份d,上有三臺、俱陸地,有大小二湖,今稱天堰,湖中有五色魚。下名水田寨,有四關。前紅土關、通紅溢、上容美;左漂水關,過麥莊、出資丘;右小章關,由后荒通第四溪栗子坪;后關,通唐家坪,土司唐鎮邦為田舜年叔雙云所建,今廢惟留蓄水大石缸一口陷入土中,石橋二座?!盵2]70表明白溢坪有四個關口要隘、另有衙署等遺址與文物,但未提“帥府”等遺跡。署前的大街曾有“月橋”石橋與“橋河橋”兩座,今天兩座石橋已經不存,但當地人還知其橋體所在地。另外,土司時代的遺物,仍存有大型號的石水缸等。下面將我們近年來調查發現的遺址遺跡材料進行介紹,以供研究者更準確地了解容美土司時代白溢坪區域的文物遺址遺跡。

二、重要的遺址白溢寨帥府

“帥府”位于白溢坪東北側山崖的中上部,其山高2383米,懸崖絕壁高入云天,形成了今天白溢坪一側的壯麗景觀,而“帥府”處于懸巖的下方一自然洞穴內(海拔2160米),利用自然洞穴進行構筑而成,具有防御性與隱蔽性的特點,今仍存當年“帥府”的石墻體、梯步、建筑的臺基等;外側有城門口,處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陡崖間、人工壘砌的石坎高墻體;大屋場海拔約在1980米間,是向“帥府”行進中的一處建筑基礎遺址,今仍有柱礎石保存著;炮臺海拔約在2000米左右等遺跡,處于大屋場南側突出的山嘴前?!皫浉睘槭裁唇ㄖ谀敲锤叩纳窖孪碌亩囱ɡ??今天很難想象和理解。清咸豐初年間的長樂縣令李煥春有詩曰:“白溢晴風:嵐光開白溢,晴景望嶔奇;淺翠雄關滴,濃青大塞滋。人家屏障列,帥府畫圖披;古跡勘凴吊,山留夕照時?!盵3]表明這里歷史上即為人們所關注。

(一)帥府遺址

“帥府”又名“藏軍洞”、“寨洞”,屬于自然形成的干燥洞穴,洞口外上下皆懸崖絕壁,系開鑿石級攀緣而上,隘口處修有城門。帥府遺址區,經湖北省文物老古研究所2016年8月間的考古清理,相關遺址遺跡基本清晰。2017年10月,筆者曾對片區遺址遺跡進行了調查,進入洞府內觀察了解遺址遺跡情況。

去白溢寨洞遺址,當從陰坡出發,先是沿著干涸溪澗向上而行,從海拔高度約1400米開始,到1800米左右時,道路上盡是小石籽,路難行。此后爬崖壁至2160米時抵洞府內,其洞府的洞口處,為土司時代人工壘砌的石塊高坎墻殘存的墻體。洞口外側為陡坡狀,經人工壘坎,才形成了洞口洞內的臺地。洞內南北向深約20米間,東西兩側的寬度在80米左右,大洞屬于盲洞;僅東南側另有小洞可上行,要高出約20米左右,再向南約30余米可至洞外,可回望大洞平臺。

洞口中心地理坐標:北緯30°11′25″,東經110°27′15″,海拔1955米。東南向山體前距約300米為“炮臺嶺”,西北下距城門約700米,正洞下方的西側有大屋場遺址所在,洞內干燥,經人工壘坎兩級臺地,總面積約784平方米。

洞口外部,下為陡立的懸崖坡地,只能沿著窄小的道路與樹木間爬行向上,至洞門處,仍無站立之處。上第一道關口的梯步共計是20步,前九步可上至關卡處,然后自凹洼陷的地方進入洞府內的第一級臺地??煞Q為外洞口關卡。

外洞口關卡系人工壘坎時形成,石坎高9.5米,寬6.8米。今多跨塌,僅入洞梯步上下的凹洼遺跡仍存,并保存原來的地面平臺,臺地仍存巨石;向內另有第二道石坎,坎高2.5米;中部有內凹梯步上下,計十三步上至洞內寬敞的臺地上。

入洞時的凹形梯,通長3.2米,步高約0.25米,寬1米,共有11步。洞口一側的正面臺地因跨塌而石坎不存(僅存南側一角)。殘存平臺寬6~10米。

第二階地的上下仍用內‘凹的特點形成梯步,墻高2.25~2.5米,南北向墻體長14米,在墻體中部修成內凹式上下梯步門道,梯寬寬1米,臺階寬0.3米,高0.25米。凹形臺階通長2.25米,寬1米,高1.3米,上十三步后步入大洞平地。

洞內空間較大,整體呈“瓶”狀,口部小內部寬暢,洞口至洞內(東西向)縱向深約21米, 洞內南北(橫向)寬敞,總寬約80米;洞內空氣流暢,南側再用條石壘砌成東西向平臺,平臺共有三層。平臺完整,靠近內洞壁因巨型石塊未改造平整,所存的石料上還可見開鑿的鑿痕的榫眼。

大洞口前經過平整而成為了較寬敞的平臺,在這臺地的北側另有平臺系自洞口(東西縱向壘砌石坎,入洞洞時為南北向石坎),使洞口一線寬敞而平整,形成了寬37米、縱深21米的寬敞平臺地。

入洞后北側另有第一、二層平臺,第一臺東西向長11米,坎高2米,臺地南北寬8—10米間,平臺石條錯縫干砌鋪設而成,當地人號稱為“龍臺”,平臺寬約9—11米,長8—10米,部分條石垮落到第一平臺上。 第二臺東西向長9.3米,南北向寬25—5米,坎高0.7—1米。平臺由石條錯縫干砌鋪設而成。整體上看,洞內的平臺地,系用洞內開鑿出的石塊壘砌而成。

在大洞內的南側上方,另有稱之為后洞的洞,并經人工修有石梯步上下,梯步有三十余級,用的是自然狀的石塊而為,從洞內的南側向上爬坡入小洞內,從窄縫中上至洞的上層,高出下層約有15米左右,然后平行向外,這一段平整,洞內寬處有4—6米間,至向外的出口處,其出口處為窄條狀,并經過開鑿,還有用炸藥炸過的痕跡與鋼釬洞眼,殘深約20厘米間。后洞口向外的一段較為狹窄,類似橢圓形,寬0.9米,高1.6米,洞口朝東南方向,屬于人工在巖縫上鑿刻擴大,僅容一人側身通過。洞口外側為陡坡懸崖地,沿崖壁腳,可通向白溢寨的最高峰黑元尖地帶,但早已經無人行走。

(二)城墻口與大屋場

今上帥府 (藏軍洞、寨洞),首先是沿崎嶇陡懸的山崖體而上,在壁立式坡度上爬行,到有遺址處時,今仍稱為“城墻口”,系土司時代用自然石塊在石巖坎上稍加修整,并壘砌石塊,形成了人工壘成的墻體,高2.5米左右(另加自然石坎1米左右),通高3.5米左右。城門口處,所發現的遺跡分兩層臺地,稱城門口的臺地,因城門出入于凹洼臺地中部,臺地分成東西兩個平臺,共長約13.5米,進深約3.6—4.5米左右,人工壘坎高2—3米左右,入城的城門從中部凹下而行,城門寬1米,高2.2米,有門圈已殘。臺地北側外沿有排水溝,所集山水在自然的作用下,沿著外側水溝將石坎多有沖垮毀壞,南側為懸崖,臺地上原有木建筑,并有不少的瓦磚等殘存物及柱礎石,并有一塊殘損無字碑石存在,而碑額的龍紋清晰。在城門口的上方高出約5米左右的南側,另有平臺式的建筑遺跡存在與城門口遺址相錯開,地面未進行清理(面積未測),仍存有不少的瓦礫。表明曾用了磚瓦類作為建筑材料的。從發現的遺跡分析,這里存在著上下兩層的建筑,當年亦很壯觀。另外大屋場人工臺地清晰,也是一處建筑遺址。地形高于城門口處,向南前行100余米,高出約80米左右時。是城門口與洞府之間的建筑,其東西(進深)約7米,南北寬約25米左右。大屋場處的建筑,又比洞府要低100多米,洞府在最高處。大屋場的建筑的柱礎石,為素面的復盆式的特點,而城門口的也是如此,從制作上看,城門口的要粗糙些,大屋場的精致些,可能是時間上稍有所不同, 但均屬于明代遺址遺存。

(三)炮臺

炮臺修建在洞府的南側前凸出的山咀上,臺地為人工用石塊砌成。沿著山峰頂端僅有北部一條小路與藏軍洞互通,炮臺的山咀東、南西三面為懸崖峭壁。

容美土司遺址考古隊對炮臺進行了清理并記錄了它的特點。炮臺所在地為懸崖峭壁前最凸出的山咀上,其地勢高且地形突出,可觀察東、西、南三面山下,且可瞭到整個通往五峰縣城的道路。故此處是一處重要的觀察與瞭望所。臺基中部偏南有一條東南向排水溝,將臺基分為南北兩部分?!案鶕涞孛麨榕谂_子,加上容美土司有在關鍵處置放炮臺的習慣,而且此處距最近的曾家凹要道僅有約600米,可在火炮射程范圍內,而且南側的房屋正對曾家凹,也因此初步推測臺基水溝北側為土兵駐守的房屋,南側空地為瞭望或者置放炮臺之處。炮臺火炮正對曾家凹,在關鍵時刻即使無法擊中目標也可起威懾和警告作用?!盵4]炮臺修造與山體基巖相結合,臺基平面為正方形,東西與南北長寬約9米的方形臺。周邊用石塊特征明顯,大小不同的石塊錯蓬干徹而成。石坎多已垮塌變形。

炮臺東側由于地勢稍低,因而壘坎稍高,距原始地表約2米間。臺基南側和東由于下為崖壁。壘石多已垮塌,臺地北側東西長約9米,南北寬約6.5米,其臺地南側部分部垮塌嚴重,已露出山體基巖。水溝西低東高。由三塊青石條兩條上一條下制成,斷面呈“凹”字形。水溝溝口寬0.25米,與溝底等寬。水溝由東南向西深0.2—0.3米。

“帥府”這處土司時代重要的洞府建筑遺址,似乎另在臺地上用木構建造,今已不存建筑遺跡。但洞府處于懸崖絕壁的高處,一般不易抵達。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容美土司考古隊,對遺址遺跡做了具體的清理工作,對洞內的遺跡進行清理丈量與照片拍攝等,使對它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一面。

三、白溢坪土司署遺址

白溢坪土司衙署地,經尋找遺址遺跡與踏勘,仍存臺地名稱衙基梁,曾是傳說中的土司衙基遺址所在地,靠北稱公案嶺,實際上都是衙署區域所在,一山兩頭的稱呼不同。何稱“公案嶺”?當是清代有案情于此地判決?清咸豐年間的一次斷案碑文所記載的當是本次公案的過程[5]。由于遺址區域多次的建筑過程,早期建筑遺跡已毀,今僅存幾件土司時代的遺物,如大石水缸、柱礎石、門磴石等。

(一)土司署名衙遺址

白溢坪土司署遺址,時代為明清。今天人們稱之為“衙基梁子”,為今村委會所在。1949年后,這里曾經辦過學校,原衙基梁東西向縱深約150米,南北向面闊約350米左右,遺跡的周邊曾經用石塊進行過壘砌石坎。遺址上多次建筑過程,使早期的土司遺址被破壞。今從高空所拍攝的照片來看,曾有過專門修造的歷史過程,其圖像的特征有較大范圍的??矇@,但是在“文革”時期,將其部分墻坎與遺址區開墾為農田了。另在局部地方,民居建筑房屋,略改變了舊時大院落遺跡的特征。在衙署的西南前,原石板道路兩側有石坎墻,形如凹槽狀進入衙署內,因改修學校而毀損了原墻體,今仍存部分道路的石板材料,其原形特點無可知曉,但仍存有土司時代的遺物,如礎石、石水缸、大門磴石等。

(二)傳說中的街道與石刻銘文

土司衙署遺址前(西南)約50米,有傳稱的“南街”與“中街”、“北街”,“中街”在署衙前經過,曾有‘月橋遺跡大體與衙署相對,“北街”往北后,過橋灣(道光時碑文稱礄河)后而上坡[6]。當地石刻載述有“南、北街”,如道光十八年(1838)的“向母劉老孺人墓”碑有“白溢石橋河北街”名稱的記載,在南街前的小張關的哨卡內側,光緒十一年(1885)曾國華的碑刻上有“南街”的稱謂[7]。另咸豐九年(1859)向治義的碑刻,有‘南街土地。民國時期,在南街的下方有陳遠鉦墓葬碑刻記錄了“生于中白溢坪南街地下人氏”的記錄。這表明,至少自清代到民國時期,其街道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晚近才沒有了街道。南街存在于今天公路進入正白溢坪平地時的一段,大約長度在百余米間,中街可能稍長,北街可能與南街同;明清土司時代以及改土歸流后這里曾是較為繁榮的集鎮。因此在土司時期,田氏土司頭人亦注重這里建設,從有關的記載里知,容美田氏土司頭人田舜年于清唐康熙年間,曾多次于此駐扎,今從“漢土疆界”碑中亦可知,康熙年間的白溢坪,有人戶百十余家。而容美土司,多在衙署外建設大街以便商貿交易,說明這里曾是一處重要的司署所在。

(三)衙署遺址中的土司時代遺物

今存的石水缸,長176.5米、寬140米、高94.5米、邊厚16.5厘米間,系用整塊石雕琢成,在水缸的下緣邊有雕飾云紋花紋。該石水缸于《長樂縣志》中明確指稱為土司時舊物?!翱扇菟偈?。唐土司鎮邦建帥府時制也。今府已廢,缸大半陷入土中”[8]103。另有大門石磴一對,門石長84厘米、面寬40.5厘米、高44厘米,其門板的隼窩直徑13厘米、深8厘米,另有木枋的卡口,寬17厘米,表明其門板厚實。另一門磴雕飾大致相同,但已殘,殘長55.5厘米、寬39.5厘米、高44厘米,門磴側面均有雕飾動物與花紋,從所雕飾的花紋看,當頭有相對稱的麒麟、長43厘米、高20厘米,邊側有鹿紋長37厘米、高15厘米,另還有不同的花紋。發現的柱礎石共三個,雕飾精美,內容表現多樣,一件方形礎上,雕飾成六棱形,棱面雕飾動物紋,且動態各異,六棱形上雕飾為數十片的弧辨形環繞,頂面呈礎頂園形;一件是六棱形之上雕飾動物畫面的上層,為飄逸的云紋等。這類柱基石的特征,當與土司時代建筑衙署相關聯,也是土司時代的重要的遺物之一。

衙署區的東后側,是歷史上的后湖所在,由于其面積較大,而又是稍晚于前湖而成的大型湖泊地(舊時當屬于沼澤地,水量豐沛,土司時期曾修筑壘坎,曾使其成為了湖泊),后來才開墾為稻田區。

(四)關廟遺址

關廟遺址位于傳稱“月弓橋”南的南街西外側,距離南街(今公路)約300米。原關廟內有銅鐘,上世紀五十年代毀損。在其遺址區進行踏訪時,所見多為殘瓦礫,分布在約長50米、寬30米的一段范圍內。其瓦片厚1.8厘米,長寬不明,磚塊厚3—3.5厘米左右,長寬不明。磚塊具有明代以來的磚塊的特點。另外,在其側面的溝體上發現了一塊清嘉慶十七年(1812)的關廟殘碑文,碑殘長85厘米、寬50厘米、厚16厘米,其碑文字中說明該廟“創自土司雙夏二世,夏啟于九峰公,歷百余年?!薄半p”“夏”二公,是指田培林、田既霖二位,九峰則指田九峰,前者均屬于明朝人??h志里記載:“土司時原有,……一在白溢保,創自前朝,鉎鑄神像高約八尺。乾隆年間守備白進才重修。嘉慶二年,四川敘馬營千總茍文德,因是年白連教盤居白溢寨,至六月,神顯靈逐賊,遂得勝,故重修”[8]98。容美土司時期,田舜年十分關注白溢寨有關建筑與關廟的建筑過程?!熬旁聲恨D白溢,點霜降日民也,而前池成矣。所鑄關夫子像成,重五千斤?!盵9] 關廟建成時,曾鑄關夫子像以供奉。而南街、中街、北街、關廟、土司衙署區都是相連接在一起的。

(五)哨棚嶺與望湖樓

哨棚嶺與望湖樓遺址,位于高出衙署區域的東側的山上,亦稱為上白溢坪前的臺地前,二者相距較近。哨所設備簡單,哨棚則成為了這里的地名。哨嶺是一處由大小不同巨石凹凸所形成的嶺地。哨棚簡陋,土司田舜年于其前建成了“望湖樓”,并還曾住于其間,今僅存小地名。調查中,遺址特征不清晰,但其范圍較為明確,如果依山區建筑的特征,也許就是土司時代建筑過的幾棟木屋,立于這里前突地點。后來因改田改土,遺址被毀。山下的湖泊后來改為水稻田,今地形仍是湖泊的特征。而望湖樓處在哨棚嶺山上的一處可暸望湖泊的地點。自此再上山,即是帥府所在,也是往五峰方向的大道,而下山是湖泊與白溢坪土司署府所在。在哨棚嶺上,今存有康熙年間容美土司“親下營副總兵官桂祟皋”墓地,桂祟皋葬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于其墓地南前一片平地,與望湖樓遺址相距不遠,有可能就是桂氏守御的駐地。

四、道路與白溢坪關口遺跡

歷史上進出白溢坪,因其地理環境特殊,出入是非常困難的,僅有四關:小樁關(又稱小樁子)、紅關(平拐樹、“漢土疆界”碑)、老卡關(水浕司方向)、齊口關(齊口子、哨嶺、哨棚)。隨著公路的修通,行走方式的改變,舊時的交通已漸漸地被人們所忘記。

(一)白溢坪的古道路

白溢坪古道路如何走向,這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之一。經了解,過去主要是上下(東西向)經不同守御關卡而出入的。由于白溢坪處“漢”與“土家族”的邊區,其關卡選擇于懸崖險陡的地段,稍行加工,即于守御。如漂水關仍存開鑿于絕壁山崖上的門址遺跡。從保存的道路而言,舊時溪溝難行,翻山越嶺相對較安全,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來到這里的土家族先民則斯守其地,使荒野間的道路得到了拓展與保存。雖然今天人們依公路而漸漸忘記了歷史上的行走方向與線路。但歷史上,白溢坪是五峰城往付家堰、清江方向行走的中間站與主道。依白溢坪上下,經巖坎下漂水巖而進入長陽境,至二叉口再次分路行走。自漂水關抵白溢坪是上山,又上達陰坡后再上。而陰坡地段,今仍有老宅四五家。房屋都有粗大的柱子,規整的木枋片,厚實的板壁面等,部分老房子的窗戶有雕飾花紋,現存部分老房子約是清中期到民國時期的建筑。這里海拔1400米左右,是行道間通往五峰城的中間站。據住戶田姓人說,白溢坪過去到五峰縣城,不帶重物一天可以走一個來回,走得快約4小時到五峰城,大約六十多里的樣子。白溢坪往漂水巖屬于下坡,在漂水崖外,不僅有雍正年間的“漢土疆界”碑,還有清咸豐年間的修路碑文,表明舊時大道的走向特點。漂水巖處的“漢土疆界”碑,是民族史上的地理分界線,也是重要的交通線路。過去沒有深入了解此間道路的重要性,對“漢土疆界”碑存在山崖壁間,總是說不明白,今從道路史跡與邊界的存在特點,才更加明白“漢土疆界”碑實則是立于界首與古代道路走向的重要節點上。

這條道路是舊時長陽入五峰的宜紅茶道之一,在漁泉河的溪谷邊,新舊茶園互存。舊時部分星巖坪、付家堰等地的茶葉,自清代到民國多向五峰縣城運輸,或直接運到漁洋關,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今天仍有多位老人記得歷史上運紅茶的過程。白溢坪往五峰,首先是上陰坡,再上至龍井嶺、卡坡、卡口,再到橫磴、曾家凹、木桿槽、七家園、瓦屋場(這里有向家客棧)、薄刀嶺、小河(有客棧)城關;在白溢坪往下走,經油辣子、二道卡、漂水巖(漢土疆界碑)、陳家大坪、苦竹坪(有客棧店鋪)珍珠頭、二叉口,一往星巖坪、一往付家堰方向。據向開春說,過去的人背紅茶時,就是走這里往五峰城的,也有直接送到漁關的,一般背150斤到180斤左右,這與江狄君先生1950年描述的相同。白溢坪往五峰或是水浕司方向的道路地屬山峰險路,少有騾馬隊,主要是人工背付出入,至清末紅茶時期,星巖坪部分、付家堰至五峰則多是由此路而行[10]。

(二)白溢坪的四關口遺跡

白溢坪區域因地形四面皆懸巖絕壁,要上至白溢坪,必須要爬四周絕壁懸崖,經由四個不同方向的關口才能入內,土司時代及其以后在公路建設前,曾一直保留有四個關口及哨卡遺址。同治《宜昌府志》載述:“白魚寨,離城六十里玉屏山上,俗寫訛為白溢,一作白益,四面皆溪,中起大山高萬丈,長百余里。世述錄載;上有三臺,俱陸地,有大小二湖,今稱天堰,湖中有五色魚。下名水田寨,有四關,前紅土關,通紅溢,上容美,左漂水關,過麥莊,出資丘,右小張關,由后荒通四第四溪栗子坪,后關通唐家坪?!盵11]關口有小樁關(小樁子,小張關)、哨嶺,今已經難找到其關卡遺跡了,但關口前仍存有少量的石梯步。后關(今老卡關),水浕司方向,今屬于白溢坪村六組,有卡坡、卡口)等地名的存在,表明至今仍為人們所知曉,其道路仍存,只是幾乎不再行走。紅土關,通紅魚坪。而“漢土疆界碑”為漂水關,上山崖有卡門進入白溢坪。

經漂水關即向長陽清江方向,漂水關的關卡遺跡仍存,且兩端道路遺跡保存較好,多處整修特征仍明顯,有開鑿的鉆痕等,只是因公路改變,行人越來越少,今得從荊棘中通行。所存的關卡遺跡,處于山崖體約寬220厘米間,長約8米左右的裂隙夾壁內,為人工于夾壁底鉆鑿成上下梯步狀,共計14步。每級高度不盡相同,最高26厘米左右,一般20厘米間,梯寬隨地形而為,均開鑿于崖體上。此處俗稱為“頭道關卡”,又叫做‘頭道土地。在中部下方,有開鑿于崖壁間的門框架的遺跡,崖壁上鑿洞,另用粗厚木板為門,門內橫向上門杠以關門,關門后由關外則入不了關內。今存門址木枋所開鑿的隼卯洞口方眼,門框隼口間高208厘米,下隼口至地面為50厘米,門框內通高2.25米,兩邊隼口明顯,隼口長方形,高9厘米,寬7厘米,深6厘米,靠巖壁的一側。外側的隼卯眼寬9厘米,深度約同,隼口是下方完整,上方為向內斜開的特點,寬度同,長約30厘米的人工痕跡,似乎是門杠桿的用途。另外向漂水崖方向前行100余米,還有一道卡,稱為二道卡,在路的外側為懸空的高坎,再下為懸崖絕壁,再行300余米,即抵至“漢土疆界”碑處。道路沿山體的內側,人工開鑿時的鉆痕明顯。有些路段,則在巖體上打鑿出梯步。

綜上,有關白溢坪的歷史與傳說中,首先是名稱書寫有多種:如“白魚”、“白益”、“百益”、“白溢”等等,《長陽縣志》載:“長陽之紅魚寨,與長樂之白魚寨,相隔一溪,常問其名命,邑中父老述所聞,稱長陽清江有二色魚,一色白,飛至長樂,一色紅,飛至長陽,故長陽有紅魚寨,長樂有白魚寨?!盵12]可見白溢坪在歷史上,就是容美土司與長陽相交的區域,因而也就有了“漢土疆界”碑的存在。土司時代,在白溢坪有衙署,設立了街道以供居民交換,土司頭人田舜年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至二十九年(1690)間,曾數次至白溢坪,并向白溢坪關廟鑄造關夫子像以貢奉,可見田氏對白溢坪的重視。

注 釋:

[1] 本文主要是對白溢坪土司時代的遺址遺跡進行調查后的描述,也是對材料進行初步的疏理報告,對于墓葬類及碑刻文字類,將另行報告。

[2] (清·光緒)《長樂縣志》卷三《山水志》,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

[3] (清·光緒)《長樂縣志》卷十五《藝文志下》,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容美土司遺址考古隊《白溢寨發掘清理資料》,2016年。

[5] 鄧輝《白溢坪古墓葬與碑刻調查》未刊稿。

[6] 調查訪問時,這里的老人說,過去的街道是用石板鋪設的,后來修公路時,改為了公路,今天的公路即是沿著古街道走的。但早已經無街道的痕跡了。

[7] 曾國華碑刻上記錄著,曾生于嘉慶四年己未年(1799),在白溢坪生活了68年至同治丙寅年(1866)壽終,其后人于光緒十一年(1885)時立碑紀念。

[8] (清·光緒)《長樂縣志》卷五《營建志》,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14年9月版。

[9] 事見《百順橋》碑文字內容。

[10] 江荻君:《宜紅區毛紅茶產銷調查》,《中國茶訊》1950年度綜合版,上海中國茶訊社刊行。

[11] (清·同治)聶光鑾修,王柏心、雷春沼纂:《宜昌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 (清·同治)《長陽縣志》卷七《遺聞·雜記志三》。

責任編輯:劉冰清

猜你喜歡
明清調查
丁村民居磚雕藝術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況研究
簡述明清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
簡述明清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清商業與帝制體系關系論綱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天臺縣城區有毒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初報
營口市典型區土壤現狀調查與污染土壤的修復
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明清皇帝如何施政為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