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凱塞爾之三峽攝影觀

2018-07-13 00:02陳文
三峽論壇 2018年3期
關鍵詞:民國時期

陳文

摘 要:美國《生活》雜志攝影師米特里·凱塞爾(Dmitri Kessel)于1946年蒞臨長江三峽開展攝影活動,直到半個多世紀以后,他的三峽影像在國內方才始見真容。通過分析其攝影動因、實施過程、風格特征、成果影響等,論述其作品在攝影文化史上的意義,探究其于今日三峽攝影的啟示。

關鍵詞:民國時期;凱塞爾;三峽攝影

中圖分類號:J4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332(2018)03-0017-06

米特里·凱塞爾(Dmitri Kessel)近年來因1940年一整套三峽歷史影像的發掘逐步被國人知曉。事實上,凱塞爾是世界攝影史上一位頗有聲名與成就的知名攝影家。他在《生活》雜志工作期間,曾以戰地攝影師身份,穿梭于歐洲民族解放前線和非洲剛果的沖突地區,用影像記錄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動蕩世界。[1]

凱塞爾受《生活》雜志派遣,拍攝于1946年的長江三峽舊影,不僅是民國時期三峽自然資源與民間生活的一次顯影,更是對三峽視覺文化的一次補白。

一、水電工程的興建成為攝影行動的直接動因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孫中山先生便提出,希望利用西方戰時的工業設備和科學技術發展中國的實業。據考,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寫了《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劃——補助世界戰后整頓實業之方法》一文,意在引起西方實業界的注意,吸引它們向中國投資。1919年,孫中山在上海創辦《建設》雜志時,又將上文編譯為《實業計劃》發表。在這一計劃中編有“改良現有水路及運河”一節,其中除闡述了整治長江口至重慶間的航道、建設沿江港埠等問題外,還著重提到了長江上游地區的水利開發。

1924年8月17日,孫中山在廣州國立高等師范學校做了題為《民生主義》的演講。在這次演講中,孫中山更加明確地提出,應當在三峽地區建壩發電。但是,為當時的認識水平所限,孫中山只能從航運、水電方面設想,沒有考慮三峽建壩的防洪功效。

學界認為,這是中國人首次提出三峽水力開發的設想。當時,連孫中山先生自己也被這個宏偉的夢想感動了。他寫道:“其所以益人民者何等巨大,而其鼓舞商業何等有力耶!”

1932年,中國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出面組織了一支長江上游水力發電勘測隊,對三峽地區的水利水能資源進行勘察。這是中國歷史上對長江三峽進行的第一次水利勘察。該隊在對三峽地區進行詳細勘察后,由惲震等三位工程師提出了《揚子江上游水力發電勘測報告》。在這一報告中提出,計劃在西陵峽內黃陵廟和葛洲壩分別修建兩座總裝機容量為32萬和50萬千瓦的低水頭電站,總預算1.665億美元。1944年4月,時任國民政府戰時生產局顧問的美國專家潘綏提交了一份題為《利用美貸籌建中國水力發電廠與清償貸款方法》的報告,提議由美國貸款9億美元并提供設備,在三峽地區修建一座裝機容量為1000萬千瓦的水電站和一座年產量500萬噸的化肥廠,工程完工后以向美國出口化肥的方法還貸。這個工程當時被命名為“Y.V.A”(YangtzeValleyAdministration,譯作“揚子江流域工程局”,音譯為“揚域安”)。[2]

時光如白駒過隙,又是十多年光陰流逝。直到1944年5月,世界著名水壩專家、美國墾務局總工程師薩凡奇(JohnLucianSovage)博士應中國政府之聘抵達陪都重慶。他來到長江上游,勘察水利資源。薩凡奇因主持設計過號稱當時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的美國田納西水電站設計工作而頗負盛名。

此時正是中國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早于1940年占領了湖北省宜昌市,長江三峽的東口南津關也有日寇駐守。在國民革命軍長官吳奇偉將軍的陪同下,薩凡奇在西陵峽中進行了詳細勘察。其后,薩凡奇向國民政府提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并在報告的附信中說:“三峽計劃之初步報告,是我從事工程40年之一大快事。我能參與研究此項空前偉大的工程,至為欣幸?!盵3]

在這個報告中,薩凡奇在西陵峽當中的南津關與石牌之間地域選定了壩址,計劃中的大壩高度225米,總裝機容量1056萬千瓦,工程建成后兼有防洪、航運、灌溉的功能。薩凡奇計劃,是利用大壩發電為主的綜合開發方案。

1945年,國民政府原則上同意了薩凡奇的“初步報告”。同年8月,中國抗戰勝利,世界形勢與國內形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三峽工程的建設開始步入實施流程。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邀集全國水利委員會、揚子江水利委員會和交通、農業、地質、科研等部門派員組成三峽水利發電計劃技術研究委員會,首先在四川長壽設立了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并在湖北宜昌市設立了三峽勘測處,專門負責三峽建壩的測量鉆探工作。

1946年,揚子江水利委員會組隊進入三峽,對這里進行了地形測量和經濟調查;資源委員會也分別與美國馬力森公司和美國墾務局就壩區地質鉆探、工程設計等事項簽署合同。根據合同,將有46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赴美參與設計。與此同時,鉆探、航空測量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也隨之展開。[4]

那個時候,創刊于1936年的美國《生活》正不斷以富于形象真實與生動感的攝影圖片作為美國人敘述故事的一種革新方式而備受市場歡迎,經過艾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等人的精誠努力,雜志逐以迅猛之姿進入人們的視野,為世人留下了這個世界無數的光影形象而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家庭相冊”。這家雜志敏銳地盯上了這個直接由美國人參與的中國水利工程題材,決定投擲重金做一個全面深入的攝影報道。

凱塞爾就是在這樣的工程建設背景之下,登上了三峽攝影舞臺。

二、凱塞爾三峽作品報道屬性的轉化

凱塞爾是一名俄國出生的猶太人,因布爾什維克分子鬧革命,他小時候跟著家人逃往羅馬尼亞,后來輾轉移民美國。14歲時,凱塞爾的父親送給他一架布朗尼相機,他一直視為寶物,并由此引發出對攝影的強烈興趣。凱塞爾在美國以攝影為職業,曾是拍攝廣告、工業的自由攝影師,后加入《生活》雜志。三峽之行,被凱塞爾認為是在《生活》工作期間最特別的經歷,“1946年,我要去中國拍些故事,雜志負責人威爾遜·??怂箤ξ艺f ‘如果你還需要更多的經費,可以,但請不要超過兩萬五千美元?!?[1]在20世紀40年代,2.5萬美元絕對不是一個小數, “這些錢相當于現在的20萬美元”,1993年《生活》雜志一名編輯在談到這筆款項時說。如若換算成我們今日的人民幣,這筆錢也許將達到200萬元。

“《生活》雜志很喜歡這個關于長江的故事,已排出了15個頁面的照片”,1993年,年過89歲的凱塞爾曾在一次公開場合談到這段難忘的拍攝經歷,“當時與我一起干的還有約翰·漢西,他寫了一整頁的文字說明,是關于那些長江上的纖夫的。那些纖夫用繩子把船逆流拉上去,就像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盵5]

《生活》雜志一下拿出了15個頁面來刊登這些照片,這無疑將是一次名副其實的隆重推出。然而非常不幸,后來發生了變故?!渡睢冯s志突然將預留的15個頁面全部撤掉。凱塞爾透露其中內情:在長江三峽圖片故事刊發之即,約翰·漢西的出走惹怒了《生活》高層。這名攝影師,在拍完長江故事之前,就離開凱塞爾去了日本,為《紐約人》雜志寫了一篇著名的關于廣島的文章,《紐約人》雜志用他的廣島故事出了專集。但《生活》的威爾遜·??怂箙s一直視《紐約人》為“眼中釘”、“ 心頭刺”。凱塞爾回憶,??怂箲嵟啬弥潜尽都~約人》進辦公室說:“我決不會再給這個家伙的文章刊登一個字”。這樣一來,凱塞爾的長江三峽圖片故事專題化為泡影,這組頗費財力與精力的三峽老照片就被擱置下來。后來,漢西出版了一本書——《一把漿》,這是一本關于長江三峽船夫的故事,其中選用了老搭檔凱塞爾的部分長江三峽照片,這批珍貴圖片才得以保存至今。[6]

凱塞爾的三峽系列作品,由強烈的報道目的而生,其旨即是通過連貫成組的形象向讀者展示一個比單純的文字描寫更加真實、更加細節化也更有親近感的長江三峽之形貌實景,增強一貫以視覺作品見長的《生活》雜志的生命力與感染力。這批三峽攝影作品因故未在雜志發表,影響到它在當時的傳播消費價值,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其早期濃厚的新聞報道屬性轉化為濃烈的自然與社會紀實性質,藝術屬性愈加凸顯,文獻價值與日俱增——這正是以瞬間記錄為特性的攝影術在以時間為軸的價值考量中最為奇妙的演變規律。凱塞爾的三峽攝影不再是剎那間信息的單一凝固,而是在漫長三峽的歷史之河中用圖像詮注了事件,用光影攥住了時間。

三、凱塞爾奉獻了現存于世最早的航拍三峽專題

那應該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凱塞爾乘坐的工作飛機以滾滾流淌的長江干流為飛行軌跡,從高空直端端地俯視三峽。在崇山峻嶺的夾峙之間,這條世界級的亙古長河仿佛收束著身軀,蜿蜒溫和地奔去前路。遠方的天際一望無垠,峽間的高山上浮游著些許云霧,恰到好處地遮掩著部分山脊,拉開了遠山與更遠處的層次。細細觀賞,倒真有幾分中國傳統畫意的韻致。一條大河向東奔流,順著長江的流勢,攝影畫面成功地將觀眾的視線與思緒引向這片河山的深遠之處。(圖1)

經過大量的查閱類比,我們可以認為;凱塞爾航拍三峽的作品應該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現存的最早的三峽航拍專題。這位美國人以凌空雄鷹般的視覺,自上而下地打量著因水利筑壩計劃而備受關注的古老東方的文化與山水勝地。雄偉秀麗,層巒疊嶂,這些曾經在長江三峽中國傳統文字描述中的形象,經由西方的攝影之術得以真實地定格和儲存下來。凱塞爾與他的伙伴緊密配合,從遠景、全景、大景、中景著手,不失時機地在空中掀動著快門。定格真實的地理原貌、宏大的山河場景,是凱塞爾三峽航拍的直接要義。在這些攝影作品當中,群山峻嶺的總體姿態,峽谷迂回的地理走勢,長江干流的灘涂險阻,甚至沿江兩岸的礁石河灘,都被清晰地攝入畫面,形成結實的影像。

巍峨、古老、難以征服,是凱塞爾的三峽航拍作品透露出來的主觀意向。他以側位的角度,非垂直于江面的定位透視,突出表現了巫峽群峰的崢嶸嵯峨。這是東方奇觀,鬼斧神工,剛好在側逆光線的勾勒下,張開了嶙峋的身形,黝黑的大部分山體沉默著,群山更是無語,天地河岳,整體散出東方古典哲學里“天人合一”的巋然氣概。

凱塞爾異常敏銳地在天空中捕捉到長江中的行船。渺小的船體與延綿的群峰相比,簡直太弱小了,成為攝影畫面中細小的點綴。江水正被船只掀起規律性的波浪,而它前進的遠方,還有險灘與急流。凱塞爾明白筑壩蓄水會改變這條古老的河道,所以他還不失時機地接連拍攝了三峽的支流,將壩與水體的未來關系提前埋下伏筆。其中一幅作品系巫峽西口的大寧河與長江交匯的情景。巫山古城外的河灘一覽無余,長江與大寧河正值枯水期,大寧河在入口處沖刷出大面積的扇形河灘,驅熊山(又名:文峰山)與大巴山脈整體帶連,拔地而起,其峻峭的山形在如此高度的航拍中繪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造形,而順著山脈走勢,就是長江優美地扭動身軀,成為一個大寫的“S”——順著這江流直下,便是深入到幽深秀麗的巫峽了。(圖2)

這一輪的航拍,凱塞爾還乘興飛越到長江中下游。在他的三峽航拍系列里,還可看到他拍攝的濱江城市、橋梁湖泊、江中沙洲、農陌桑田。

凱塞爾為世人奉獻出初始版的“空中看三峽”。拔地而起的視覺突變使得凱塞爾從一個“高度”或者說拍攝的難易程度上與前期來華拍攝三峽的眾多外籍攝影師區別開來。這些航拍作品以超高的垂直距離將三維空間以二維平面的形式疊加刻錄下來,扭轉了世人對長江三峽的歷時性且基本處于平行狀態的視覺觀看,客觀上攝錄了長江三峽的宏大氣魄與源遠流長,滿足了世人對于這條河流的推崇敬畏與多重想像。攝影術無可比擬的接近真實性,令凱塞爾的航拍專題同時成為長江三峽自然地理資源的圖像文獻,張力十足,彌足珍貴。

四、臨江城市與底層民眾的影像描述構成三峽專題主要特色

有這樣一幅畫面讓我們看到了上個世紀40年代原四川省萬縣老城數百級臺階,一群婦人依次排開正在洗刷衣物。幾位上年紀的婦女用白色的毛巾纏頭,她們的著裝正是民國通行的布衫長褂。這些人物顯然注意到了這個手持照相“洋玩意兒”的外國來者,但是不忘操作手中的活計,眼中也沒有多少敵意。而她們的身后,是那一疊長階圖畫般地塑造著彼時的城池外觀,臺階兩旁林立的房舍多為木質結構,房屋樓層并不太高,建筑有章法,整個畫面實質上就是三峽城鎮民生的一個橫斷截面。(圖3)

顯然,凱塞爾從一個西方攝影師的視角,察覺到三峽百姓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與長江流水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生活表征。

凱塞爾來到長江邊的碼頭上,腳踏著柔軟的沙土,近距離地將照相機鏡頭瞄準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民眾。畫面收括了這個碼頭邊十來只靠岸的木船,多數船只也正在裝載貨物。那些挑擔的百姓同樣是白布纏頭,往來于船上岸邊。岸上的籮筐里盛滿了物產,幾位坐在筐沿的男子閑坐間發現了凱塞爾,對這奇怪的人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凱塞爾平靜而準確地捕捉這些神情,同時在畫面的右中部擇取了江岸與城鎮老街的一隅。這些物象飽滿而充實地反映出三峽沿岸城鎮的生活訊息,這些不加修飾的目光與神情恰好讓人解讀到即將展開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前夕來自三峽民間的懵懂時光。

在古城奉節,凱塞爾居然拍到一個難得一見的特殊場景:七八十名挑著擔子盛水的男子,經過一架土坡再順著臺階下行,依次來到城垣的低洼處,彎腰拾水。墻的立面袒露著堅固而整飭的條石,凱塞爾找到了一個夠高的位置,這足以支撐他用俯視的視點觀照這些汲水的百姓。也有人發現了他,愣愣地站在原地不動。絕大多數男子只顧著自己的活計——那數十根成人般長度的扁擔,亮白亮白的,剛好與黑黢黢的墻體形成了尖銳的反差。(圖4)

扛著,擔著,平放著,翹起著,一根扁擔就是一條強力的生命。背光處,那些踹著細碎小步溜滑下行的人,城墻外沿晃動著水桶健步向前的身形,令整幅畫面流動著急喘的生命氣息,映照出攝影師對這群尚在艱辛謀生的三峽百姓的深切觀察與善意體恤。

出西陵峽東口,湖北宜昌城區的長江北岸。凱塞爾緊緊扣住長江干流這個形象物,從一個較高的視點俯拍了平坦的河灘上兩列緊緊挨靠著的棚屋。棚屋全然是統一的“人”字屋脊造型,夾峙而成的通道上,還走著三三兩兩的行人。棚屋的右側,還是正在修茸中的木船。而順著棚屋的走勢看下去,是長江岸江靠首眾多的船只,一艘冒著濃煙的輪船呼呼地向下游駛去。長江的南岸,有著優美弧線的山際線,其中那個最高的隆起正是被50多年前以“扁舟過三峽”的阿奇博爾德喚作東方“金字塔”的磨基山了。這座海拔217米的山峰,成為凱塞爾三峽攝影作品中的標志物,他在此地又以之為遠景,拍攝下宜昌城外這片天然河灘上,貨物排放、人員聚集的多個鏡頭。散布在河灘上眾多的行人,還有那些挑著擔子行走在河灘上匆匆忙忙的身影,昭告著世人——這里一直是三峽區域重要的水上客運與貨物交通港地,也是一窺三峽民間生活的美妙窗口。這是一幅經濟新聞圖片,恰有諸多“地形學”攝影特征,宛若新世紀里風行一時的城市景觀攝影。(圖5)

萬縣、奉節、宜昌,是凱塞爾三峽攝影作品中呈現較多的臨江城池??瓷娇此?,再看人。凱塞爾在他的三峽攝影過程中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長江的帆船與峽江的纖夫。這是自約翰·湯姆遜、阿奇博爾德等人以來,海外攝影師進入長江三峽條件反射般普遍攝獵的內容。畢竟,在當時的三峽旅程當中,他們只能乘舟而行,而人的肉眼視野所及的,當然首推這些船只與勞動者了。不過,也不完全如此,作為一條世界范圍內唯一能夠通航、且有深厚文化積存的河流,適水生存,與水搏擊,本身就是三峽百姓一輩子也無法逃離的生存現實。

凱塞爾頻頻按下快門,完成了他對三峽底層民眾的影像深描,在他的三峽影像中那些民眾的眼神里分明有源源不斷、深沉無盡謀求生活福祉的欲求。

這些關于三峽民眾日常生活的場景,還隱隱地透露著未來水利建設會制造社會巨變的預感。

在回顧梳理三峽歷史影像的過程當中,關于川江航運與峽江纖夫的影像成為一根重要的作品鏈條,凱塞爾用自己精湛的攝影創造焊接加固了影像對于這一主題的藝術化表現。這些影像從多個側面集中展現出三峽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有力地支撐起凱塞爾從水陸空三個立面著手,立體化地完成他的三峽攝影使命。

五、凱塞爾的攝影文化意義

20世紀中葉,戰爭的持續進行,國內民生凋弊,極少有人能有余資游時流連于照相鏡箱而以藝文之名義捕捉峽江影像,關于三峽的影像拍攝主要在擔負新聞報道的專職人員中產生。國民政府中央通訊社記者蔡述文曾在抗戰期間較長時間居留三峽,獲取了那一特定時間段里古老峽江的蒼桑容顏??箲鸾Y束后,凱塞爾的強力介入,催生了大量三峽攝影作品,恰好填補了這個階段里三峽攝影園地的荒疏狀態,并直接成為首起在水電工程興建背景下進行全方位攝影寫照的職業攝影行為。此舉前無古者,后面因多種原因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也無人超越。

凱塞爾的三峽攝影作品架構博大,點面結合,融自然紀實與社會紀實于一體,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他的三峽攝影行動不同于約翰·湯姆遜、立德等帶著探險旅行性質的單線采風拍攝,也不同于威爾遜、蓋洛等人的地理科考方式,而是依托著現代傳媒業的發展,使用先進交通工具、帶有典型報道特征的攝影“戰役”。這場“戰役”,已經距晚清時期海外興盛的殖民主義的擴張掠奪行為近半個世紀的光陰,更是在兩個“二戰”戰勝國之間的經濟合作項目之前提下,凱塞爾的三峽攝影著眼的乃是現代經濟建設節點上的影像寫照,其行為充分地發揮了攝影術的媒介特性,殊異于民國時期國內以光社、華社及黑白影社為代表的文人畫意攝影。非??隙ǖ氖?,凱塞爾成為這場“戰役”理所當然的勝利者,他在這批作品中發揮出高超的構圖水平和靈敏精準的瞬間把控才能??傆腥苏f攝影圖像帶給人美好的記憶,凱塞爾的三峽作品則是這種記憶的發酵場。攝影的紀實功能、傳播特性在他的三峽攝影作品完成近半個世紀之后仍然迸發出強大的沖擊力。攝影術對于現實世界的影像觀照與所能企及的程度,再次成為促使今人思索與不斷回味的文化命題。需知凱塞爾拍攝三峽的那個年代,也不過距離達蓋爾宣布攝影術正式發明一百余年。

長江三峽題材的攝影創作竟然因海外來華攝影師的肇始,而有著140多年的歷程。各種起因、名目下的攝影師大多采以出版的方式擴散三峽影像,影響宇內。凱塞爾的加入如同一支助推劑,將三峽攝影實踐本身抬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這在尚顯稀松的民國時代三峽題材文藝創作當中,亦是一個難得的驚喜與收獲。

換一個角度講,凱塞爾的三峽攝影就是完成一個獲得巨額資助的大型攝影項目。將其放在時下衡量,則是一個以古襯今的現成個案。凱塞爾前后穿行于長江上下達7個月之久,他對攝影專題的案頭準備、切入路線、拍攝理念、實施手法、攝影技法、作品集成等多個方面,均是今人開展類似文化活動與藝術創作的有益參考與借鑒,其三峽攝影專題的統一度、完成度無形中就是一個品牌標桿,裨益于今人在類型比較與融合貫通中尋找差距、開悟奧妙、謀取精進。

初看凱塞爾的三峽攝影,驚訝山光遼闊、水色幽遠、人物紛紜;再看凱塞爾的三峽攝影,感嘆條分縷析、功力雄健、高下立判。

注 釋:

[1] [美]約翰·洛恩加德:《美國<生活>雜志攝影師訪談錄》,中國攝影出版社,2006年。

[2] 《孫中山首先提倡開發三峽》,《環球時報》,2002年12月23日。

[3] 轉引自石丁執行編輯:《往事十年·歷史長河中的精彩瞬間》,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4] 少康:《史?;仨?0多年前中美兩國曾合作籌建三峽》,《人民政協報》,2008年12月3日。

[5] 《民國三峽工程——1946年<生活>雜志斥巨資拍攝拍三峽》,“搜狐教育”網站,2017年1月9日,https://www.sohu.com/a/123767821_497828。

[6] 《整套長江三峽老照片首度面世》,《重慶日報》,2009年3月28日。

責任編輯:王作新

猜你喜歡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述評
淺談民國時期中國畫發展
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出版域外翻譯文學之探析
民國時期二胡音樂研究
從民國社會環境看文官考試制度的產生
民國時期新蔡的圩寨
民國兒童圖書館的發展及其當代啟示
民國時期媒體問題應急管理的特點
淺析民國時期“宛西自治”的歷史背景
近代中英直接涉及西藏事務高級官員之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