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2018-07-17 18:50趙瑩
文學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語文教師小組合作小學語文

趙瑩

內容摘要:小組合作是中小學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熱情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小組合作來改善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果。本文具體分析了小組合作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并就此提出幾點小建議,以期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組合作 小學語文 語文教師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傳統單一的理論教學模式,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并真切享受到了課堂的魅力,這對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進一步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與價值,不斷豐富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讓學生能主動去學習、思考、探究,挖掘知識背后的含義,從而不斷提高學習的效果,最終促進了個人的全面良好發展。

一.小組合作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具有諸多優勢與優點,對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仍存在著許多顯而易見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1.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較為保守,認為小組合作不僅會耽誤教學的進度,還會降低教學的整體效果,主要是因為教師覺得小組合作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吵鬧,學生也可能會利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來聊天,說一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從而取得適得其反的學習效果[1]。因此,部分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嚴格限定學生討論的時間、討論的內容以及說話的分貝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除此之外,教師所設計的學習任務可能缺乏相應的合理性,導致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其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2.小組合作學習行為出現被動化

小學合作學習應當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也樂于參與到小組合作當中來,并在教學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探究,從而收獲更多的知識,這是一種相對較為理想的狀態。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推行卻遇到了不少的阻礙,如部分學生在小學討論當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總是打斷別人,限制了其他人發表意見與看法的機會;部分學生可能會覺得這種討論方式太過于無聊,不愿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從而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2]。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對學生進行適當、合理的引導,從而導致學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該怎么說,學習仍處于被動的地位,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得到不到有效的發揮。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路徑

1.利用小組合作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均習慣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法進行教學,此種教學模式過于死板與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無聊乏味,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提不起任何興趣,由此導致其學習效果遲遲得不到提高[3]。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對教師有一種敬畏感,不想也不敢問問題,從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遲遲得不到提高。由此可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想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與價值,則必須要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以此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如學習到《燕子》這篇課文時,由于燕子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會感到有太大難度。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小組內部討論一下燕子的外形,并嘗試著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一下燕子的外形,此時,學生便會議論紛紛,并說出自己想象中的燕子的形態,如尾巴似剪刀、羽毛黑白相間等等。為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當中,并詢問學生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如“你們說燕子為什么要家安在住宅區內呢?”、“為什么人們會吃鴿子、鵪鶉等鳥類,但是卻不會吃燕子呢?”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便被勾起,并主動去思考、探究。對于學生并不算完滿的回答,教師應給予表揚,并鼓勵其通過查找資料來尋找答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的課堂提問,教師不應該敷衍了事,即便是看似毫無邏輯、毫無道理的提問,教師也應保持足夠的耐心,循循善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為和諧。

2.利用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古老而又新鮮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然而,部分教師會擔心學生利用小學合作學習的機會聊天,其實不然,對于小學生而言,其一天當中能夠認真聽課的也許只是幾個小時,如若教師講課的方式太過于枯燥無味,學生認真聽課的時間可能會更短[4]。由此可見,理論式教學法同樣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既是如此,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來更新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其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與價值,從而讓學生能主動去表達、樂于去表達,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如學習到《美麗的南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說說自己想象中的南沙群島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并用優美的語言表述出來,以期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此時,學生便會議論紛紛,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嘗試著采用比喻、擬人以及其它的修辭手法來展現南沙群島的美景。又如學習到《春聯》這篇課文時,由于學生過年的時候都會貼春聯,對春聯也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教師可要求小組內部寫一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對聯的主題可以自己定,此時,學生便會積極主動進行討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作,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格外活躍。久而久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越來越強,對文字也會越來越敏感,學習效果自然也會得到不斷的提高。

3.利用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協作意識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睂W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形成一種偏見,即認為自己學習上的敵人是身邊同班、同年級的學生,在開展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總會有意識地保留自己的看法或者見解,防止其他學生在學習上超過自己,這是一種誤解[5]。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不能夠灌輸學生這么強烈而明確的目標意識,還應當利用小組合作來來增強學生的協作意識,讓其能主動與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見解與感受,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如學習到《云雀的心愿》這篇課文時,由于這篇課文主要強調的是環保的重要性,文章的結尾也并未說明沙漠已經變成綠洲,只是說沙漠變綠洲成為了云雀的心愿,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為這篇文章想一個完美的結局,“云雀與小伙伴通過努力將沙漠變成了一個綠洲,這個綠洲是什么樣的?”由此,學生便會主動進行討論,為文章續上一個完美的結局。但由于低年級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相對較差,教師可要求其分組合作進行完成任務,像編故事一樣編一個好的結局。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便開始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價值,并越來越喜歡這種共同合作的學習方式,最終促進個人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

三.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不應固步自封、不求進取,而應主動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并不斷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與熱情會越來越高,并開始主動去學習思考,從而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與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教育,2016(07):228.

[2]胡歡.有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05):184.

[3]張志華.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與探討[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02):81.

[4]李芙艷.未來教室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以學生為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9):55.

[5]丁紅生.“合”而有“作”方能共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幾條原則[J].教育視界,2017(18):66-67.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城街道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語文教師小組合作小學語文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適應新課改
新常態下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師培訓模式的分析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語文教師
作文評改“五步曲”
論構建英語高效互動課堂的策略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