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生物學科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018-07-26 04:25郭靜靜
新課程·教師 2018年3期
關鍵詞: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核心素養

郭靜靜

摘 要: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反映的是學生在學習生物學過程中的體會、感悟。最近提出要加強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實驗探究能力,期望通過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加強教師的實驗教學以及對原有實驗的積極改進,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核心素養

近年來,素質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教材不太適應學生,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不足等問題。最近提出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確立了六大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如何通過加強生物學科實驗教學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全體生物教師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加強生物學科知識的掌握,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

加強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生物學科實驗主要有三類,即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家庭學生實驗。學生在動手做實驗的同時,會不斷地獲取新知識。在生物教學中積極使用實驗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靈活地處理教材內容,讓教材起到思維導向的作用

教師應盡量遵循教材的編排順序,這樣可以將新舊知識連成線,做到循序漸進,逐步展開,同時構建核心概念網絡體系。教師應依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適當增補教學內容,使教材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切合學生生活實際,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2.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每個教學活動當中,對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在師生、生生的共同討論之中,逐步進行分析綜合,同時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所在,挖掘生物學的規律,從而上升到核心概念的水平,使教學目標落實效果顯著,夯實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

二、改革生物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維

實驗是生物學習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也是生物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并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得以發展。新課標的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開展生物實驗是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有效途徑。因此,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變得主動,而且能使學生對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徹。

1.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

高中生物現有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生物實驗,目的是讓學生深刻領會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和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有些實驗僅僅靠教師簡單演示一下,學生很少或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其中,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維的發展。另外,學生實驗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學生在實驗課上隨意去做或者按照課本上的步驟按部就班地演示一遍,缺乏研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2.生物實驗教學的改進

首先,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實驗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實驗技能和一定的實驗教學管理水平。

其次,生物實驗教學中,實驗的改革趨勢是增加實驗數量,并且以探索性實驗為主,重視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把一些驗證性實驗設計為探究性實驗,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力量,進行一場實驗改進大賽。另外,要突破現有教材的局限,盡一切可能地開發與設計新的實驗,要把“死死地教學生實驗”轉變為“靈活地用實驗教”,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努力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實驗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維。例如,“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速率的影響”,以往教學過程中,不論常用的“圓葉片上浮實驗”還是“氣體排水法”都不能排除CO2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改進實驗裝置,例如,增加CO2吸收裝置,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是高中實驗中的重要實驗,課前教師可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學生除了按書上的方法培養洋蔥和大蒜外,還可以鼓勵他們嘗試使用其他培養方法培養。在這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在培養植物根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什么方法培養效果更顯著。學生通過培養過程的參與,既提高了探究能力,又在實驗中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就感、滿足感。

三、加強生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應有的社會擔當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健全的人格和應有的社會擔當。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在傳授學生生物學知識的同時,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中學生物實驗課堂是學生真實自我展現的場所之一。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有許多在常規課堂上不能體現出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現象,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世界觀、人生觀等方面的教育,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例如,學生在進行分組實驗時,教師要善于教育學生團結互助,要有整體意識;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結束后,通常會有學生不洗手就要離開。這時教師應誠懇而認真地要求他們按實驗要求用肥皂洗手,以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陳廷華.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生物學實驗分類與教學嘗試[J].中學生物教學,2016(9).

?誗編輯 任 壯

猜你喜歡
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核心素養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情境體驗教學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對生物學科復習的反思與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