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策略的研究

2018-08-15 10:41潘俊梅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創設策略教學情境小學數學

潘俊梅

[摘 要]教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現實生活與學科知識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在生活、問題、活動和游戲、競賽的情境中,容易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容易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研究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的意義和創設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創設策略;研究

一、小學數學創設教學情境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家研究證明,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在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然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可把學生的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觸及學生產生弄清事物的迫切愿望,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思維的良好狀態。

2.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學習過程,是在新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比較現實的、有趣的或與學生的知識相聯系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討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新的知識點或有待形成的技能,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了解新的知識,形成新技能,反過來解決原先的問題。因而合理的情境一般都蘊涵著較深層的數學問題,問題發端于“最近發展區”,極易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產生解決問題沖動,激發學生問題意識。

3.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合理的情境創設能將數學與兒童的生活、數學經驗有效地整合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從分析、提煉、推理、探索和發現以及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獲得思維的鍛煉,完成數學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僅數學知識方法、技能得到建構,而且也經歷了數學思考、問題解決的過程,同時也獲得了對數學的情感價值觀體驗。

二、小學數學創設教學情境的策略

1.創設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可探索的問題情境。創設的問題情境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學生體驗出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就越好。

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課前安排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有角的實物,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有:剪刀、能伸縮的吸管、自來水龍頭等。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實物有什么共同點,并組織討論、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為切入點創設情境,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劃一劃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他們對角的認識由形象感知過渡到建立表象的層面,學完這節課后,又組織學生探索生活中角的運用及好處。比如:能折疊的沙發擺成大小不同的角(課件展示),你覺得坐哪種角度的沙發讓人更舒服呢?為什么?吊車吊重物的過程中形成的不同角度?等等。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鞏固學習內容,讓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然后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同時也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讓學生和數學"熟"起來。

2.巧設問題情境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能打開思維的閘門,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強烈地探求問題奧秘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和運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會使學生的手腦達到有機結合,學生的思維將會更加活躍,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就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紙盒,沿棱剪開,再展開,讓學生數一數各有幾個面?量一量每個面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每個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想一想表面積如何算?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在操作活動中得到解決。這樣的操作會牢牢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課堂氣氛輕松熱烈,他們得到的結論既準確又全面。

3.創設操作情境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思維是從動手開始的,切斷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動手操作,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求知者前面,從而親手發現新知,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一節,由于“分數”對于學生來說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將分數的認識與圖形的操作活動相聯系,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

4.營造故事情境

將數學課堂知識以故事的形式傳達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對于高效課堂的打造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模擬創設故事情境模式,需要事先在備課時認真選取合適的學習素材,時刻注意到所選素材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并且一定要有足夠的趣味性,通過簡單的聯系將課本內容編制成極具吸引力的小故事。教師在進行授課時穿插趣味故事的講解和分享,既能夠有效增加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又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趣味故事創設的數學情境下,學生基于對故事的興趣,思路緊跟教師節奏,注意力得到了集中,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能夠進行積極的思考和深入討論,進而激活思維,從豐富的故事情節中產生強烈而濃厚的探究欲望,能力得到了拓展,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也進一步得到了鞏固和加強。

5.模擬游戲情境

數學對于學生學習來說,其趣味性極端重要,小學生在面對較為枯燥無味、抽象乏味的數學定理和性質時,往往會產生畏難心理,出現一系列的無助和退縮等負面情緒。游戲在學生中一直深受歡迎,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特點,將適當合理的游戲應用于數學課堂的情境創建中,加深數學知識的趣味化程度,提高小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自主地調動所學知識,不斷進行新知的探索和新式思考模式,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經歷課程”,知識貴在應用,教材對于學生而言,只是很好的學習例子和借鑒的材料而己,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過程是教師對教材再創造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體力行,進一步加深所學內容的印象。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創設調動學生探討的心理情境和物理情境,使無形的“情”和有形的“境”有效地融合使用在一起,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枕,增強課堂教育效益。而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更不能讓過多的非數學信息干擾學生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發展。

猜你喜歡
創設策略教學情境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對策研究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