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

2018-08-15 10:41黃建英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策略思維能力

黃建英

[摘 要]數學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我們在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離不開我們的思維能力。因此,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小學生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概括能力較弱、有效思維的時間較短、思維的內容淺顯且缺乏靈活性等特點,本文研究了如何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通過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

動機是人們“因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映”,它是人們行為活動的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思維的動機,是培養其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

教師如何才能激發學生思維動機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因素,從學生自身生活需要出發,使其明確知識的價值,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具體做法是:

1.教師巧妙設疑,引發學生思維的動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來到學校里,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北局@樣的思想,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挖掘教材,通過多層次的布疑引探,誘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

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一進入課堂就出示相同加數的連加法:4+4+4+4+4+4,6+6+6+6,題出來后,我立刻說出結果,問學生:“我算得對嗎?快嗎?”然后帶著神秘的色彩說:“只要你們出加數是相同的連加法,不管有多少個加數,我都會很快很準地算出結果?!边@時,學生注意力非常集中,都急于想知道我有什么訣竅,也就是說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生參與操作,引導學生思維的動機。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也得到發展,使它變成了思維的工具。只有學生真正動手參與,學生才能記得更牢,因為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不僅是身體的動作,而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腦支配人體的各個器官進行協調的工作。操作中學生不但要觀察、分析、比較,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如教學“圓柱體和圓錐體的認識”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說一說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面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各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的側面展開圖和高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非常踴躍,極大地提高了教師教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學的效果。學生在思維中操作,在動手中思維,并通過語言將過程“內化”為思維,是使其思維得到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3.教師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的動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苯虒W中,教師應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迫不及待地要獲取新知的積極情感,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任何缺乏情感的教學活動,非但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反而會導致學生厭學。

還記得,有這樣一道題,我讓學生討論:一個長方形,長減少一米,寬增加一米,它的面積和周長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一提問,使學生對問題本身發生了極大的興趣,大家憑感性回答,答案不一,且都不能講清道理。學生都迫切想知道正確答案,我抓住這啟迪思維的最好時機,讓學生舉例說明。在學生講明道理后,我進一步提問:“如果你按照這樣的變化去思索,能發現什么規律?” 這時學生興趣更高,經過小組討論探求,很快說出結論:在周長相等的情況下,長與寬越接近,面積越大;長與寬相等時,面積最大;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面積較大。由于我不斷設置問題情境,引疑誘導,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潛力得到深層開發,感覺自己的聰明智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更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與此同時,思維的深刻性也就得到了培養。

二、合理運用直觀教具,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數學學科特點與兒童思維水平之間有一定的距離??s短兩者之間距離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觀教學。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教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學生可將原有的智力活動方式外化為動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再通過這一外部程序“內化”為自己的智力活動方式。但是只有適度使用教具,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否則,始終依賴教具,思維的水平也難以有效提高。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實踐證明,看的思維效率最低,寫的思維效率較高,說的思維效率最高。有許多思維的飛躍和問題的突破正是在說的過程中實現的。思維和語言是密切聯系著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思維決定著語言的表達。反過來,語言又促進思維的發展,使思維更富有條理,兩者相互依存。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借助語言來實現的,發展學生的思維,必須相應地發展學生的語言。首先,教師要努力做到數學語言應用的目的性、科學性、邏輯性、規范性、啟發性。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小學生的語言特點,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撥動學生的心弦,激活學生的思維。其次,教師要給學生充分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培養學生用確切的、完整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思維的結果,做到思維與語言表達的統一。要經常讓學生親自動筆、動口、動手,將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邏輯性、示范性掛在學生口中,印在學生腦中,讓學生“手上會做”、“腦中會想”、“嘴上會說”,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次發展。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不能只要求意思答對就行,還應要求學生把在感知事物過程中所進行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過程表達清楚,力求精煉明了地說明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更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實施思維訓練,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策略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