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差異教育理念的小學班級管理實踐策略

2018-08-25 19:52韓勇張芹
課外語文·下 2018年7期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自主性

韓勇 張芹

【摘要】小學班級管理呈現“關注全體多、立足個體少”的特點,學生缺乏自主性。本文結合教學管理實踐,將“差異教育”理念

的“多元性、獨特性、選擇性與多向性”運用于小學班級管理中,并設計差異化管理體制、差異化班級活動機制、差異化班級文化,為差異化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真正找到落腳點。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差異教育;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分析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小學班級管理在體制上是多數班規或班約由學校設計框架,然后班主任具體制定,班主任對學生違紀情況的處理方式以嚴厲批評、課后談話等為主。班級干部組成上,有學生民主選取情況,但多數由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指定,且崗位輪換較少,多數學生并未參與到班干部崗位上。在班級管理理念方面,多數認為班級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學習成績,維持班級秩序,只有少數認為班級管理的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和良好人格。

在班級活動方面,主題班會、競賽活動、10分鐘班會等為主要形式,但并不頻繁,并且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有時積極或不積極”,學生對班級活動組織和內容上,將近48%的學生認為“有時合理有時不合理”。在班級文化建設中,黑板報、墻報更換頻率普遍不高,學生對班級環境布置的滿意度多表示為“可以接受”,在班級環境布置上,老師指揮布置、班委布置、學生集體布置的比例相差無幾。

從現狀分析可知,當前的小學班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班級管理制度不靈活,缺乏多元目標共存,缺乏動態調整,崗位設置不合理,多處于被動狀態;二是班級活動中缺乏學生的個體性與主體性,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且活動頻率較低,活動內容不夠豐富;三是班級文化方面,教師與班委占主導地位,部分學生未參與進來,由于不是全體學生的參與,導致班級文化注重整體,忽視個體需求,無法體現班級管理對學生獨立性與創新性的培養。

二、差異教育理念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

結合小學班級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引入差異化管理理念,堅持“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要,進而結合學生學情設計靈活、有針對性的差異化班級管理制度。差異化班級管理具有積極的意義和突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差異化班級管理更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與民主,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差異化班級管理能夠發現學生的自我發展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適合他們自我發展的教育,每個學生都能取得進步。差異化班級管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打破“整齊劃一”的管理框架,卸下“標準化培養”的腳扣,進而鼓勵每個學生大膽思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二是差異化班級管理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能力,包括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差異化的管理下,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然后鼓勵他們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解決問題,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差異化管理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個性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不盲目從眾。

三是差異化班級管理提倡多元化發展,能夠設置符合每位學生成長需要的差異化目標,進而挖掘學生自身潛能,實現個體最大化發展。差異化班級管理鼓勵夢想教育,實現自我發展,為每位學生的不同夢想提供沃土,使其不斷自我激勵、超越自我。差異化班級管理還能夠設置靈活的班級管理目標,真正落實“學生為本”,實現班級管理多目標共存。

三、差異化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建立差異化的班級管理體制

在班級管理體制建設中,要設置多元發展目標,注重整體目標與個體目標的協調,整體目標以促進個人發展為前提,個人目標則以整體目標為基礎。班級管理中還需要倡導學生自治,即鼓勵學生自我管理,在班級生活實踐中練習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學生自治形成班級合力,比如全體學生共同制定班規,自己定的規矩更應以身作則。班主任要鼓勵學生民主參與班級管理,且制定與之對應的崗位輪換制,充分發揮不同學生的優勢,使學生形成班級榮譽感。

(二)建立差異化班級活動機制

在班級活動中,可選擇學生成長需要的主題活動,比如在班級主題活動設計之前,組織學生提出他們遇到的煩惱或挫折,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然后在與所有學生集中探討后,以解決學生現實問題為目標擬定班級活動主題。班級活動的選擇要真正是學生需要的,而不是拔苗助長的,也不是敷衍了事的。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體驗主題活動,并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得自己的感知,同時班主任還需更加開放與包容、理解與關懷,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認識自我,促進自我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后還需引導學生反思主題活動,從反思與總結中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

(三)培植差異化班級文化

班主任應結合學生情況營造學生成長需要的班級環境文化,要面向所有學生集思廣益,營造班級物質文化,比如教室“圖書角”、“名人作品集”、“心靈寄語”便條、“自由天地”的空白專欄等。班級文化建設不是班主任一人的責任,而是需要師生合力共建班級制度文化,這有助于學生親身體悟班級規章制度存在的真實用意。班主任要重視小組文化建設,要面向全班學生征求意見來滿足小組建設符合學生的成長需要。小組文化不僅要面向所有小組成員,而且還需體現出個體性與差異性,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吳金玉.差異教學理念下的小學班級管理[J].新課程(上),2017(3).

[3]王燕麗.“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53).

(編輯:陳岑)

猜你喜歡
小學班級管理自主性
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實用英語教材與藝術生自主性培養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發展性教育督導與學校辦學自主性
學校自評自主性缺失歸因及強化機制
維護科學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