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偏誤分析

2018-09-14 10:55張星
北方文學 2018年18期
關鍵詞:偏誤意義

張星

摘要:近年來,世界漢語教學蓬勃發展。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學習者的語言狀態、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許多學者紛紛開始研究漢語偏誤。這使得對漢語偏誤的分析逐漸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領域里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文從偏誤的定義、類別、作用、來源和對漢語教學的啟示等方面展開敘述。

關鍵詞:偏誤;意義;原因

一、偏誤分析的定義

對外漢語教學的偏誤分析,首先要弄清楚失誤和偏誤的概念,失誤是指偶然產生的錯誤,如本來想說A,一時不小心口誤或筆誤脫口而出成了B,這是一種沒有規律不能預見的錯誤,即使具有較強語言能力的人也會犯這樣的錯誤,并且不能正確反映說話者的語言技能。偏誤則是偏離了正確的語言規律,具有系統性、規律性,反映了說話人的語言能力。如我們學習英語時,受漢語影響,經常忘記第三人稱單數在一般現在時后邊要加“S”,這種錯誤無處不在,也是偏誤分析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偏誤分析的類別和作用

偏誤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根據是按語音、詞匯、語法等不同方面進行分類,根據偏誤的嚴重性,將偏誤分為全部偏誤和部分偏誤。根據偏誤的形式特征,將偏誤分為系統前形成的偏誤、系統的偏誤、系統后的偏誤。根據偏誤的結構,將偏誤分為添加、遺漏、替換、亂序。

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偏誤及偏誤分析的作用是什么呢?科德從三個方面討論了偏誤分析的重要性“首先,教師通過偏誤分析可以了解學生已有和未獲得的知識領域,最后學習者自己可以用它來不斷糾正他們對目標規則的不正確歸納和推理。隨著學習水平的不斷加深,它逐漸過度到目的語?!彼?,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誤進一步證實了中介語認知系統的整體結構是有序的,并且它具有普遍的獲取順序和發展的接續性。

偏誤分析的具體研究成果為整個教學活動提供積極的反饋和依據,包括整體設計、課堂教學、教材編寫和測試。教學實踐的改進與提高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偏誤分析,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階段二語習得過程中的常規錯誤,便于我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找出難點、分析原因、找出相應的教學對策,便于學生對語音、詞匯、語法等規則的掌握,便于大綱、教材和詞典的編制……從而避免學生的僵化、石化錯誤,讓學生扎實打好每一階段的基礎,一步步掌握規律、培養語感、理性地學好目的語。

三、偏誤來源

(一)母語負遷移

屬于語際偏誤,學習者在沒有掌握扎實的目的語規則前,往往習慣性的依賴母語規則,這也是初學者產生偏誤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母語的語言規則與目標語言一致,就會產生積極的效果,稱為正向遷移,如果母語的語言規則不符合目標語言的語言規則和習慣,對第二語言學習者就會產生消極的效果,稱之負面遷移。如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在表達“雞很肥”時,會說成“雞很胖”,而在漢語中形容人時才會用胖,動物一般用肥。

(二)目的語知識負遷移(過度泛化或過度概括)

屬于語言內部的錯誤。即:學習者用推類的辦法將他學到的有限和不足的知識應用到目的語的新語言現象,從而導致錯誤。如果說學習的初級階段,母語負遷移帶來的偏差占主導地位,那么由于目的語知識負遷移導致的偏誤將逐漸在中高級階段就逐漸占據優勢,這是學習者內化規則造成的錯誤。

(三)文化遷移

偏誤的產生不僅僅是語言本身的原因,也是文化因素的影響,在中國,學生稱老師是“老師”或“先生”,外國學生經常直接稱他們的姓氏如“張”“李”,或者叫“三”“四”這個名字,因為一些民族文化中稱姓氏表示尊敬。其他學生不知道中國姓氏在名字的前面。還有的學生覺得直接叫名字表示喜愛。還有些學生把帶有中國文化特點,特定語境中的詞語濫用也導致了文化偏誤。

(四)學生認知因素和心理因素

學生的認知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偏誤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認知因素、學習態度和回避等都會引起偏誤。有些學生故意逃避,因為某些形式的中文對他來說很難。比如:學習者不會發第四聲,不練習,也不會在正常的語言和溝通中發第四聲,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說的漢語中已經沒有第四聲了。

(五)外部因素

除了上述學習者本身的因素外,外部因素也是產生偏誤的原因之一。如不良的學習環境、教學上的失誤、教材的不當使用等。教師講解上的失誤是多方面的。例如:在解釋課文、文字、語法時,可能會有不完整的解釋導致學生出現偏誤?;蛘咭恍┙處熤苯影凑宅F有的教材講解,缺乏針對性的解釋,以至于學生從老師那里學來就是錯的。

四、偏誤分析對漢語教學的意義

偏誤分析對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豐富了第二語言教學理論,促進了教學的發展,它為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教學基礎,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當教師處理偏誤時,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態度,不應該過于苛刻,要鼓勵學習者大膽的說漢語。同時,教師應該利用偏誤分析,事先了解學生可能犯的錯誤,有針對性的教導他們,以便他們從一開始就接受正確的示范,從而模仿操練并運用,幫學生克服偏誤。

參考文獻:

[1]劉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魯健驥.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J].語言文字應用,1992(01).

[3]王建勤.第二語言習得[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猜你喜歡
偏誤意義
有意義和無意義
“一……就……”句式偏誤研究
新HSK六級縮寫常見偏誤及對策
泰國高年級大學生漢語名詞偏誤統計分析
“ü”偏誤調查與“v”替代的拼音策略
介詞框架“對……來說”的偏誤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