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氏春秋·音律》“陰將始刑”新詁

2018-09-20 02:10
語言研究 2018年3期
關鍵詞:文句傳世呂氏春秋

周 碩

?

《呂氏春秋·音律》“陰將始刑”新詁

周 碩

(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呂氏春秋·音律》篇:

林鐘之月,草木盛滿,陰將始刑,無發大事,以將陽氣。

其中“陰將始刑”一語,歷來聚訟紛如。王念孫曰:“‘始刑’當為‘始殺’,‘殺’與‘氣’為韻?!睂O人和《呂氏春秋舉正》曰:“按‘陰’下本有‘氣’字,而今本脫之?!眲熍唷秴问洗呵飻已a自序》曰:“《音律篇》‘陰將始刑’,《治要》作‘陰氣將刑’?!笔Y維喬《呂氏春秋匯?!吩唬骸皠熍唷稊已a自序》以《治要》勝今本,孫氏人和亦據《治要》及高注以今本脫‘氣’字,甚是。蓋先涉注而衍‘始’字,因奪其‘氣’字?!标惼骈唷秴问洗呵镄滦a尅吩疲骸皾M”字“刑”字均不誤,畢、王說非?!ㄖ新裕┎划敻摹帉⑹夹獭癁椤帤鈱⑿獭??!雹?/p>

概而言之,上述諸家意見大致可歸為兩類。其一,據《群書治要》卷三九引此文作“陰氣將刑”,故疑今本脫“氣”字又涉注而衍“始”字,認為今本作“陰將始刑”實誤。其二,《音律》此篇文句葉韻,如黃鐘之月,“土事無作,慎無發蓋,以固天閉地,陽氣且泄”,“蓋”、“泄”皆葉部字;夾鐘之月,“寬裕和平,行德去刑,無或作事,以害群生”,“刑”、“生”皆耕部字等。唯林鐘之月此四小句中“刑”為耕部、“氣”為物部,兩字韻部遠隔,殊顯不類。故疑“刑”為“殺”之訛(“殺”、“氣”合韻),原文應作“陰將始殺”。今按,兩種懷疑看似合理,然而仔細考察,其實皆有可商之處。前說所據引文為一孤例,缺乏其他文獻證據的支持;后說依韻遽改“刑”為“殺”,實則兩字形音遠隔,無由相通。從現有文獻及訓詁材料來看,兩說皆很難使人信服。

近年來出土文獻材料不斷刊布,其中不少可與傳世文獻比勘對照,往往可為傳世文獻中疑難文句的理解提供新的線索和思路。新近刊布的阜陽雙古堆漢簡《呂氏春秋》中,第28號殘片恰可與《音律》篇此處文句相對照。據胡平生先生披露,阜陽雙古堆漢簡中共有98枚殘片與《呂氏春秋》內容相合,包括“傳世本《呂氏春秋》十二紀60個篇章中的35個”,整理者輯為一類,題為《阜陽雙古堆漢簡·呂氏春秋》(胡平生2015:511-536)。這是首次發現的西漢版本《呂氏春秋》,其文獻價值及??睂W價值不言而喻。其中第28號殘片釋文如下:

整理者已經注意到該殘片與傳世本《呂氏春秋·音律》篇有關文句的關系,指出(胡平生2015:526-527):

依據此條寶貴的文獻異文材料,我們可以重新檢討以往有關傳世本“陰將始刑”的諸種說法。首先,可知孫人和、劉師培、蔣維喬等學者關于“陰將始刑”中“陰”字下脫“氣”字這一看法,不攻自破。阜陽漢簡本《呂氏春秋》此處文句本無“氣”字,正作“陰將始”,與今本相合。亦可知《群書治要》所見本已誤。

2.1 實驗組前哨淋巴結檢測結果 試驗組有30例前哨淋巴結均在中央區找到,快速冰凍結果轉移陽性,加做單側頸淋巴結清掃(Ⅱ~Ⅳ區)。試驗組均出現甲狀腺均勻黑染,Ⅵ區淋巴結呈結節樣黑染,未出現片狀黑染,喉返神經未出現黑染,無納米碳外溢影響術野現象發生,見圖1A至圖1C。

“茀”有“治”、“擊”、“除”之義?!对姟ご笱拧ど瘛贰捌呚守S草”,毛傳曰“茀,治也”?!斗窖浴罚骸捌?,拔也?!倍斡癫谩睹姽视杺鞫ū拘」{》:“治草曰茀?!贝朔N意義之“茀”,古書又通作“刜”?!对姟ば⊙拧げ绍弧贰爸炱吽够省?,“茀”釋文本又作“刜”?!墩f文·刀部》:“刜,擊也。從刀,弗聲?!薄稄V雅·釋詁》:“刜,斷也?!薄吨芏Y·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諸弋射”,鄭玄注“茀之言刜也”?!冻o·九嘆》“執棠溪以刜蓬兮”,王逸注“刜,斫也”,洪興祖補注“刜,斷也”?!蹲髠鳌ふ压辍贰霸纷觿_林雍”,陸德明《釋文》引《說文》云“刜,擊也”?!秶Z·齊語》“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韋昭注“刜,擊也”?!墩f文·矢部》“矰”字段注:“茀之為言刜也?!蓖跄顚O《讀書雜志·漢書》“拂其頸”條:“拂,讀為刜。刜,斫也。今江南猶謂刀擊為刜?!苯云淅?。

白于藍 2012 《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匯纂》,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奇猷 2002 《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松長編 2001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胡平生 2015 阜陽雙古堆漢簡《呂氏春秋》,載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四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511-536頁。

季旭升 2014 《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李宗焜 2010 王念孫批校本《呂氏春秋》后案,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495-504頁。

劉釗 2011 《古文字構形學(修訂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湯馀惠主編 2001 《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王利器 2002 《呂氏春秋注疏》,巴蜀書社。

許維遹 2009 《呂氏春秋集釋》,中華書局。

張錦少 2010 王念孫《呂氏春秋校本》研究,《漢學研究》(臺灣)第28卷第3期。

① 上引諸說請參看王利器(2002:608);陳奇猷(2002:334-335);許維遹(2009:138)。王念孫說見王氏《呂氏春秋》批校本,據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轉引。王氏批校本現藏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詳情可參張錦少(2010)、李宗焜(2010:495-504)。

② 高亨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1989:600-604);白于藍(2012:546-547)。

A New Interpretation of(陰將始刑) in the Book(呂氏春秋)

ZHOU Shuo

(Center for Research on Chinese Excavated Classics and Paleograph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H131

A

1000-1263(2018)03-0099-03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博士創新資助項目“出土時令類文獻輯證”(CTWX2016BS007)

周碩,男,1989 年生,山東青島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古文字學、漢語史。

猜你喜歡
文句傳世呂氏春秋
早期中國知識轉型期的《呂氏春秋》學——《漢書·藝文志》、高誘《呂氏春秋注》研究
用關鍵文句展示作文的思維層次——以“八省聯考”卷作文“銘記歷史,迎接挑戰”為例
豆腐是怎么來的?
中國傳世名畫之《搗練圖》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傳世名畫
《呂氏春秋》養生之道
用燦爛的語言表達深邃的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