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教育”的高校教學模式變革研究

2018-10-09 09:56常文超
現代商貿工業 2018年30期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變革互聯網

常文超

摘 要:新興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使得教育界發生了兩大變化,一個是教育理念重構,一個是教育資源共享,這給未來高校教育發展變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現階段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現狀及特點出發,剖析了推動高校教學模式變革的相關動因,并依據“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育共享性、開放性的特點探索出高校教學模式變革的發展邏輯及變革路徑,最后指出“互聯網+”時代教育教學模式變革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變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0.078

1 引言

知識和技術的進步一直是推動整個國家前進的主要動力,也是創造價值的第一生產力,高等教育正是以學校為依托傳播知識和培養技術。但是在時間碎片化,信息全面化,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渠道化,對知識的渴望和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時代,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呈現出教學效率及效果不盡理想的狀態,急需一場革命來改變教育現狀。2017年1月,在國務院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里明確提出全力推動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支持“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新模式,實現教育資源開放共享?!盎ヂ摼W+教育”就是借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VR等新技術創立開放共享的應用平臺,將互聯網思維深度融合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學習場所、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評價等全方位的變革與創新的教育方式。教育模式是教學過程中基于一定的教學理念和原則而采用的一系列組織教學活動、遵循一定教學程序和方法的策略體系。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探討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吸引了大量的教育學界學者研究,為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實現優質資源的開放共享都有積極的影響。

2 傳統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現狀及特點

2.1 傳統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現狀

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經歷了古代學徒制私塾模式到現代的面對面交流的班級授課制,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要的主導作用,將所要講授的知識和內容,歸納出重點和難點,通過課堂設計方式,直接的傳輸給所要教授的學生,學生大都以聽講、識記,課后復習的方式獲得知識,最后以參加應試考試的方式考核評價教學效果。傳統教育教學模式離不開一所學校,一位教師和一間教室,通過復習舊課,組織教學,講解新課、布置作業等模式,曾將確實對于整個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的貢獻作用。但是現在的課堂上呈現更多的都是“玩游戲”、“睡覺”、“交頭接耳”,“逃課”,“代課”這樣的一些消極上課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后不光是因為他們是個性獨特有著強烈自我主見的“95后”,也有來自無限開放優質教學資源的競爭。而現在社會需求需要滿足勝任新挑戰的創新性人才,能夠自發進行時間管理的自律性人才,能夠主動挖掘潛力抵抗未知挑戰的興趣性人才,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無法解決目前面臨的困境,急需要注入新鮮的活力。

2.2 傳統高等教育教學模式特點

傳統教學模式不存在空間距離能夠更直觀及時有效的將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呈現出來,進行有效的溝通和情感交互,對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情感培養達到了一種言傳身教的影響,但是也存在教學場所受限,教學方式單調枯燥,教學手段有限,教學效果質量偏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這樣的一些特點;同時還存在教學資源有限閉塞,教師不能與時俱進更新前沿的理論知識,教學老師無法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差異需求,學生到社會上動手實踐能力差這樣的特點。

3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高校教學模式變革動因

3.1 教育和社會需求是變革的根本動因

在現代市場營銷觀念里強調消費者需要什么,企業就生產什么,教育也一樣,真正產出的目的是培養能夠具備為社會服務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在強大的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教育的需求轉變為人們需要多樣化的教育模式,高質量的教育水平以滿足不同的個體需要,社會的需求是為社會主義提供創新性人才。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滿足教學維度的多元化,教學手段的豐富化,尊重教育客體的個性和興趣,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等要求,也不利于積極挖掘潛在的創造力,提供全面發展的創新性綜合素質人才。傳統教育如果不跟進時代發展進行變革和創新,就一定會限制教育進步,阻礙社會發展,故強大的教育和社會發展需求是造成高等院校教學模式變革的根本原因。

3.2 互聯網信息技術是變革的強大支撐力量

時代的進步是由技術的變革來驅動的,“互聯網+”時代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不斷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社會使我們獲取資源的成本降低,方式便捷化,速度快速化,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資源,消除了地域限制教育的不公平,增加了學習機會,也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和認知方式,使知識更生動化、形象化,從原來只能夠依靠耳朵聽,注入了視覺、感覺、聽覺的體驗,這些都有強大的互聯網學習開放平臺,基于興趣愛好成立的虛擬學習社區,方便的學習APP等信息技術來支撐。所以,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3.3 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是變革的內在驅動力

隨著社會上新興職業的興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的重視,不能單純的依靠知識的多少來作為人才評判的標準,還要考核處理問題的反應力,對敏銳事物的判斷力,別具特色的創造力。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單一的教學目標來作為教學反饋,學習相同的知識內容來達到統一的標準,很難滿足個性化的需求,甚至有些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在環境中被消磨掉,不利于個人成長,再加上新興的“95后”自身帶著張揚的個性,強調個體存在感,從小受過很多興趣專業班熏陶,都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4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是變革的現實基礎

在“互聯網+教育”深度融合下,一些學者進行了積極探索,開發出了遠程授課、在線課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雖然還存在于探索成長期,但是有的已經起到很明顯的效果。故在此基礎上,我們更要挖掘影響教學模式改革的根本影響因素及內部機理,尋求改革的根本路徑。

4 “互聯網+教育”時代下高校教學模式變革路徑

“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育發展的速度,促進了教育改革的革命,但是基于現實條件的約束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互聯網+教育”融合停留在形式上,政府支持和建設的滯后,領導者對變革的不重視,培養模式、體制機制的不完善,學習方式的不適應等都給教學模式的變革帶來了困擾。

基于以上的困擾和挑戰,“互聯網+教育”變革的路徑要遵循以重構教育理念為基礎,在健全社會法規制度的基礎上,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進行新型教學模式探索,豐富學習方式和手段,創新教育環境的教育生態系統構建的發展邏輯,從以下方面進行變革。

4.1 重構教育理念,加強教育管理監管

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授之以魚”,“互聯網+教育”注重“授之以漁”,不僅要把知識傳遞還要教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對于開放共享的教育平臺,建立審核評估標準,維護平臺規則和運營機制創新,承認符合達標互聯網在線教育的認證資格,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完善合理收益分配體系,使“互聯網+教育”教學新模式在持續健康的環境中得到驗證和檢驗。

4.2 引入新技術和教學資源,打造全面智慧化學習環境

“互聯網+教育”的融合建立了智能化,智慧化,虛擬化的學習校園,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引進校園,改變了學習的生態環境,通過建立學習全過程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實施全過程的信息備份和監督,建立開放、交互、靈活的虛擬教室,實現全方位隨時隨地溝通交流環境,實現全世界的教學資源共享化,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自主的選擇適合的課程,也可以智能推送和安排學習任務,實施監督功能,改變了學習的交互模式。

4.3 更新教學體系,變革教學模式

4.3.1 創新課程設計,推進課程形態變革

傳統的課程以教與學為導向,“互聯網+教育”課程可通過搭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一體化平臺,以學生為主導的任務導向為起點,線上收集資料,線下交流互動探討,任務完成考核,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比如在課程形式上多元組合,將傳統的面對面的班級授課制,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翻轉課堂(HippedClassroom)、微課(video-clips)、在線個性化課程等整合,開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

4.3.2 改變教學范式,推進學習方式變革

改變教學范式就是從原來的知識傳遞向認知構建轉型,從重視教授過程到活動設計轉變,從定量考核學習成果向適應性評價考核,從面向內容設計向面相學習過程安排轉變,從重知識向重能力轉變,引入直播互動、網上答疑的非正式學習方式代替正式的學習方式,從學生被動學習到主動挖掘學習方式轉變,以體驗和互動的動靜結合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樂趣。

4.3.3 針對個體差異,實施教學評價變革

以往的教育評價以單一的價值作為標準,“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評價依據從定性走向定量,全方位多元化科學評估;從評價方式上由總括性評價走向階段性評價,并且加入診斷體系和激勵改進功能進行糾偏處理,評價主體上實現多元化,家長和學校協同評價,更客觀更全面,注重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適應性評價。

4.4 強化教師專業培訓,促進教師全面發展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對教師的專業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專業知識過硬,還要求專業技術技能熟練,教學思維創造性更強,心理素質及應變更高。重視教師培訓有助于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適應新的角色,鼓勵老師外出交流學習,進行教學的積極探索,組織教學沙龍活動研討,思維碰撞提出創造性想法,將教學經驗傳遞,實現教師整體隊伍的優化。

5 結語

新興技術的不斷革新,“互聯網+教育”必然成為教育發展的新方向,因此,變革現有的高校教學模式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知識共享化,教育思維開放化的特色要求,對于學校、社會以及人才本身來說都意義重大。本文所遵循的變革邏輯以解構重構教育理念,引進全世界優質教學資源,加強知識權利監管,強調以學生需求為核心的課堂,讓學生自發積極主動地選擇適合自己學習能力和滿足學習興趣的任務導向性學習方式,重視教師隊伍培養,以指導代替純理論教授,同時將云端平臺、網絡平臺、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實現各教學資源共享化,促進教育公平化,最終實現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收集資料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盎ヂ摼W+教育”背景下教育呈現出兩大特點:一個是教育思維方式的顛覆;二是教育知識的共享化,這是教育教學模式變革遵循的兩個基礎。當然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是一個逐步變革的過程,從點到面,逐步擴散的過程,但是只要具備一個清晰地變革路徑,遵循一定的理念和原則,實現教育革命的快速發展,形成新型的教育生態產業也是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赫國勝,趙玉.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對策[J].信陽師范學報,2018,(1).

[2]馮曉艷.“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模式變革探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7,(4).

[3]張有文.“互聯網+”時代教育方式的變革[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6).

[4]余勝泉,王阿習.“互聯網+教育”的變革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

[5]南旭光,張培.“互聯網+教育”:現實爭論與實踐邏輯[J].網絡教育,2016,(9).

[6]李黎,王冠愚.“互聯網+”模式下的教育教學管理與改革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16,(4).

猜你喜歡
互聯網+教育變革互聯網
變革開始了
“互聯網+教育”視閾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