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總導演關正文: 《見字如面》是《一本好書》 研發過程中的“副產品”

2018-10-12 06:10
綜藝報 2018年19期
關鍵詞:副產品毛姆正文

《綜藝報》:現代人讀書方式發生了諸多變化,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音頻產品,你怎么看待讀書方式的變革?《一本好書》為什么選擇以舞臺表演的形式來呈現一本書?

關正文:在我看來,我們對于閱讀內容的獲取跟以往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個人習慣、喜好不同。但聽書是一件特別有想象力的事兒,我們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時間。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很多場景化的應用給大家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但在這一過程中,視頻是缺席的。我們希望,《一本好書》能通過影視化的演繹推廣更多的經典圖書。

《見字如面》其實是《一本好書》研發過程中的副產品(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視頻傳播的形式帶領觀眾讀原著?讀一本書中間的片段?除非是散文,否則讀起來頂多跟中學生寫作文似的。在這一過程中,突然看到了信,從而誕生了《見字如面》的節目構思,我決定先把這個節目做了。

做完《見字如面》,我就想干脆別用讀的形式,干脆演吧。但不同于影視劇,《一本好書》加入了一個講述人,這樣一方面能夠加快戲劇節奏,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上下文關系解釋給觀眾。

比如《月亮與六便士》中,原著是以第一人稱敘事,節目中我們把毛姆作為“我”這個講述人。還有編輯專門給我打電話,表示書中的“我”并不指代毛姆,但我們也不能胡亂起一個名字。另外書中主角的名字都太長了,在表演中我們也進行了短化處理,節目組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作品能夠打動觀眾。

《綜藝報》:這種場景化的演繹方式,在你之前的綜藝節目中很少出現,制作上有難度嗎?

關正文:我以前參加過央視春晚的制作,也拍過各種類型的影視作品,在經驗上,這并不是一個多難的事情。但我們在構思這種形態的時候,很難跟別人解釋清楚到底要干什么。像話???又不全是。像影視???也不是。節目現場錄制其實分兩個部分,有一天多的時間專門拍分鏡;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帶著觀眾的合成版。

猜你喜歡
副產品毛姆正文
Cros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Business World
四百法郎買一個蘋果
海洋星探組——海洋的副產品:腐蝕
丑角的原型
交往之困:社會進步的“副產品”
醫學生畢業論文現況分析
交往之困:社會進步的“副產品”
《文明是副產品》
我的毛姆叔叔
課題研究成果的提煉與表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