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2018-10-20 09:34楊承益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7期
關鍵詞:培養小學數學

楊承益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正是處于天真活潑的時候,愛動、好奇心強是他們的特點。這種特點對于他們探索世界、認識世界是一個很好的助力,但是這種特點對于老師的課程教學也形成了不小的影響。如何將孩子們的這種天性加以引導,讓孩子們既能保持天性,又可以很好地學習呢?主要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要如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出一些想法與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動手實踐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課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數的概念、數的計算,還要建立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數學教學上就出現了圖形的認識與應用,通過學生對于長度的學習,讓學生學習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周長計算;二年級階段,立體圖形民空間想象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比如通過幾個正方體的疊加,讓學生想象被其他正方體遮擋的正方體的個數;到了三年級,小學數學就要求學生進行圖形面積的計算。在這部分內容里周長與面積的混合運算,讓學生對于面積與周長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區分,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與重點。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克服這些學習中的困難,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成為小學數學老師的重點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動手,增加對知識的感知力,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一、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的手與腦動起來是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之一。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導與啟發有效的“動”也是合乎學生的發展特點的。其次,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加強孩子對知識的認知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學階段孩子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長度的認知,學生在了解厘米、分米、米這些抽象概念的過程中,必然要根據實際能觀察與比較才能形成良好的長度概念。第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是鍛煉學生手腦一致的有效方式,讓學生在學校教育中全面發展也是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在數學課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引導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在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課堂教學還處于適應階段,老師在課程上要允許學生“動”,但是這個“動”的方式要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動”。比如,在學習長度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拿出格尺,量一量他們感興趣的物體的長度:自己走一步有多遠,自己的課桌有多長;自己的手掌有多寬;通過這些的測量,讓學生對于“一厘米”有一個準確的概念。老師還可以給學生留一些回家進行動手測量的作業。比如,測量一下家里的床有幾米,家里的客廳寬幾米,還可以讓爸爸媽媽幫助學生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通過這樣的動手方式,讓學生對于“米”的長度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這些動手能力與動手方式對于老師的課堂教學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補充與強化。相信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于這樣的家庭作業完成的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增加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非常多,需要進行認知的事物也非常多,在教學課堂上,只通過老師的描述很難讓學生理解。通過在課程上的動手,讓學生理解老師的教學內容,是對老師課程教學的一種有益的補充。比如,老師在講到分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不同長度的小紙條。在老師讓學生操作的時候,老師首先讓學生把紙條裁成三個不同長度,并且三個長度之間是有關系的,第一個紙條最長:第二個紙條是第一個紙條的一半;第三個紙條又是第二個紙條的一半,然后老師提出一個紙條比較的問題,通過第一個紙條與第三個紙條長度的比較,看看第三個紙條是第一個紙條的幾分之幾。通過這樣的教學動手,讓學生了解到分數所代表的意義與分數之間的大小。這種課堂教學形式對于學生理解知識,在頭腦中建立知識體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強、愛動是他們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通過動手操作將他們的特點應用在教學上,不但緩解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壓力,也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進行立體圖形的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立文體的制作:比如,老師要求用一張A4紙學生作出一個邊長為6厘米的正方體和一個邊長為3厘米的正方體。在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以前老師提出操作要求:(1)二個正方體的制作要求用同一張紙,(2)做出的正方體要規整,符合邊長要求。經過這樣的教學提示后,學生進行自己操作。由于老師對于材料與規格都有要求,所以學生的動手要經過思考,在動手過程中也要小心操作。老師進行的這種課堂動手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目的。

4.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實踐操作能力。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年紀小,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課前設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茖W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教學中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加減法運算”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講實踐課時,向學生播放動態演示圖,然后添加一些音樂作為輔助教學,將重點的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然后向學生出題:“桌子上面現在有10只小鳥,飛過來3只?!边@時在屏幕上隨著音樂飛來了3只小鳥,學生可以很快地得出答案:10+3=13(只)。在學生給出答案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為什么要用加減法計算這道題?”學生:“因為小鳥飛到桌子上的時候,桌子上的小鳥增多了,所以要用加法?!边@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偟膩碇v,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學設備,將數學知識利用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在課程上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操作,不僅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生興趣,還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讓學生在學習中將手與腦統一起來,讓他們的動手之前對自己的實踐方式進行分析與規劃是老師對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又一種培養方式??梢娫趯W生學習中,將學習與動手實踐相結合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參考文獻:

[1]湯福生.闡述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好家長,2018(12).

[2]沈婷.培育核心素養,讓能力與品格齊飛:淺析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華夏教師,2017(S1).

[3]王興建.充分把握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實踐的時機[J].華夏教師,2013(9):84-85.

[4]張會玲,方道禮.動手實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7):10.

[5]田曉玲.動手實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 學周刊,2016,24(24):166-167.

猜你喜歡
培養小學數學
武術搏擊訓練的運動反應能力探討
淺析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