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類大學生“曬朋友圈”帶來的影響淺析

2018-10-20 03:48李翔
躬耕·文化精粹 2018年5期
關鍵詞:微信朋友圈藝術類大學生良性

李翔

摘要:常常接觸美,藝術類大學生更愛“曬朋友圈”。他們希望通過微信朋友圈釋放生活中的壓力,記錄當下的生活,這一方面促進了和朋友、親人之間的關系,另一發面過度愛曬也產生了一些小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曬微信朋友圈的原因,說明其利弊,提出建議,期望幫助大學生更好使用微信朋友圈。

關鍵詞:微信朋友圈;藝術類大學生;良性

微信作為一種互動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的傳播方式,獲得了眾多手機用戶和網民的青睞。微信不僅是一個交流信息的工具,微信朋友圈更是以實名認證的形式為微信好友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大家不僅可以彼此展示、分享,還可以通過“點贊”和發表“評論”的形式進行互動交流。據騰訊公司的調查顯示,目前微信的主要用戶是年輕人,而其中大學生用戶更是占到64.5%。大學生作為微信的主要使用群體,比其他群體表現出更高的熱情和興趣,本文通過對藝術類大學生曬微信朋友圈的行為進行研究,分析微信中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一、曬微信朋友圈的積極影響

(一)維護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

在微信朋友圈進行自我呈現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有些同學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內向,在網絡中確十分活躍,他們在生活中不愿意或者不擅長與他人打交道,沒法了解別人,別人也沒法了解他。因此,微信朋友圈起到了很好的溝通橋梁作用,通過瀏覽別人的朋友圈,可以了解到別人,并在他們朋友圈下面進行點贊、評論,從而形成了一種互動。自己發布朋友圈展示自己,別人可能也因瀏覽自己的朋友圈了解到自己,并且互動,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二)分享快樂和宣泄情感

微信朋友圈同樣是分享快樂和宣泄情感的重要平臺。大學生活相對較為豐富,大學生群體熱衷于與他人分享經歷的事情,感受到的快樂?,F實生活中的朋友可能在同一時間沒有空閑,或者在不同時空,因此無法進行面對面的分享。通過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自我呈現,大學生群體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他人進行分享。同樣,生活一樣會經歷挫折和低谷,在面對一些現實的無奈和不好風氣時,大學生群體可以通過在微信朋友圈進行自我呈現,以釋放壓力,能夠緩解一時的沖動,減少沖突。

(三)有效進行自我形象塑造和管理

大學生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自我呈現,可以有效的進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微信朋友圈支持發布的狀態形式純文字、純照片、文字與照片相結合、純視頻、視頻和文字相結合等。人們單純地從文字、圖片來解讀,得到的信息量非常有限,而發布者更可以選擇性的傳遞信息,將有利于自己形象的信息進行傳遞,從而實現對自己形象的有效管理。同時,微信朋友圈還具有分組發布的功能,選擇性的在什么人群面前樹立什么形象,更加針對性的進行自我形象塑造。

(四)實現信息的快速共享

在調查的379名在校大學生中,有207名大學生表示會在微信朋友圈中共享社會熱點。微信朋友圈好友分布在各個地方,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當某一好友身邊出現了重大新聞事件,將所接觸到的信息共享到微信朋友圈,打破時空的限制,是的各地的好友能夠接收受到這一信息。內容可能相對的碎片化,但是通過多人的信息聚集,能夠拼湊成一條完整的內容,實現信息的快速分享。

二、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現帶來的消極影響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學生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自我呈現,在給他們帶來共享和自我滿足感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一)朋友圈的自我呈現可能導致原本較好的關系破裂

朋友圈的自我呈現也可能導致原本較好的關系破裂。大學生將經過美化的內容或者經過夸大的成就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展示,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和優越感,但會使得他們與現實的生活狀態脫軌,逃避現實生活。當通過微信朋友圈在他人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為了維護自己已經樹立好的形象,可能犧牲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當別人發現真實的你與朋友圈中的你存在著差異,形成反差,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從而導致原本的關系破裂,拉開彼此的距離。

(二)朋友圈的過度自我呈現導致好友厭煩心理

朋友圈的過度自我呈現導致好友厭煩心理。隨著微信朋友圈在大學生群體中被廣泛普及,呈現內容五花八門。例如生活中過多的繁瑣小事,一次又一次的微商廣告刷屏,心靈雞湯類型文章,低俗趣味的內容等,都可能引起朋友圈中好友的厭煩心理,從而破壞原本的人際印象,引起好友厭煩,可能被好友屏蔽。還有一種從眾心理的過度呈現,例如朋友圈中的“轉發這條錦鯉,考試必過,不轉就會掛科”這類內容,雖然看到不轉并不會對現實生活造成什么影響,但是會讓人們感到不舒服,從而破壞了現實中的良好人際關系。

(三)微信朋友圈類型的社交導致現實社交的“失語”

微信朋友圈類型的社交導致現實社交的“失語”?!版I盤俠”這個詞在當代并不陌生,諸多大學生希望通過微信朋友圈找到一種共同的歸屬感,然后線上的親密聯系并不代表現實的無話不談。在現實中見到了久違的朋友,缺乏溝通和交流的欲望,手機和微信已經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許多人會通過刷朋友圈來刷存在感,對著冷冰冰的手機傻笑,相見時卻無語言說,顯得人機交流比面對面交流更有興趣。

(四)過分依賴微信朋友圈進行自我呈現

當大學生群體依賴于使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自我呈現后,現實中的自我呈現能力將弱化。導致大學生群體在朋友圈中可以長篇大論的描述,在現實中連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都變得困難。尤其在面試的時候將這一弊端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微信朋友圈中可以用細膩的文字,華麗的辭藻修飾這一產品,面對客戶需要介紹產品的時候卻吞吞吐吐,不知從何說起。

三、大學生合理曬朋友圈的小建議

擺脫對網絡社交的依賴性,避免過度沉迷成為微信控,影響正常生活。在調查的379名大學生中,有222人表示在工作和學習中分散精力。因此大學生群體應該提高自身的自控力,控制每天刷朋友圈的次數和發布朋友圈的次數,減少對微信的依賴,走進現實,和身邊的同學、朋友和老師多溝通。盡量在上課期間不攜帶手機進入教室,工作期間不頻繁拿出手機刷朋友圈。應該明白別人的生活和自己并沒有太多的關聯,沒有必要再別人的生活中浪費自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面對真實的自我,不要被微信朋友圈中“美好的”自我所蒙蔽。在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自我形象管理和塑造的同時,避免過度夸張和擴大。大學生群體應該多參加社會實踐,在現實實踐中不斷獲得認可和贊揚,豐富生活閱歷。當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了成就感和優越感,自然會減少刻意對微信朋友圈中自我形象的管理和塑造。

避免在微信朋友圈中過度的自我呈現,與朋友圈中好友和諧相處。不要在微信朋友圈中連續的發布朋友圈,尤其不要刷廣告??刂瓢l布朋友圈的頻率,微信朋友圈是好友的公共空間,不要把它變成了你自己的日記本和宣傳頁與好友和諧共處,共同維護公共的微信朋友圈。

猜你喜歡
微信朋友圈藝術類大學生良性
小劑量左甲狀腺素對良性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效果及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分析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良性甲狀腺結節需要治療嗎?
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特點分析與對策研究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讀
淺談藝術類大學生消費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討
官員“微信朋友圈”緣何“官味十足”
新媒介視閾下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問題反思
社會學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