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大語文觀”

2018-10-20 09:37張秀芹
家庭教育報·創新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生活化作文生活

張秀芹

現實讓語文學習走入了誤區,更多時候,人們是為了學語文而學語文,為考語文而學語文。這就讓語文學習變得枯燥、孤立甚至盲目。

其實生活有多寬廣,語文領域就有多寬廣。語文的學習不能囿于書本,也不能囿于教室,長期以來,可能是為了應付考試,也可能是考試的指揮棒使然,封閉式管理成了人們推崇的管理模式。殊不知,這與語文的學習背道而馳。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語文的目的不只為了考,更應為用。在廣闊的生活中去學習語文,會更有趣、更有效。所以,學語文需我們走向生活,著眼于“大語文”。

“大語文”是“大語文教育”的簡稱?!按笳Z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級教師張孝純先生創立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突破性的語文教育思想。這種思想主張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與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并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同發展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說四方面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接愛全面的、整體的、強有力的培養和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思等水平的目標,力求事半功倍。

語文教學與生活的結合,是“大語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我從三個方面做了嘗試:

一、文本教學生活化

語文課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風明月;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塞外風光;草長鶯飛、山青水秀的嫵媚江南;人生的悲歡離合,求索的艱難坎坷……都是語文課里鮮活的內容。所以,語文不是一本單一枯燥的教科書,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斕的生活。脫離了生活的語文,勢必會成為一潭死水,要想使語文教學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這片沃土。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做到:

將語文課堂生活化,能夠借助學生的形象思維,達到事半功倍,化難為易的良好效果。當然,僅憑演出課本劇是不夠的,教師要善于根據教材內容,把聽歌曲、猜燈謎、對對聯,甚至是拉家常,有的放矢的帶入課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在鍛煉了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同時,又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可謂是一舉兩得。教師只有善于創設好的情境,三尺講臺才能成為“激揚文字、揮斥方遒”的神圣舞臺。

二、作文教學生活化

(一)從生活中擷取作文的養料

著名特級老師于漪曾說過:“任何文章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反應。寫文章,也就是寫生活?;钪性搭^活水流淌,筆下的文章就生意盎然?!睂W生寫作文,首先是積累素材?,F如今關于素材類的作文輔導書籍數不勝數,但是學生看完記憶并不深,寫來寫去還是類似小時候“媽媽背我去醫院”這一類低幼的事情,現實中的鮮活素材絲毫不見。因此,生活化作文教學第一步就是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源頭活水”,發現生活中的奇妙之處,并且運用到作文中去。

如精選電視節目,充實作文素材??措娨曇欢缺辉S多老師與家長視為孩子們的“禁區”,以為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本人認為,生活處處皆語文,電視是積累素材的百寶箱,在這里面,可以自由地采英擷萃。電視是映鑒生活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可以辨清人間的美丑善惡,了解世事的百年滄桑。多選一些經典的節目,如《焦點訪談》《共同關注》《國防時空》《道德觀察》等,其含金量都很高。要善于從這些節目里語文素材,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人生長河中不光有鮮花與陽光,也有荊棘與烏云。有無情拋棄殘疾嬰兒的狠心父母,也有精心撫養、竭力救治的叔叔阿姨;有招搖行騙的江湖野醫,也有以身殉職的白衣天使;有貪得無厭的胡長青、程克杰,也有鞠躬盡瘁的焦裕祿、任長霞……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在觀看之后一定要及時地寫下自己的感想,提高自己明辨是非、感悟社會的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借助閱讀教學提升作文品味

在“大語文”式的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更注重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畢竟“讀寫”不分家。因此,我們有意地在進行閱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的滲透,讓學生能將閱讀教學課上學習到的東西借用到作文課上,來給作文增加點亮色。

名著閱讀課借用素材和技巧。學生在名著閱讀課上,不僅僅是關注里面的情節,還要關注里面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表現人物的技巧。比如:我們和學生一起讀到《紅樓夢》,記得的不僅是玲瓏善變、機關算盡的王熙鳳,還要領會曹雪芹“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表現手法;在閱讀課上,我們讓學生進行名著閱讀陶冶情操的同時,何不讓學生有意識地積累素材,學習作文的寫作技巧呢?

另外,還可以巧用詩歌鑒賞課增加作文語言亮點。在進行詩歌鑒賞教學的時候,對于一些有哲理、有韻味的詩句,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誦下來。一則可以作為課外名句積累,二則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到作文中,增添作文的文化底蘊。在作文中運用一些詩句作為點綴,對于學生來說,既好學又有效。

如何讓我們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我們必須要從生活中尋找到活水源頭?!按笳Z文”教育觀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引。生活化作文教學就是要開辟生活的第二課堂,創建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累作文素材,拓展思維,化用技巧,提升作文的寫作能力。

(三)豐富課外活動,增強實踐能力

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單純的課堂學習所無法比擬的,教師要善于組織學生經常參與課外活動,使他們獲得“實戰”的樂趣。如建立文學社、科普小組,定期舉辦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郊游等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以下是一位學生春游之后的寫作片斷:春天來了!不信,你聽:小溪正彈著暢想曲,載著岸邊的一抺抺新綠,歡樂地奔向遠方;不信,你看:小草正悄悄地探出頭來,像一個個初生的嬰兒,久久地凝視著周圍的世界;不信,請你閉上眼:是不是感受到溫馨的風兒在撫摸著你,詩人的“吹面不寒楊柳風”是否拂起你的縷縷情思……

這足以見得,惟有在生活大課堂里,精心觀察,細心感悟,方可在運用語言時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三、綜合性學習生活化

綜合性學習,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展現,與其它學科的有機溝通和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一)設置情感情境,敘說真情,關注生活,開展綜合性學習

結合春節可設置活動:1、給父母拜個年。2、對父母說一句祝福的話。3、為父母做一件事。結合“三八婦女節”給媽媽和女教師寫賀信活動。最美語句如:陽光照亮世界,知識照亮人生。老師,是您給我們知識,送給我們陽光!當我們擁抱陽光的時候,怎能不由哀地感激您!

(二)做有心人,隨時隨地觀察,積累美句,開展綜合性學習

大街上,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喝進去幾滴美酒,流出來無數血淚;公園里:來時給你一陣芳香,走時還我一身潔凈;校園里:讓青春的笑臉寫滿誠信的詩篇,讓歡快的笑聲點綴和諧的樂章;食堂里:倒下的是剩飯,流走的是血汗。全都可以用心記一記,靈活運用到學習中,這種學習最有效。

(作者單位:湖北省鐘祥市文集中學)

猜你喜歡
生活化作文生活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學指導策略
“則”與“擇”:指向生活化學習的幼兒園數學活動實施的原則與選擇
生活化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及實踐應用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無厘頭生活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