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與完善分析

2018-10-21 10:50鄧欣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鄧欣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管理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各 個環節。構建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本文通過闡述行政事業單位內部 控制規范的基本情況,分析現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完善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概述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規范是在 2006 年的企業 會計準則頒布后,在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決算業務 報表進行更新比對的基礎上頒布的。我國行政事業單 位內部控制法規制定時間較晚,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 的廉政建設,頒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內 部控制有效運行的有力抓手。該項規范的頒布能夠提 高人員崗位責任意識,從本質和制度兩方面防止腐敗 的發生。內部控制規范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 的風險防范控制,側重于在會計層面進行控制,通過制 定制度和實施措施的方式達到降低行政事業單位行政 風險的目的。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和直觀性,在制度層面規定了實施辦法,能夠結合行政 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充分適應現行制度環境。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政府撥款的性質,規 定了專門適用于預算環節的管理辦法。該規范也能服 務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決策,對于單位的重要決策 和干部任免及投資項目都必須依照規范的既定程序進 行,要通過單位全體成員的討論通過。規范也重視單 位財務控制流程的設定和再造,對財務崗位的職責進 行梳理和詳細講解,嚴格執行審批制度,保證單位檔案 資料的完備和妥善保管。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日常 工作和單位管理中缺乏內部控制意識和風險控制意 識,事業單位人員善于約束別人,但不善于管理自己。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在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可以發展的 內部環境,難以形成日?;墓芾砉ぷ?。大部分人員 對這項工作普遍采取應付的心里,只為完成上級交代 的任務,而沒有深切領會到執行規范帶來的便利之處。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員對單位的長遠發展缺乏 計劃性,在完成自己任期內業績的前提下,將問題、難 題擱置,留給下一任班子。行政事業單位缺少內部控 制的整體環節,對風險的預知薄弱,不利于單位的長遠 有序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主要由財政撥款,缺乏效率約束。(2)風險評估不科學。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 對風險的認識上存在誤區,沒有適時建立風險評估機 制。對風險的預估缺乏科學手段和預警措施,沒有風 險識別能力和應對措施?!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 范》要求單位要定期召開風險分析和報告會議,但這類 會議僅僅是涉及了會計部門對單位日常業務的核算,而缺少對重大環境政策變化的評估評價。單位的風險 管理部門沒有發揮真正的風險監督作用,常常令單位 處于預算和經營風險中。

(3)環節設計不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在人員崗位設置上存在缺陷,重大業務崗位職責不明確,不相容崗位 沒有做到完全分離。例如行政事業單位的采購工作存在由采購人員自己做賬的情況,導致采購工作缺乏監督前置,沒有進行內部控制,是一大安全隱患。另外,部 分單位的崗位設置也存在重大缺陷,會造成審批流程上 的越級現象。這是行政事業單位受理業務類型較多而造成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人員數量有限,往往一人兼任多職,一人負責一項事務的多個環節。在財務會計系統建設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受現實情況限制,缺乏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落實收支分離管理。在固定資 產管理方面,沒有根據規定資產的類別建立單獨明細賬,造成資產占用的現象頻發,單位的資產大量浪費。

(4)信息溝通不暢。

行政事業單位在信息溝通上 存在信息延時和溝通不暢的問題,上下級間的信息傳 遞存在滯后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 缺乏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財務會計部門的人員 無法獲取單位一線部門的經營管理信息,不能對信息 進行分析和總結。在缺乏足夠信息支撐的前提下,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被架空,不能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有效依據,工作效率下降。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措施

(1)提高意識,形成文化。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文化 建設能夠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對內部控制評價 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單位全體人員內部控制工作的意 識。內部控制是管理者對單位進行長期管理的重要手 段,是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積極性和參與意識的有力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要保證人員的參與 積極性,根據單位各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權力分配,建 立健全組織機構,提高工作效率。在梳理人員分配的基 礎上建立組織機構,既滿足工作需要,又能具有靈活性。

(2)設定指標,完善環節。

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單 位內部控制指標建設,完善內部控制工作的流程環節。以預算工作為例,主要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審批、預算 執行、預算調整、預算績效、預算公開。要將各環節進行有機整合設定具體指標。其中,預算編制是最初工作,需要各子單位的有效協作,必須包含單位全部資金活動。預算審批的指標建立要做到向下無遺漏,防止利益相關者的尋租行為。指標建立要細化到每個具體 項目和涉及部門,保證審批無越級越權現象。預算的執行和調整要反映單位各部門的預算收支活動,考核 期預算資金使用的正確性、合理性。

(3)健全制度,完善風險評估。

行政事業單位應盡 可能降低風險,將風險評估失誤降到最低。行政事業 單位應全員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內部控制風險評 估程序。首先要在單位建立專門的風險評估機構,完成風險的初步識別。其次,要制定風險控制實施機制,便于實際情況中進行參照。最后,要形成懲戒機制,對存在重大決策或者執行錯誤的人員,追究責任。

(4)完善系統,強化溝通。行政事業單位要針對內 部控制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統,將單位的全部 經營業務納入到信息系統中。細化指標分類,防止工作項目之間的模糊。

(5)構建和諧的內部控制環境。

要想內部控制制 度順利實施,就要保持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首先,提高內部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可以通過建立選拔機制、培訓制度、獎勵措施等方法,讓內部管理者了解內部控制的基本常識,并且培養出“第一責任 人”的責任感。只有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管理者們的培養,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其次,加強全員內部控制的參與意識,內部控制不單單是財務部門的事,同樣需要所有人的參與,保證各部門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單位各部門明確分工,共同承擔內部控 制的責任,才能促進信息的及時溝通,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氣氛。最后,確保人才流入的質量,通過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招聘制度,來確保內部控制員工具有正直誠實、公正、廉潔的品質和相應的專業能力,從而達到 構建和諧的內部控制環境的目的。

(6)加強內外監督評價體系建設,

在進行內外監督的時候,要充分發揮財務和審計這兩個部門在行 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作用。通過不斷強化單位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和建立定期的執行情況檢查制度,來不斷完善監督制約的機制。在制度評估方面,將各單位的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并且將其優劣程度作為領導政績考核的重要標準,通過相應的獎懲辦法,督促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以及相關負責人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從而不斷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難題分 析.管理視窗,2016(1).

[2]錢瑞芳.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對策分析. 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09).

猜你喜歡
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