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分析

2018-10-21 10:39楊家寶武英俊
大科技·D版 2018年10期
關鍵詞:發展前景發展現狀

楊家寶 武英俊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行業得到蓬勃發展,給我國國民經濟的提升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面對當前我國社會大眾節能環保要求意識的不斷提高、勞動人工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土地讓出費用的不斷增加,建筑行業不僅需要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市場競爭壓力,同時在國際市場的形式也不容樂觀?;诖吮尘跋?,預制裝配式建筑應運而生,不僅成為了當前建筑行業的主流產業模式,而且也極大的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诖?,本文筆者結合多年實際工作經驗,就我國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展開詳細論述,望借此為實際工作提供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TU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44(2018)30-0345-02

1 引 言

裝配式建筑工業化一方面是世界性的大趨勢,另一方面也是世界性的大潮流,更是我國發展與改革的基本需求。對于我國而言,建筑業與建材工業已經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及基礎產業?!笆濉逼陂g,我國方方面面得到深化改革,建筑業亦是如此,傳統建筑方式已然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對于建筑外觀與功能的需求。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發展深度與廣度的不斷增加,過去現澆結構體系存在的短板逐漸暴露出來。為了有效解決這類問題,在總結國外建筑工業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建筑行業逐漸進入了裝配式建筑工業化時代。

2 裝配式建筑概述

2.1 相關定義概述

(1)預制構件;其一般是指在施工現場或者在工廠預先制作完成的混凝土構件,其中包括:雨棚、樓梯、陽臺、柱、墻、板以及梁等。

(2)預制裝配率;其通常是指裝配式建筑中,滿足《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2014)要求,同時可以使用預制構件的部分,使用的預制構件混凝土體積所占部分內全部構件混凝土的比例。簡單數學模型就是預制裝配率=預制構件混凝土體積/全部構件混凝土體積。

(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其往往是指將預制構件當作是主要的受力構件,并通過裝配或者連接的方式形成的混凝土結構。

2.2 裝配式建筑的優點分析

傳統房屋建造技術由于存在人工勞動強度大、原材料消耗多、施工周期長、施工速度慢以及生產效率低等諸多缺點,使其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住宅的剛性需求,逐漸被淘汰。而裝配式建筑則能很好彌補傳統住宅建造技術的不足,其主要優點有:①時間最優化;施工速度明顯加快,施工周期大幅縮短。②施工裝配化;勞動力投入大幅減少,同時避免原材料的不必要浪費。③功能現代化;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節能環保新型材料。④制造工廠化;能夠讓建筑構配件實現統一工廠化生產,施工效率大大加快。⑤設計多樣化;能夠結合住房要求落實設計工作。

除此之外,裝配式建筑格外重視對自然資源以及周邊環境的保護,其在進行實際施工的時候大大減少了建筑噪音、粉塵排放、有害氣體以及建筑污水等污染,盡可能降低建筑施工給周邊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大程度提高了建筑的勞動生產率,同時也促進了建筑與設計的精細化,切實增加了建筑的節能減排的效率以及整體施工質量,為我國建筑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3 我國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發展的歷程大致可以劃分成三大階段;

(1)20世紀50~80年代,屬于建立與起步期。20世紀50年代我國向蘇聯學習工業化建設經驗,學習設計模數化、工業化以及標準化的基本方針,在建筑業發展預制裝配件以及預制構件方面開展了大量有關標準化以及工業化的實踐與探究。到了20世紀60年代,逐漸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設計施工技術進行全面研究,由此建立了各種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體系,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體系包括裝配式大板建筑體系、裝配式多層框架建筑體系以及裝配式單層工業廠房建筑體系等。進入20世紀70年代,針對我國國情,總結國外成功的經驗,引入了南斯拉夫的預應力板柱體系,也就是后張預應力裝配式結構體系,進一步完善了標準化方法,同時也大幅提高了施工速度以及施工技術。直至20世紀80年代,“三化一改”方針落實,也就是“墻體改造、施工機械化、構配件生產與工廠化以及設計標準化”,相繼出現了大模板現澆、使用大型砌塊裝配式大板等房屋建造樣式;但是因為當時存在部分關鍵技術問題無法解決、造價偏高以及產品單調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建筑工業化綜合效益始終得不到有效提升。

(2)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此階段屬于探索期。20世紀80年代我國房屋建筑逐漸推行市場化的供給方式,房屋建筑的規模不斷擴大;此階段,相關部門也向工業化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研究,例如加強了工業化與模數標準之間的聯系,也出臺了《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GBJ2-1986),進一步強化了模數的協調與統一。20世紀90年代后,房屋建筑領域中逐漸出現了集成化以及部品,對比同一時期主體的工業化,主體結構的局部工業化十分明顯,不僅如此,隨著住房體制改革活動深度與廣度的不斷增加,進一步加深了對住宅理論研究的力度,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研究小康住宅體系。此階段最突出的問題在于房地產建設與住宅產業化二者之間的發展進度嚴重脫節。

(3)21世紀初至今,此階段屬于快速發展期。此階段,大量有關住宅工業化以及產業化措施與政策逐漸出臺并落實到實際中。政策上,2006年原建設部出臺了《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實施大綱》;2008年逐漸對“中日技術集成示范工程”以及SI住宅技術進行了深入探索與研究。而在裝修上,加快了全裝修推行的速度。近些年來,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各種有關住宅工業化的政策方針,其中沈陽、深圳、上海以及北京等地區還對此制定了各種針對性的標準。與此同時,國內的大型預制構件生產企業、總承包企業以及房地產開發企業等都開始有所行動,逐漸增加了建筑工業化相關資金的投入力度。全國范圍內掀起了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新浪潮。雖然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與西方發到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4 我國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前景分析

4.1 建立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

借鑒日本的產業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在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開始階段,在沒有形成專業化分工以及高度社會化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建立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才可以逐漸完善現有的管理模式以及技術體系,才可以充分發揮大型龍頭企業的模范帶頭作用,才可以進一步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

4.2 裝配式建筑或許迎來爆發式增長

2016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在未來的十年內,盡可能將我國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積中占據的比例提高到30%。結合住建部頒發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來看,到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據的比例將不低于20%,部分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直轄市等會超過30%,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使用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將超過4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占據的比例不低于30%。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直轄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裝修成品房面積所占比列甚至會超過50%。

以政策為導向,以先進技術為引領,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尤其是新型鋼結構構件與混凝土結合的裝配式建筑發展,是建筑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建筑工業化進程加速發展的有力保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裝配式建筑有著諸多的優點,但也存在專業人才、資金以及技術等投入大等明顯短板,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引入難度較大?;诖?,在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政府部門需要實行“政府引導,政策鼓勵”的方式,讓首先發展起來的企業帶動未發展的企業,從而攜手共進,共同為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齊寶庫,朱 婭,馬 博,劉 帥.裝配式建筑綜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J].施工技術,2016,45(04):39~43.

[2]齊寶庫,朱 婭,劉 帥,馬 博.基于產業鏈的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建筑經濟,2015,36(08):102~105.

[3]齊寶庫,張 陽.裝配式建筑發展瓶頸與對策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2):156~159.

收稿日期:2018-9-10

作者簡介:楊家寶(1983-),男,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結構設計工作。

武英?。?979-),男,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結構設計工作。

猜你喜歡
發展前景發展現狀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鋼纖維混凝土技術在市政路橋施工中的運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發展前景之我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