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策略探尋

2018-10-21 08:46王惠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漢語言文學中職

王惠

摘 要:在開展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一直是教學重點。從教學實踐來看,很多教師忽視了人文教育的創新,學生人文素養普遍比較薄弱。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出人文理論框架,有效積累人文學習素材,提升綜合人文素養,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高效教學目標。

關鍵詞:中職 漢語言文學 人文素質 教學提升

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難度比較高,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職學生通過網絡等媒體獲取大量碎片化信息,無法構建有效的漢語言文學人文認知和理解體系,普遍存在人文素養缺失的現象,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開展多樣化創新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綜合人文素養[1]。在現代中職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是重要的創新方向,對于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亟待深入探索研究,提升中職學生綜合人文素養。

一、注重生活化教學,累積人文教學素材

中職漢語言文學知識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如何讓知識回歸生活本身,是現代中職漢語言文學教研發展的重要課題,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讓漢語言文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可以提升教學的人文性,提高學生鉆研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有更多的新鮮感,滿足互聯網時代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實踐中,既要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也要善于從生活中汲取教學營養,讓現實生活與課本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知識領域和理解效果,幫助學生實現高效學習目標,夯實人文基礎[2]。比如說,在《古代漢語》中《五蠹篇》中,就列舉了幾種惡習,契合了當代社會發展心態,通過有機結合,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認知。

學生人文素養培養不能一蹴而就,離不開大量教學素材的積累,在開展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素材,通過教學資料的整合,夯實學習基礎,提升學習綜合效果。積累教學素材不是簡單的堆疊教學材料,而是要通過創新整合的方式,將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知識,提升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后,記錄下自己善于接受的知識,為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打好基礎。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素材已經轉變了過去的局面,各種信息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態勢,如何甄別這些教學素材,選取最優質的教學材料,不僅僅需要學生自身付出努力,教師同時要做好引導工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引導知識體系構建

在信息技術時代,開展中職漢語言文學教育離不開多媒體的支撐,提升學生人文素質,多媒體更是重要的工具。多媒體作為新時代的產物,也是提升中職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效果的有力工具,它具有先進性和可操作性,豐富的教學資源更能提升學生人文素養[3]。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多媒體的學科資源、語音體統、操作功能、檢測方式都給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到來了便利,利用多媒體的圖像、音頻、動畫等形式,將人文教學內容套用其中,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解決本課內容的具體問題,豐富課堂形式,采用更為便捷有效的方式,促進課程教學的發展,滿足人文課堂的構建要求。

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還要引導學生構建現代知識體系。從現代教學活動來看,學生接受的內容和知識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如何轉化為自身的知識表達體系,是一個教學難點。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情況和個人能力,對自身積累的學習素材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而形成自身的體系,形成自身的人文認知與人文風格,通過日積月累的訓練,達到中職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滿足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

三、注重拓展閱讀訓練,拓展學生人文認知

毋庸置疑,課外閱讀對于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比較積極的作用。因此,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拓展閱讀范圍是十分重要的[4]。作為主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之一,中職漢語言文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復雜性,這就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較高要求,對于中職生來說,這種相對較難的專業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后續教學的順利進行和人文素質提升。因此,針對這一問題,老師應該通過課外閱讀的運用,擴展學生的漢語言文學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些漢語言文學知識內容,比如文言文相對枯燥,但是絕大多數的學習內容又與實踐密切相關,所以,在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課堂知識的這一特點,采用拓展課外閱讀的方式,讓學生閱讀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又通俗易懂的材料,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漢語言文學知識。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講解一個全新的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首先讓學生閱讀一些相關的文獻資料,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知識的初步認識,并且在講課過程中注重與現實生活的關系,使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會覺得枯燥和乏味,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內涵[5]。另外,運用拓展閱讀的教學形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漢語言文學學科的重要意義,讓學生知道人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可以使學生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和理解問題的過程中逐漸體會到一定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中職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培養質量,使課外閱讀真正發揮實效性,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分析問題,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著力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通過利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不斷優化教學結構,提升教學綜合效率,滿足當代中職漢語言文學教育需求,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實現中職漢語言文學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下一步,需要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師深入探索,尋求有效的教學創新,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作為關鍵點,提升中職漢語言文學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盛林.試析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J].科技展望,2017(16):222.

[2]羅穎.試析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策略[J].速讀(中旬),2017(3):35.

[3]左大志.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提升作用[J].中國西部,2017(5):37.

[4]賀冬冬.漢語言文學與中職生人文素質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5(11):77-77.

[5]梅金蘭.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探討[J].考試周刊,2017(22):171-172.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漢語言文學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校園文化對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意義
高職高專院校養老服務類人才人文素質的缺失及對策
南通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狀況調研分析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