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演進的三重邏輯

2018-10-24 11:03盧云
學理論·下 2018年9期
關鍵詞:統一性社會主要矛盾轉化

盧云

摘 要:本文通過運用歷史分析法和文獻分析法,探索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邏輯演進的歷史根據、形成原因以及三重內涵,得出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包含“潛在轉化”“內在轉化”“外在轉化”三層含義。

關鍵詞: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統一性;斗爭性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9-0029-03

改革開放以來,延續了三十多年的社會主要矛盾再次發生轉變,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盵1]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不是偶然的,它的轉變具有自身的邏輯演進規律,并且表現為“潛在轉化”“內在轉化”“外在轉化”三重邏輯,經過這三重運動,舊社會主要矛盾統一體破裂,新社會主要矛盾統一體形成,新社會主要矛盾應運而生。

一、社會主要矛盾的“潛在轉化”

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第一層含義是“潛在轉化”,是指一個新統一體在舊統一體中孕育萌芽階段。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是社會主要矛盾能夠轉化的前提條件。在這一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并未開始真正轉化,但新社會主要矛盾的特征已經開始出現,矛盾著的兩個對立面已經在舊社會主要矛盾中開始萌芽,具有轉化的趨勢和可能,并非現實的轉化過程,所以稱這一階段為“潛在轉化”。

(一)社會主要矛盾內部對立雙方的統一性是有條件的

首先,矛盾的統一性說的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彼此依存的特性。社會主要矛盾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沒有特定條件,兩個彼此對立的東西就不能共居于一個矛盾統一體中。這種有條件性表現在新社會主要矛盾內部矛盾雙方的性質必須一致才能構成一個矛盾統一體。每個矛盾統一體因性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有階級矛盾統一體,比如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有生產力矛盾統一體,比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新社會主要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同樣必須具備相同的性質才能構成一個矛盾統一體。所以社會主要矛盾要發生轉變,前提依據是舊矛盾兩個性質相同的對立面被兩個性質相同的新對立面代替。

其次,新社會主要矛盾對立雙方彼此依存也是有條件的。毛澤東說:“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存在。假如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一方,它這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盵2]328在客觀世界只有這一方面沒有那一方面的事物是沒有的。也就是說一個矛盾體是由矛盾的對立雙方共同組成的,缺少了哪一個方面都構不成一個矛盾體。新社會主要矛盾的孕育過程中首先必須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新矛盾統一體,新矛盾統一體的形成是舊矛盾統一體的瓦解,新矛盾統一體的形成不是固定不變的,這個矛盾統一體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假如舊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落后的社會生產已經得到徹底解決,抑或是矛盾次要方面——人民的需要不管從哪個方面講都已經得到極大滿足,那么這個新矛盾統一體就不會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而是其他矛盾統一體。新矛盾統一體之所以是這個而不是其他的,有深刻的歷史根源和自身的形成規律。

從社會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以經濟增長為中心”的發展觀發展演變至今的“五大發展理念”?!拔宕蟀l展理念”要求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拔宕蟀l展理念是新常態背景下力求解決我國調結構、轉方式進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問題和發展短板的本質要求?!盵3]從發展觀的歷史演變過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發展理念經歷了從不全面、不平衡、不協調的發展理念逐漸演變為全面的、平衡的、各方面協調發展的發展理念?!拔宕蟀l展理念”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解決我國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協調而提出來的?!拔宕蟀l展理念”的提出使舊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經開始具備新社會主要矛盾的特征,但此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還處于潛在轉化階段,還未真正發生改變,仍在孕育萌芽。從社會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人民埋頭苦干,大力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國的經濟生產總量大幅提升,很好地實現了社會生產的轉型升級,已經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實現了小康,人民的物質條件已不再匱乏,文化娛樂精神層面的需要得到了很好的滿足。人民的需求從簡單的物質文化需要轉變為更為豐富的內涵、更為提高的層次,拓展到更為廣泛的領域,人民可以有更為自主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已經呈現出新社會主要矛盾的特點,但在此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還處于潛在轉變、孕育階段。

(二)社會主要矛盾統一性的轉化受特定條件限制

毛澤東用“常住性”來比喻事物的相對靜止,把矛盾統一的相對性看作運動的相對靜止。也就是說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受特定條件限制。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嬗變來看,我國每個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無不是特定條件下的產物。從社會發展的過程看來,社會發展規律呈現出有什么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處在一個怎樣的發展階段就有什么樣的社會主要矛盾與之相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還只是階段性、部分質變,還只是從低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的一個過程,新社會主要矛盾的潛在矛盾對立面延續了舊社會主要矛盾,矛盾對立統一體仍然是“生產”和“需要”之間的矛盾。這一時期這一特定條件是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人民需要的豐富和提升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現象突出。特定條件發生改變,原矛盾統一體就會破裂,讓位于新的矛盾統一體。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具備了潛在條件。

二、社會主要矛盾的“內在轉化”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不僅是潛在的,而且是現實的,社會主要矛盾內部對立著的兩方面具有相互斗爭、相互否定的特性,這一特性促使矛盾雙方相互對立,在相互斗爭、相互否定中輪番變化、發展。這是新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第二層含義。由于這一過程是發生在同一矛盾統一體中的內部變化,可稱之為“內在轉化”。社會矛盾轉化的這一含義強調的是矛盾轉化的現實運動。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指出:“一切過程的常住性是相對的,但一種過程轉化為他種過程的這種變化性是絕對的?!盵2]298《矛盾論》認為,一切矛盾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統一性,又有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斗爭性。矛盾著的統一面又統一又斗爭,才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缺少任何一個方面,事物都不會運動和變化。任何事物的發展從產生到消滅,都要經歷矛盾統一斗爭的這兩種情形。

社會主要矛盾內部對立面雙方相互斗爭、相互否定促成事物變化?!睹苷摗氛J為矛盾的斗爭性就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對立、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一面。毛澤東說:“矛盾的斗爭貫穿于矛盾過程的始終,并使一過程向他過程轉化,矛盾的斗爭無所不在,所以說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盵2]333社會主要矛盾內部這種斗爭性使矛盾雙方在運動過程中不斷否定彼此,使矛盾雙方各自展開,發揮本身的力量,經過相互斗爭較量,引起雙方力量的消長,促使雙方力量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從而改變了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的形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由敵我矛盾變為人民內部矛盾,相應地,以階級斗爭為中心的工作思路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思路。這一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的發展與人民的需要之間的矛盾。矛盾的斗爭性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在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的需要之間是不相適應的,生產力的發展與人民的需求輪番增長,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民的需求、創造人民的需求,人民的需求同時也促使生產力向前發展。生產力的發展與人民需求既對立又統一,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又相反相成,由此決定了這一矛盾的穩定性和永恒性。然而在生產力發展與需求的天然聯系中,生產力的發展總是趕不上需求的變化,促使這一矛盾發生轉化。

三、社會主要矛盾的“外在轉化”

在前一階段,矛盾內部雙方經過了對比較量,雙方的力量都發生了變化,雙方力量的不平衡又促使矛盾雙方地位或性質發生轉化,實現事物的質變,形成從一矛盾統一體向另一矛盾統一體的過渡和交接。這是新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第三層含義。這一階段是矛盾之間的轉化,稱之為“外在轉化”。外在的矛盾轉化,是作為新舊矛盾統一體之過渡環節的矛盾轉化,它發生在兩個矛盾或兩種事物的轉折過程中?!睹苷摗氛J為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事物由“一種狀態轉化為第二種狀態”,是舊矛盾的解決,是向新矛盾的轉化,毛澤東把這稱之為“新陳代謝過程”,并且看作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抵抗的規律”。如果說前一階段的相互否定相互斗爭屬于量變階段,那么這一階段是矛盾內部否定性與斗爭性的延續與發展,屬于階段性、部分質變階段。

(一)社會主要矛盾內部雙方的質變促使舊矛盾統一體過渡到新矛盾統一體

從原社會主要矛盾內部雙方的否定運動來看,不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都既發生了量變,也產生了部分質變,縱觀我國近幾年的發展,矛盾主次方面發生的部分質變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實體經濟與金融房地產之間發展不平衡。隨著虛擬經濟的盛行,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有些滯后,主要表現在大量金融資本都涌向了房地產行業,更有甚者,實體經濟經營過程中保證正常經營的存量資金也抽離出來投入到虛擬經濟里,虛擬經濟諸如房地產業,房價持續上漲,資源配置的自發性使得資金繼續投入這些行業,導致實體經濟運行乏力。從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中國制造業面臨大而不強的突出問題,我國供給體系大多只能滿足中低端、低質量、低價格的需求,制造業產業結構還處在較低水平。比如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的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并長期存在。市場仍存在相當數量的“僵尸企業”,它們靠政府的補助度日,或者瀕臨破產。優質企業尤其是世界一流制造企業數量較少?!耙幠V笜苏紦袌鰞瀯?,而在創新能力、品牌、商業模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產品結構檔次偏低,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的供給能力不足,高端品牌培育不夠?!盵4]導致實體經濟與金融房地產之間供需結構性失衡。工業和服務業之間不平衡。發展現階段,存在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結構性失衡。服務業發展迅速而工業的發展相對滯后造成的“結構失衡”,這種結構失衡造成的影響一是服務業資本深化程度不夠,占比增長太快會降低全社會人均資本,進一步降低全要素生產率,進而影響經濟增長速度。近些年,服務業占比提升過快而經濟增速反呈下降趨勢。二是服務業發展對知識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知識的專業化提升,在某種程度上會使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加大,同時,還不利于經濟的包容性增長,可持續增長下降,存在“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4]。

其次,城鄉區域與東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表現在,第一,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東高西低的狀況。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沿海經濟特區實行對外開放,外加地理環境的優勢使這些地區優先發展起來。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東西部發展差距越拉越大。另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的集體、私營、外資等非國有經濟的貢獻相對較大,而西部地區要素生產力低,技術進步和市場化程度慢,先天的地理劣勢使得西部地區貧困縣較多,發展包袱重,經濟增長緩慢。第二,城鄉發展不平衡。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城鎮化水平逐年提高,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推進,但是在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城鄉經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農村生產力低下,要素配置不合理,工農業失衡現象依然存在;城鄉公共服務設施仍然不平衡,農村公共服務能力還處于低水平階段;城鄉收入分配仍然不合理,城鄉居民收入、消費差距越來越大,農民收入不穩定現象依然存在。

從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來看,人民的需要也不再停留在簡單的物質文化需要,而是有了更豐富的內涵。首先,人民需求多樣化。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全面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總體實現小康,不久的將來將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民群眾不僅有物質文化方面的需要還有其他更多方面的需要。在物質生活方面,期待物品更豐盛,對衣、食、住、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神文化方面,期待精神文化產品更豐富、更多元化,能滿足不同層級人民的精神需要;在政治方面,期待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當家做主,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在經濟方面,期待財務自由,有更多的貨幣滿足生活開支;在社會民生方面,期待各種保障機制更健全,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無后顧之憂;在生態環境方面,期待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協調發展,在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的同時還有和諧的環境。其次,人民需求升級化。民眾對需求不再簡單停留在物質文化上,而是有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人的全面發展,而且還要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在既有的物質文化需要基礎上。從“硬需要”層面看,既有的需要沒有消失,并呈現升級態勢,在原有需要的基礎上,民眾對社會環境、居住條件、教育、工作、收入、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需要不斷升級。在“軟需要”層面,對精神文化生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共同富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些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部分質變決定了新社會主要矛盾統一體的兩方面,矛盾主要方面是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次要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由此完成了從舊矛盾統一體轉變成新矛盾統一體,舊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新社會主要矛盾。

(二)社會主要矛盾從一個矛盾統一體轉變為另一個矛盾統一體

經歷了三個次層的轉化,原矛盾統一體突破自身,實現了質變,從一矛盾統一體轉變為另一矛盾統一體,于是新社會主要矛盾應運而生。毛澤東說:“新過程的發生是什么呢?這是舊的統一和組成此統一的對立成分,于是新過程就代替舊過程而發生。舊過程完成了,新過程發生了。新過程又包含著新矛盾,開始它自己的矛盾發展史?!盵2]307新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歸根結底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階段性質變、部分質變,是社會發展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形態向高形態的改變。

我們應該看到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帶來的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并沒有改變本國所處的歷史階段,我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時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居于這個歷史階段,我國的根本任務還是要落實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這個重點上,從“生產方”和“需要方”共同入手,一方面,大力發展包括物質生產、精神生產、生態生產在內的“大生產力”,改善和提高“大生產”供給方的產品數量和質量;另一方面,還要從需要方入手,樹立科學合理的需求觀,鼓勵正當需求的同時適當限制或抑制人們過快的需求增長,特別是要堅決抑制日益盛行的不合理的、病態的消費行為,如奢侈性消費、炫耀性消費等[5]。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韓慶祥,陳遠章.五大發展理念: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由大變強之道[EB/OL].光明網,(2016-01-20)[2018-04-11].http://theory.gmw.cn/2016-01/20/content_18575862.htm.

[4]黃群慧.論新時期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J].中國工業經濟,2017(9).

[5]李健.辯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與歷史階段不變[N].人民日報,2018-03-20.

猜你喜歡
統一性社會主要矛盾轉化
我國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何處
正確認識中國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三重價值
認識新時代 創造新輝煌
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統一性分析
新世紀以來澳大利亞“質量標準驅動”的高等教育改革:演變、特征及啟示
通過“同案不同判”淺議司法統一性問題
淺談學困生的轉化
后進生轉化和提升的實踐與思考
試論中國夢視野下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與人民性統一性理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