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兩種內固定治療方案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療效對比

2018-10-30 09:41許照陽
健康大視野 2018年11期
關鍵詞:內固定

許照陽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解剖型鎖定鋼板與動力髖螺釘(DHS)內固定方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差異。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取該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患者共80例,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以隨機區組法分為A組(40例)和B組(40例),分別采用DHS和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多項指標。結果:A組手術時間為(103.10±7.35)min,術后臥床時間為(18.46±1.35)d;B組手術時間為(99.41±6.90)min,術后臥床時間為(21.08±1.42)d。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臥床時間顯著長于A組(P<0.05);B組患者術后髖關節Harris評分優良率顯著優于A組(P<0.05);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A組(P<0.05)。結論:相較于DHS內固定方案,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并有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

【關鍵詞】 解剖型鎖定鋼板;DHS;內固定;股骨粗隆間;股骨粗隆下骨折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082-02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好發于老年人群骨科常見創傷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其患者人數約占髖關節骨折總數45%~50%,而其中合并粗隆下骨折比例可達10%~25%[1]。該次研究以該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患者共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DHS和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探討兩種內固定方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患者共80例,研究前均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以隨機區組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40例;

A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62~75歲,平均年齡為(67.34±4.82)歲;病程0~5 d,平均(2.1±0.1)d;骨折部位:右側23例,左側17例;致傷原因:高出墜落14例,壓砸3例,交通意外23例;B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61~77歲,平均年齡為(67.42±4.85)歲;病程0~4 d,平均(2.1±0.1)d;骨折部位:右側21例,左側19例;致傷原因:高出墜落15例,壓砸4例,交通意外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在住院之后均進行各項必要檢查,確保各項身體指標符合手術要求。術前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術后感染,采用氣管插管全麻進行手術,術后放置引流管引流,并應用抗生素防感染、使用低分子肝素鈉防止血栓。術后早期(約3 d)在床上開始進行恢復性鍛煉。

①A組患者采用DHS內固定方案治療。在股骨粗隆外側行一約10 cm的直切口,將股骨近端側面顯出,選擇適當的頸干角定位器放置到距離股骨大粗隆頂點5 cm處,將導針向前傾斜約15°置入股骨頸中偏下方,確認導針的側方在股骨頸中央,再把長度合適的導針置入。若骨折屬粉碎性骨折,則應用鋼絲或者拉力螺釘將骨折處進行固定,并采用螺釘在鋼板外側依次置入,最后把皮膚縫合。②B組患者采用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牽引復位之后,在股骨粗隆向下行一約10~15 cm的切口,將骨折處顯露,把鎖定鋼板放置在股骨的外側,放置位置是能夠觸碰股骨頸或是C臂透視角所確定的鋼板的位置,加入2枚鎖定釘以后,再將2~3枚鎖釘將遠端鎖釘進行固定,再把第3枚鎖釘鎖定于近端。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指標值,包括手術時間和術后臥床時間,計算平均值;②術后隨訪12~24個月,記錄患者并發癥發生例數,包括感染、固定松動或斷裂及股骨頭壞死等,計算發生率[4];③計算兩組患者失血情況;

1.4 統計方法 此次研究統計學處理軟件選擇Epidata 3.10 統計學軟件和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臨床指標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臥床時間顯著長于A組(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結果表明,A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7.5%,B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A組(P<0.05)。

2.3 失血情況 A組患者的總失血量為(853.8±43.8) mL,術后血紅蛋白為(101.7±9.8)g/L。而B組患者的失血總量為(862.7±47.6) mL,術后血紅蛋白為(102.3±7.6)g/L。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該次研究結果中,A組手術時間為(103.10±7.35)min,術后臥床時間為(18.46±1.35)d;B組手術時間為(99.41±6.90)min,術后臥床時間為(21.08±1.42)d。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臥床時間顯著長于A組(P<0.05);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樓斌研究結果發現,DHS術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01.6±30.4)min,術后臥床時間為(22.7±2.4)d;而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療法的手術時間為(96.7±26.4)min,術后臥床時間為(18.5±3.6)d。提示兩種內固定治療方案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患者治療手術用時和術中創傷程度方面較為接近;說明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有助于提高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

綜上所述,相較于DHS內固定方案,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方案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并粗隆下骨折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促進髖關節功能恢復,并有助于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但DHS內固定方案在縮短患者臥床時間方面優勢明顯。

參考文獻

[1] 盧志軍,胡軍,趙偉林,等. DHS和解剖型鎖定鋼板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26(2):100-102.

[2] 張長青.關于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當代觀點[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7):611-613.

[3] 孫海波,彭阿欽,張萬龍,等.PFNA 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隱性失血量相關性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4,20(7):600-603.

猜你喜歡
內固定
內、外固定聯合治療不穩定性骨盆骨折療效觀察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
頸后路非融合寰樞椎內固定技術治療Anderson Ⅲ型齒突骨折的臨床研究
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比較分析
閉合復位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療效觀察
加長型PFNA治療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療效觀察
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復雜性脛骨平臺骨折效果比較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的遠期隨訪觀察
探討Ⅲ型Pilon骨折42例診療方法及效果
解剖型髓內釘內固定術操作過程中導致醫源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