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

2018-10-30 09:40劉德兵
考試周刊 2018年88期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新課程標準核心素養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在理清議題式教學概念的基礎上,探索議題式教學設計,在綜合性、引領性、開放性的議題活動中落實教學重點和化解教學難點,在可感知的議題活動中讓學生去體悟、內化社會主流價值觀,使學生逐漸成為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的現代公民。

關鍵詞: 議題式教學;核心素養;新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即通過一系列活動及其結構化設計,實現“課程內容活動化”“活動內容課程化”。教學設計能否反映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的思路,關鍵在于確定開展活動的議題。因此,在理清議題式教學的概念的基礎上,探索議題式教學設計,對于在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一、 廓清概念內涵,在案例分析、情境探究的比對中突出議題的綜合性

正如韓震教授、朱明光先生所言,2003年頒布的實驗稿在實踐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如“三維度”的課程目標、“三貼近”的課程理念等;但也存在過于偏重學科知識的學習、課程實施的活動參與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其實,新課程倡導的議題式教學,并不是對以往教學模式的顛覆,而是更加突出核心素養的導向。

在傳統的案例式教學中,教師或者選用貼近學生生活、拉近學生心理距離的案例,或者選用富有時代氣息、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的案例,或者直指學生思維誤區、激發學生求知欲的案例,目的只有一個,在案例材料與學科知識之間搭建“案例-知識”索引式的知識映射關系,學生并未真正理解學科知識,從課堂教學實踐來看,“案例-知識”的課堂模式影響課堂的整體性和學生思維的連貫性。

與片斷式的案例教學不同,主題情境探究教學堅持圍繞某一主題(或以主人翁敘事展開,或是熱點和爭議話題)創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情境,綜合運用小組辯論、合作探究等方式,讓學生在情境探究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升華情感,課堂的整體性和學生思維連貫性有了極大的提升,也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教學模式。然而,囿于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等因素,創設的情境往往是優化了的,甚至是虛擬的生活情境,情境探究的話題緊緊圍繞本課所授內容,課堂的延伸性和情境探究的綜合性都受到極大限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圍繞議題展開的活動設計,包括提示學生思考問題和情境、運用資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達和解釋的機會?;顒釉O計應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線索,統籌議題涉及的主要內容和相關知識,并進行序列化處理。還要了解議題的實踐價值,創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

可見,議題式教學在主題情境探究的基礎上,更加突出情境的真實性、課堂思維的連貫性和議題的綜合性。主張圍繞議題組織課內外活動一體化的設計與探究,既包含學科課程的具體內容,又展示價值判斷的基本觀點,引導學生直面各種矛盾和沖突,開展學科內的探究性學習,使“知識內容依托活動”“活動過程提升素養”。

二、 直面生活世界,在角色矛盾、價值沖突的化解中彰顯議題的引領性

隨著社會發展轉型的加劇,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文化多元主義的激蕩和價值取向的多樣、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角色矛盾、價值沖突日益突出。因此,作為德育課程的高中政治課程應發揮學校德育工作的引領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爭議性議題展示觀點,幫助學生在價值沖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較、鑒別中提高認識,在探究活動中拓展視野,使學生經歷“認知失衡、觀點重建、價值判斷和決策選擇”的過程,培養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下面筆者以《企業的經營》為例,以華為的發展歷程為背景,設計了如下議題:

議題:華為為什么選擇不上市?

當年,為了發展戰略產業液晶面板,華為需要投入幾個億,對現在來說也只是個小數字。但當時華為無法從證券市場獲得融資,也由于固定資產抵押物不夠,華為也無法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貸款。最終,華為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員工,不少員工通過購買華為公司的內部股份幫助華為度過難關。目前華為的員工大約有18萬人,有超過8萬名員工持有華為公司的內部股份。

2014年5月,任正非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華為肯定不會上市,這對于當下的A股市場乃至全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奇跡”。因為A股市場實在是太好圈錢了。企業上市,不僅企業可以大把大把地融資,而且大股東與高管們也可以大把大把地套現,快速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甚至是幾十億數百億的富翁。

●華為集團當年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如果你是當年華為的員工,你是選擇拿高薪還是拿股權?

●華為為什么選擇不上市?華為的做法能否推廣?

該議題設計包含了與學科探究相關的實證性議題和與價值沖突有關的爭議性議題兩大類:以華為走出困境的問題為導引,學生運用股票、股份、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等知識分析原因,在活動中識記、理解課程內容,實現“課程內容活動化”;在選擇高薪還是股權問題的討論上,唇槍舌劍,從收入穩定性、個人職業發展上升到對企業的主人翁意識和忠誠度、對個人職業規劃的遵從等,精彩紛呈,在交流與分享中社會主流價值觀內化為學生基本的價值取向,增強了學生對企業、國家的政治認同,滲透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 聚焦社會熱點,在思維碰撞、理性思辨的爭鋒中凸現議題的開放性

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環境下,互聯網成了學生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主要渠道;但囿于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對熱點問題的認識良莠不齊,學生很難從互聯網上獲得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有效梳理和正確判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聚焦社會熱點,著眼于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和高中階段成長的新特點,將熱點材料與學科知識相聯系,引導學生不受輿論影響、理性面對不同觀點,使學生在親歷自主辨識、分析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認識和感悟。

筆者在講授《經濟全球化》內容時,以中美貿易爭端熱點為背景設計活動議題,如下:

議題:中美貿易爭端爆發的原因及影響

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國打響了對華貿易戰的第一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布將采取措施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甚至要求中國“立即減少貿易逆差1000億美元”。幾個小時后,中國開始了反擊。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當日,全球股市大跌。

對美國的做法,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拔覀円炎龊贸浞譁蕚?,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放言“我們會奉陪到底”。

“美國似乎成了自由貿易的主要威脅,中國卻成為自由貿易的主要捍衛國家”。挪威首相一番話,道出了太平洋兩岸截然不同的“畫風”。

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加征進口關稅……不斷地挑戰全球自由貿易底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一系列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的舉措,以堅定的承諾告訴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為什么中美貿易會爆發新一輪爭端?

●中美貿易爭端升級有沒有贏家?

●中國政府和企業應如何應對?

●全球化的冬天正在來臨么?

在課前準備中,老師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充分搜集整合中美貿易爭端有關的信息;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新聞播報”的方式來介紹中美貿易爭端升級的歷程及背后的經濟政治原因。議題推進采取“問題”驅動且不限定學科知識范圍,旨在引導學生在思維的碰撞、流言與真知的爭鋒中有效整合學科相關內容,對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等問題學會自我反思、理性分析,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道路等的政治認同。

培育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關鍵在于開展活動議題的發現、選擇和實施。筆者始終認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既要有知識的深度、時事的熱度,更要有情感的溫度:在綜合性、引領性、開放性的議題活動中落實教學重點和化解教學難點,在可感知的議題活動中讓學生去體悟、內化社會主流價值觀,使學生逐漸成為具有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素養的現代公民。

參考文獻:

[1]韓震,朱明光.打造素養導向的活動型學科課程——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組[J].基礎教育課程,2018(Z1).

[2]朱志平.基于核心素養的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5).

[3]陳式華.議題中心教學法:中學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10).

作者簡介: 劉德兵,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陸家高級中學。

猜你喜歡
議題式教學新課程標準核心素養
淺析“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運用
撥云見日
議題與實證:指向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探索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