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2018-11-19 03:29易風瑩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8年38期
關鍵詞:思維能力教學活動小學數學

易風瑩

摘 要:深入地對小學生數學成績不佳的原因進行剖析,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進而不能夠抓住數學學科的內在學習規律開展有效學習活動。同時,小學生處于數學學習的開端,思維能力比較容易開發,一旦小學數學教師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就能夠及早地把數學學習的真諦傳遞給他們,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數學學習軌道上不斷攀登數學高峰。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立足于數學學科思想,并結合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采取有效策略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那么,這就會潛在地提升學生的有效數學學習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活動 思維能力

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通過對某一學科知識進行梳理、分析、比較和歸納等一系列過程,學習者對學科知識的把握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能力。就數學學科來說,常常表現為推理、總結、演繹、發散、邏輯、想象、概括、理解等思維能力,一旦學習者具備這些數學思維能力,那么,就等于說掌握了數學學習的核心能力,有助于學習者有效地學習數學學科。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有力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一旦小學數學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法只講究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過于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和應用題的僵化記憶,而不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和開發。長此以往,就可能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學習興趣,最終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而小學數學教師革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側重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就能夠使學生以全新的思維認知數學,在思維能力的提升驅動下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見長,從而學生充滿自信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探究中。

2.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從學科本質上來講,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思維能力要求很強的學科,如果小學數學教師以自己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各種命令讓學生僵化地聽從和執行,即使短時期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數學知識,然而,一旦學生脫離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范圍,就會茫然失措或者不能夠靈活處理數學問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思維的主導者變成思維的引導者和開發者,教師展示數學問題并把數學問題由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生就能夠感覺到數學學習帶來的無限快樂和成就感,進而就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1.借助于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深入地對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進行剖析,不難發現每一個教材內容背后都隱藏著相應的教學情境,如果這種教學情境被數學教師挖掘并建立起來,就能夠生動地展示相應的數學理論,實現數學理論具體化和直觀化。同時,小學生所處的身心成長階段決定了他們對抽象性的數學理論難以理解和把握,也難以從數學文字敘述中建構一定的數學情境。因此,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依托數學教材和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采取情境教學法,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再循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那么,學生就能夠不斷開拓思維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

例如:在進行蘇教版“認識人民幣”這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首先,小學數學教師不再就教材而開展講授教材活動,而是讓學生先自動地通讀和熟悉教材內容,這就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情境教學模式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而后,小學數學教師運用圖片工具把各國貨幣(包括人民幣在內)向學生展示,并要求學生找出我國的幣種且分辨不同圖片的人民幣幣值,基于在日常實踐生活中學生已經對人民幣進行了認知和應用,學生們很快指出“100元、50元、10元、5角、5分...”。為了引導學生對人民幣幣值單位的確立,小學數學教師啟發性地詢問學生“元、角、分是人民幣的什么?”因學生先前自主地閱讀了教材內容,學生很快回憶起且回答到“人民幣幣值單位”。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元、角和分三者關系的認知,小學數學教師運用視頻工具播放人們相互兌換人民幣的日常生活情境,因視頻生活具體化,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促使他們認真觀看視頻中兩個人兌換人民幣的對話活動。當視頻播放完,小學數學教師就在黑板上列出問題公式“1元=()角、1角=()分、1元=()分”讓學生回答,學生不加思索就回答到“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顯然,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認知和理解了元角分。最后,為了啟迪學生對元角分的應用,小學數學教師從學生中選派幾名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學生進行模擬購物場景,當一名學生購買拿了1元錢購買一個標價5角錢的本子時,售賣的學生找零錢給購買者5角,小學數學教師詢問其他學生對不,學生們經過思考給予了肯定回答。隨著購買雙方活動不斷展示,學生們充分掌握了人民幣的認知和應用。[1]

2.借助于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演繹思維

小學數學的理論知識點本身就是對日常實踐活動的歸納和總結,如果強制性向學生灌輸,學生短時間依靠記憶會認知,但是卻難以確切明白和應用,最終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借助于數形結合教學法,把理論知識點內涵進行生動演繹,以便于培養學生的演繹思維。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堂教學活動時,小學數學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角(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進行一一拼接和拆分展示。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把兩個同等三角形拼接一起就成了正方形,把兩個直角三角形拼接成了長方形,而后,分別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從對角線拆分成兩個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的生動演示,學生們不僅深層次明白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來源,而且學會了演繹思維,最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結語

毋庸置疑,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采取思維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是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革新的現實要求,也是小學數學教師深挖學科本質的教學創新,更是小學生渴望抓住數學學習內在客觀規律的個體性訴求。只有小學數學教師采取有效策略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夠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也才能夠化解學生長期以來數學學習難的困境。

參考文獻

[1]田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2017,(10):139-140.

猜你喜歡
思維能力教學活動小學數學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培養思維能力
培養思維能力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