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教學方法優化之我見

2018-11-20 10:50呂志峰
世界家苑 2018年11期
關鍵詞:優化方法小學數學

呂志峰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學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教學方法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課堂的組織教學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教學要體現一定的理念和思想,集中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本文結合本人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的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教學方法優化進行了論述,可供大家交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教學;方法;優化

前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的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用最優化的方法組織教學,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組織教學要不斷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平等、友好、互相合作的師生關系,形成教學相長,民主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下文主要圍繞小學數學課堂組織教學方法優化進行論述,可供大家交流。

一、課堂教學時有目的的預防學生的問題行為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在學生的問題行為沒有出現以前,有針對性的暗示或提醒學生,增強學生自我調控的心里準備和調控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巧妙地運用目光注視法來組織課堂教學。如開始上課時,教師用親切的目光注視全體同學,使學生情緒安定下來愉快地投入學習。還可以用語言來提醒或鼓勵學生,如教師走進課堂就微笑著說:同學們這幾天的表現令我很高興。上課時東張西望,做小動作,隨便說話的現象幾乎沒有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老師真是感謝大家!只是有時個別同學還不能堅持到底,我相信,這些正在進步中的同學一定也很想改掉這些毛病。

二、課堂上針對學生的錯誤行為要伺機提醒

在課堂教學時,少數的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往往會交頭接耳地講話。針對這種學生的錯誤行為,如果采取大聲訓斥或批評方式,厲聲追問學生為什么要違反紀律,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學生不回答只能形成僵局,回答卻只會讓教師更加氣憤。這樣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強化了這種錯誤的行為。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伺機用眼神提醒學生,或者利用講話速度的變化或適當的停頓引起學生的注意,當教師從一種講話速度變到另一種速度時,學生已分散的注意力會重新集中起來。在講解中適當加大音量,或減少音量也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這樣即可以不中斷教學過程又可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既增加課堂教學的真實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學生的作用,真可謂妙趣橫生、一箭雙雕。

三、了解學生認識規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正處在心理和生理發展初級階段,思維水平比較低,對事物認識只能憑借直觀,從簡單逐漸到復雜,由個別到一般。理解問題的程度、水平有較大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用其認識方法去取代學生的認識過程。

例如,我在給學生講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學生通過對長方體的實物觀察,得出如下計算方法:

方法1:長×寬+長×寬+長×高+長×高+寬×高+寬×高;

方法2:長×寬×2+長×高×2+寬×高×2;

方法3:(長×寬+長×高+寬×高)×2。

這些方法說明學生的認識水平有差別,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第三種方法既概括又簡練,提高了認識水平,使一些習慣于被動學習的學生轉變為主動學習。

四、構建趣味生動課堂,通過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們普遍愛聽故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用有趣的故事來進行新課導入,這樣能很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我們也知道,好的數學故事既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豐富學生們的數學知識,提升學生們的想象力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我們總會接觸到一些相對難以理解的概念,或是抽象的定義等,讓學生們不能有效開展數學學習。

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準備一些和這些概念或是定義密切相關的故事,在課堂教學中用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進行講述,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們對概念、定義的理解,打造趣味課堂,提升教學效果。

五、開展課堂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發言、主動好學的習慣。

通過課堂小組交流討論,互相啟發,達到優差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疑難的目的。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發言、主動好學的習慣,但合作交流不能流于形式,教師要培養好小組長的組織作用,教師也要成為合作交流中的參與者、指導者、調控者。這樣才有把握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合作交流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強迫而且是一種內在的精神需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組織合作交流學習要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交流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等等一般出現下列情況時可運用合作交流學習的方式一是出現了新知識需要新能力,二是遇到大家都期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不易或不能解決時,三是學生意見不一致且有爭論時。在我的教學中我也嘗試到合作的愉快,同齡人有共同的見解又有不同的思路通過交流得到的知識是最牢固的、最可靠的。

六、注重總結提高,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獲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結束了教學任務后,教師可應適當地為學生布置一些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鞏固和復習所學知識,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提高運用能力,同時也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處處都可能存在問題,只要廣大小學生不斷產生疑問,不斷解決疑問,積極動腦思考,這樣的學習才會是既生動活潑又積極主動的,這樣的學習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困生的發問,要鼓勵他們張開嘴巴,勇敢地發問。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小學生的數學素質普遍提高。

要教會學生整理知識脈絡,總結學習過程數學教學要重視數學聯系的教學,即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本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這樣有利于數學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網絡,有利于學生組建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

教學中,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過程、總結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把一些零散的知識納入一定的知識結構中去,以便發現規律,進而自覺地運用規律探索新知,進一步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增強其自主學習的精神和動力。

結束語

總之,一個教師的成長要經歷三個階段:“新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專家型教師”。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在基于實踐的教學研究中不斷提高,新的教學思想也必然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逐步確立的。作為數學老師要教會學生進行數學交流。數學交流就是要求學生通過聽覺、視覺、觸覺,以游戲、閱讀等方式來接受他人的數學思想,同時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數學思想以動作的、直觀的、口頭的或書面的、兒童語言的或數學語言的形式表述出來,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教會學生進行數學交流就是要教會學生“會聽”數學、“會讀”數學、“會寫”數學、”會思考“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運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述數學對象,只有多交流、多討論,才能促進學生能力不斷提高,智力水平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J],《新課程教學》,2013.8.

[2]任紅衛,淺析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軟件:教學》,2015(8).

(作者單位: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七小學 廣東鶴山 529700)

猜你喜歡
優化方法小學數學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賺錢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