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2018-11-28 11:24金楠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應用型人才培養

摘要:新形勢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應用實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占據作用越發重要。在大學教育中,思政課作為必修課程,其的教學改革,直接影響著高校人才培養。對此,文章立足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高校思政課教育的改革展開探討,以期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作用,為國家培養應用型、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前言: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以期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根據社會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高校發展的關鍵。新形勢下,我國進入重要戰略轉型期,社會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各地高校紛紛加強應用型高校建設工作。在高校建設中,思政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思想引領作用,對此,文章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前提,探討了思政課教育的改革。

一、思政課的性質定位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課作為必修課程,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可以說,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在高校教育中,不同課程的性質相應不同,而課程性質直接影響著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方法、教學原則等。對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與教學原則,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科學設計思政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奠定基礎。實際上,在我國各個發展階段,思政課都在高校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因為,思政課直接影響著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影響著學生未來發展,在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過程中,改革思政課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思政課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應用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相互對立,前者重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且能夠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為社會創造財富;后者重在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掌握,以學術研究為主,實踐能力不足。由社會發展來看,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較高。并且,社會在不斷發展,對應用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其基礎知識牢固,知識面寬廣,還要求其綜合素質高,社會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等。同時,應用型人才更重視其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包含有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等,是思政課的核心,因此,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思政教育成為人才培養的主渠道。然而,在思政課教育中,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思政課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影響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此,根據社會實際情況,改革思政課教育,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推動高??沙掷m發展。

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措施

3.1創新思政教育模式,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人才不僅具備專業技能,必備品格,還應具備責任心與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效用,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這也是信息化時代企業對應聘者綜合素質的迫切需求。對此,在思想癥孩子教育改革中,教師應創新思政教育模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教學效果,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其一,教師可設置不同層次學習方式,不同能力培養方式,開展各項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實現高效課堂;其二,教師積極利用案例分析、創作品鑒等多種教學方式,結合多媒體教育,激發學生課堂興趣與創造力;其三,建立課上課下全方位教學模式,利用網絡平臺,構建線上課堂,線下討論的立體教學模式,拓展教育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學效用,推動應用型人才培養。

3.2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以致用能力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學以致用作為一項重要能力,影響著學生的應用能力,對此在思政教育中,應重視學生們該項能力的培養。在“學以致用”能力培養中,重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而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此兩種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皮。思政課教育中,傳統以理論教育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育模式成為思政課教育的必然趨勢。在高校思政課教育中改革中,教師應強化實踐教育,并將其納入政治理論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展開各類實踐活動。如:開展小班研討、文化沙龍、專家講座、文化校園創建等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潛移默化提高學生思政素養。

3.3加強基地建設,夯實思政課實踐教學基礎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思政課實踐教育提供依托,為學生愛國思想、職業道德、團結精神等的培養提供載體,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基地建設還可做為高校學生了解我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窗口,在思政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學生思政素養。在思政教育改革中,思政課教育的實踐基地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其一,就近穩定原則,充分挖掘高校所在區域的政治資源、文化資源、歷史資源等,建立穩定的思政實踐教育基地,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時,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全面提升思政課教育水平,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其二,特色鮮明原則,根據思政課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突出不同教育特色,如:利用學校當地紀念館、烈士陵園的能夠,提高學生愛國思想;利用當地經濟發展,使學生感受國家政策、社情,提高學生向心力與國家榮譽感;利用工業園區開展創新教育、創業教育等,提高學生創新精神,為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三,資源共享原則,在思政課實踐教育中,基地建設應遵循資源共享原則,思政課教育部門與各學院進行有機協調,使學生帶著思政實踐任務在專業實習,提高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精神,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充足養分。

四、總結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作為高校中的必修課程,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步驟,僅利用傳統教育模式,依靠單純理論說教,很難發揮思政課教育的作用,抑制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此,加強思政課實踐教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依據,積極改革思政教育,真正發揮思政課的作用,為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推動我國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靈芝.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13):34-35.

[2]陳建.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政課教學改革探討[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7):69-69.

[3]婁剛, 陳磊, 李太航. 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6, 18(3):122-125.

作者信息:金楠(1982.12-)女,山東(漢),大學本科,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高校思政課應用型人才培養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網絡考試: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的新取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廣西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