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公民道德重塑的機制研究

2018-11-28 11:24李梅蘭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10期
關鍵詞:公民道德角色

李梅蘭

摘要:目前,我們的社會道德已經日益顯示多元化特征,受各種利益和機會的誘惑,社會上的一些人道德出現了滑坡、誠信缺失、信仰異化等現象,新時期公民道德的轉換和重塑,確實已不僅是一個深刻的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迫切的實踐問題。因此,作為新時期的公民道德教育,必須明確色定位,找準基線,以古史為鑒,以文明道德為標準,重新找回我國公民做人的良知和美好的道德傳統已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關鍵詞:公民道德 角色 重塑機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深入發展,民主法制建設的逐步完善,政治體制改革的繼續推進,都使得人們的道德水準逐漸處于新的定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些人的道德會出現缺失、異化,即出現了“德”與“得”相悖的情況。因此,新時期公民道德重塑的弓弦已緊緊繃起,道德重塑已經成為能否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公共倫理體系,實現全民富裕的關鍵所在。

一、公民道德滑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社會道德滑坡是改革開放的副產品,不是改革開放的原本設想。前些年,我們社會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亂象還歷歷在目,那些觸目驚心、讓人深惡痛絕的事例,在警示著一個個不容置疑的現實:我們的社會道德生態十分脆弱,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地步。

1、人倫道德從冷漠轉變成了冷酷。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國家的自私自利的私利主義者,對國人有著較深的影響。如在有的人看來,金錢和利益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最終目標,進而形成自私、貪婪,甚至禍害他人的畸形價值觀。因此,前些年社會上曾出現的“瘦肉精”、“人造蛋”、“染色饅頭”、“毒牛奶”等食品安全問題,產生根源在于道德滑坡,人生價值觀扭曲,以唯利是圖為著眼點,把個人的利益建立在祖國和人民的損失上,這是是典型的“私利”價值觀;還有某些人看來,他們的名譽和榮譽高于一切,更是自我人生價值的體現,根源在于急于求成、過分功利,追求短平快,大興形式主義,將價值觀交由沽名釣譽去駕馭統領,這是典型的務虛價值觀。

2、法制觀念淡薄。為什么人們可以為了自己的某種私利的目的,不惜踐踏公共道德的規范,不惜觸犯國家的法律,不惜拋棄現有的各種道德準則,這值得找一找原因。在傳統思維中,中國人講究含蓄、模糊,這與西方人的直截了當、量化有很大區別,國人重視道德,而忽視法制建設,靠道德約束人的行為,在道德和法律之間的寬帶上幾乎沒有有效的約束,所以各種不雅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理。改革開放以來,法制建設速度很快,但是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執法犯法等問題不少,傳統中的正向激勵詞句被庸人誤用,如“事在人為”,很多人就認為違法或犯法后,通過找關系走后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是悔過自新,痛改前非?,F在傳統的道德觀丟失,文明的規范也被踐踏,對道德的缺失日漸嚴重,各種丑陋的東西日益侵害者人們的生活,一些人的價值觀完全傾斜到以“錢”為導向,不顧損人利己、不顧坑蒙拐騙、不顧貪污腐敗,只為賺到“錢”。有些人明知邪門歪道,卻鋌而走險,一旦敗露追悔莫及,就寫出洋洋灑灑的懺悔書,因為有事在人為的理念,所以這些人在賭概率,特別是所謂的腐敗問題,正因為出事的概率小,所以才敢干、敢做、敢為。由于價值觀的扭曲,社會普遍盛行能撈的撈、能騙的騙、能拐的拐、能賺的賺,毫無廉恥使我們的社會深受其害。假煙、假酒、假名牌大行其道,假證、假貨堂而皇之,當然假冒商品不是最害人的,而毒奶粉至大頭孩子,假疫苗至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地溝油也能擺上飯館的餐桌,食品中摻入工業原料是更可怕的;還有者進而追逐起假學術、假文憑、假捐贈、甚至于假政績,為了造假城市不進行規劃,為了政績耕地沒有限制,有塊地方就蓋樓,剛蓋了又拆,剛折了又蓋,反反復復都是GDP,開發商的本事就是大,社會中魔鬼般的利益鏈條形成,恨不能讓全世界的人們都生活在水泥叢林中。

3、家庭的親情缺失,未成年人犯罪極速上升。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已呈現不可預料的上升趨勢發展,倘若不及時預防和根治,后果不堪設想。然而,要想控制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們還需要全面了解造成這一現象的真實原因?,F如今這一代人從小嬌生慣養,經受著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教育和熏陶,他們的情緒化現象非常嚴重,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計良心道德,易沖動且不計后果。如2012年4月1日晚,顧女士剛剛趕到浦東國際機場,接從日本留學放假返滬的兒子,兩人見面不過10多分鐘,被她23歲兒子汪某連刺9刀,倒在血泊中,險些喪命,原因僅僅是母親沒有全部滿足他要錢的要求?,F代社會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尚未成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社會上充斥著不負責任的媒體和信息渠道,特別值得警惕的是網絡、影視、書刊等許多大眾媒體,將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傳遞給未成年人,導致其心理扭曲和反常,使一些未成年人在學校接受的那么一點道德和人文主義教育,頃刻間化為烏有。目前,對未成年人犯罪影響最大的,往往是網絡因素,我們知道,在一些網絡游戲和網絡影視中,往往充斥著各種色情、暴力、攻擊等不良信息,而未成年孩子中越來越多的接觸網絡,不少人又染上網癮,這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卻沒有人去治理。

二、重塑良好社會道德的機制策略

重塑社會道德,遏止道德滑坡已是迫在眉睫。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健全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各種獎善懲惡的法律機制,試想每個獨立個體的人的發展,只有把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共同發展緊緊聯系起來,我們的集體利益、共同追求、公共道德、社會價值、人生價值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1、加強道德規范教育。任何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道德的支撐,只有通過全國人民的同心協力,大力挖掘本土的道德榜樣和精髓,進而掀起重塑中華民族道德體系建設的風暴,這樣才能為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不倒而注入活力與生機。因此,新時期公民道德的重塑與構建,不僅需要楊善洲的堅守精神,而且還需要吳孟超的“需要”價值觀,更需要千百萬國民的覺醒。隨著我們道德教育活動的不斷深入,有信心相信,新的道德體系將會極大地沖擊著民眾的舊思想觀念,從而真正扭轉當前社會的不良風氣。當中關鍵在于我們道德教育的深入與否,在于政府貫徹力度的大小與否,尤其是時下我們中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疏導,只有從基礎掀起,從祖國未來的希望花朵抓起,將我們中華民族道德繼承和發揚好,將他們的精華發揚光大,將吳孟超的“需要”價值觀深刻地灌輸到他們的思想中去,從而真正夯實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基礎,使社會形成良性循環,人人爭相學榜樣,個個爭當楷模,變學習為傳承,把科學合理的人生價值觀進行有力地傳遞。只有這樣,榜樣的無窮力量才能得以釋放,我們的道德價值觀才得以真正確立。為此,首先必須加強對領導者的道德重塑,新時期的道德教育已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我們的領導者們應當積極汲取中華傳統的領導道德的精華,進而實現新時期領導者道德的轉換、升級和整合。其次要精神聚斂、克制、積蓄能量,專注于內心的修煉,堅固精神根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時刻加強廉潔意識,干干凈凈為民做事。

2、不斷強化正能量的道德宣傳。在現代的話語系統中,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加大輿論監督力度,繼續強化輿論的導向正能量??鬃釉疲骸熬又嘛L,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見之于《論語.顏淵》。草總是隨風而仰倒,風的方向決定了草仰倒的方向。因此首先要努力讓媒體保持真實、說真話,以此來鼓勵和激勵社會大眾多說真話,使人們有機會、有權利說真話,從而形成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作為社會的管理者和領導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強化自己的角色意識,提高自己的角色道德素質和道德意識,各種社會傳媒必須揚善除惡,從基層做起,從點滴之間凈化社會風氣,開文明之花,結文明之果。

3、強化法制和規章的約束。首先必須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效應。所有的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都要做文明社會道德的傳播者和宣傳者,不論何時何地,不管職位高低,都要舉止得體、謹言慎行、如履薄冰、謹小慎微、言行一致、實事求是,起到積極的模范帶頭作用;其次要提倡文化傳導,用儒學精華、用文明的精神來凈化人們的心靈,用法律來塑造社會規范,用榜樣來定型完美的人格。再次,努力重建社會誠信體系,無論高低、大小、貧富、貴賤的不同,當人人都謹守本分的時候,中國社會才能井然有序,也才能成為一個有誠信的社會。要加強輿論的宣傳,建設全民誠信的公民法治社會。因此,建立公民誠信社會,就必須嚴格從制度建設著手,從建立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分配制度入手,從照顧大多數的利益出發,這樣才能使公民道德建設落到實處。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法治是懲惡揚善的必要步驟,而見義勇為只能是美德,不是責任,世人必須要時時清醒才對。在吳孟超看來,人生價值觀因由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為出發點,把個人的發展與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緊緊聯系在一起,關鍵點在于需要。以國家和人民的需要,作為價值觀的統領,不計個人得失,只在意國家和人民是否所得,這與楊善洲的群眾觀、權力觀、名利觀不謀而合。我們當前的社會需要這樣的價值觀,以此用于導向社會文明道德體系的重建。

猜你喜歡
公民道德角色
中國語境中的公共道德與公民道德辨析
小議戲曲中角色的發展趨勢
《冰雪奇緣》開啟迪士尼劇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資源開發與智力資本提升的關系探析
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角色問題研究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從黨風建設經驗談民風促進的著力點
巴州纖檢所開展第十四個“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
道德之“民”的誕生
論公民道德教育的普世性與民族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