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
——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教學管理創新探索與實踐

2018-11-30 21:11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0期
關鍵詞:學本校區課堂教學

一、課改背景

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為鹽城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初中。學?,F有毓龍路校區、鹿鳴路校區、康居路校區、學海路校區等4個校區,共183個班級、11000余名學生。此外,文峰校區、鹽阜校區也由我校協管。由于生源數量多,師資緊缺,導致課堂上“講風太盛,自主太少,重預設,輕生成,重教法研究,輕學法思考”,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學校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為破解這一難題,加快高效課堂建設步伐,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我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構建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的教學主張,變“以教為主”為“以學為主”。

二、指導思想

我校以《鹽城市中小學“讓學引思”課堂教學改革行動方案(2016—2020年)》為指導,以促進學思結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深入推進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力爭用3年時間構建起適合教情、學情,學科特點鮮明,且能彰顯我校特色的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模式,使學生的主體性真正落到實處,進而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三、理論支撐

1.建構主義理論。

該理論認為知識不是獨立于學習者之外的客觀的東西,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起來的。建構式教學堅持學習者必須具有假設、預測、操作、提出問題、追尋答案、想象、發現和發明等經驗,借以建構新知識。這意味著學習方式的改變。建構主義所持的教學基本觀點是: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注重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教學,注重協作學習,注重提供充分的資源。

2.協同理論。

該理論認為千差萬別的系統盡管屬性不同,但在整個環境中,各系統間存在著既相互影響又相互合作的關系;課堂教學過程是協作學習、互相提升的過程;師生關系是民主平等的伙伴關系。

3.分布認知理論。

該理論認為學習者共同體、知識建構共同體、協同學習等是具有重要價值的分布式認知活動;學習是參與實踐共同體的過程,因而學校應當是“學會學習”的共同體,即“學員的共同體”;學習是“形成世界”“形成伙伴”“形成自我”三位一體的對話性實踐。

四、對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的理解

1.“學本”與“學本”課堂。

“學本”是指教學應以所有學生素養的提升為目標,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皩W本”課堂力求還原學生“真學”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真課堂?!皩W本”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設計適宜“互助、合作、參與”的有效學習活動,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

2.互動與生成。

互動是指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其本質是給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條件。生成則是指在開放態勢的課堂里,教師必須具備對信息的捕捉、判斷與重建能力,能夠在課堂上不斷地傾聽學生、回應學生,其核心是高度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

五、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的基本要素

第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教師也是學習者。教師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因此,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互助關系。

第二,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專業活動的靈魂,具有導教(指導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技術等)、導學(指導學生學習)、導測評(指導教學結果的測量與評價)的綜合功能。適當的教學目標應當讓全體學生都能達到基本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獲。

第三,恰當的課堂導入。課堂導入應以學生的預學為前提,以學生熟悉的某一部分知識內容為基礎。教學就是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互動的過程。

第四,重視來自于學生的問題。課堂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平臺。這些問題應更多地來自于學生,來自于互動。合作學習應當建立在個人獨學的基礎上。

第五,知識的呈現應突出過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預學(先學)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協同合作能力、發現問題能力等。

第六,課堂應以對話為主線貫穿。這樣的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能啟迪學生的思維。

六、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的推進策略

1.制定方案,明確目標。

為使教學改革有序推進,我們從指導思想、理論支撐、核心要素等多個方面確定了我?!皹嫿ɑ由傻摹畬W本’課堂”3年行動方案,計劃利用3年時間,依照“摸索—嘗試—總結—反思—提高”的路徑,將“學本”課堂打造成鹽城市乃至江蘇省“特色課堂”。我們還準備收集100節教學設計范例及100個課堂教學實錄,結集出版并同步推出相關視頻,充分發揮我校的示范引領作用。

2.專家引領,名師示范。

我們有計劃地聘請專家、學者來校開設專題講座,普及相關理論知識,引領教師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開展專題學習,集中討論,消化吸收;自2016年9月起,安排全校所有具備市學科帶頭人(含)以上學術稱號的教師在全校范圍內或學科組內開設講座或執教研討課(每學期不少于一次),其中特級教師主要在學校層面開設講座或執教研討課。這樣的培訓既有理論指引,又有實踐驗證,可以幫助教師更好、更快地對“學本”課堂產生認同。

3.全員參與,整體入軌。

我們向每一名教師發放了《“學本”課堂應知應會》學習手冊及相關資料,供教研活動使用。這樣,教師對“學本”課堂的樣態就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并能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踐。

我校每年都會舉辦“而立杯”“五四杯”“新秀杯”等教學競賽活動。我們要求所有參賽教師必須圍繞構建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這一主題,執教一節課、制作一份課件、提交一份教學設計及一份教學反思。在每周3次的教研活動中,我們也要求教師開展相關主題特色教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課堂教學改革的穩步實施。

4.環節設計,聚焦學情。

(1)教師的備課要著力解決三個問題:學什么?怎么學?學得如何?

(2)以預學為起點進行課堂導入,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設計一個主問題貫穿整個課堂。主問題可以再分解成幾個有梯度的小問題。

(4)學習過程以學生自學或合作、協同學習為基本樣態。教師必須跟蹤學生思維的全過程,適時點撥、指導。

(5)課堂反饋、當堂檢測要作為必需的評價手段,以了解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6)課堂小結可以多樣化,提倡由學生自我總結或師生共同總結。

(7)作業布置要加大學生的自主性,可以讓他們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或讓他們自主編制作業等。

5.搭建框架,有序前行。

我們搭建了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基本框架,細分為以下3種:

框架一:創設情境→實施活動(2~4個)→檢測反饋。其中,活動實施流程為:獨立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點評提升。

框架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匯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框架三:檢查預學情況→提出“中心問題”后,自學、互學、展學→課堂檢測(反饋)→歸納小結、提升拓展。

6.借助課題,深入探究。

我們要求各備課組開展與“學本”課堂相關的校本課題研究,例如“基于建構理論的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構建研究”“基于核心素養的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構建研究”“基于協同理論的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構建研究”“傳統課堂與互動生成的‘學本’課堂比較研究”等。課題主持人就是備課組長,備課組內具有市教學能手以上稱號的教師都是課題組成員;課題組成員有明確的分工。課題有詳細的計劃安排與實施細則,并與學科要求(目標設定、活動單的確定、活動環節設計、課堂練習的達成及評價、課后作業的布置等)緊密結合。這有助于教學改革向縱深邁進。

七、實踐成果

一年來,我校教師36人次榮獲省教學基本功競賽一、二等獎或省、市優質課競賽一等獎達,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50余篇。2017年,我校榮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完成省級課題23項、市級課題31項,另有13項省、市級課題正在研究中。多名特級教師先后開設省、市級公開課、示范課100余節,充分發揮了名校的示范輻射作用。

我們也積極倡導“以博學為門徑,以約修為指歸”,將育人目標定為“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時代領跑者”,堅持素質教育,開齊、開足各類課程,打造涵蓋人文、藝術、科技、體育等各個大類的特色社團,如北樓文學社、新達爾文社團、科技創新社團、航模社團等。這些課程(活動)也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學本校區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