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裝的藝術

2018-12-26 12:33吳鮮寧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內省爬山虎段落

吳鮮寧

朱光潛說:“作文無非是兩件事,材料的選擇,材料的組織?!蔽蚁?,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一群群語句如同機器中大小不一的零件,這些零件雖然各負其職,但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接起來才能正常工作。文章里的段落、句群也各有其表達功效,段落、句群也需要“小零件”,即過渡段或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組裝起來,否則,文章就顯得松垮渙散,跳躍突兀。

文章過渡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用段落過渡;用句子過渡;用詞語過渡;用小標題(序數詞)過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用句子過渡最為常見。過渡句的訓練,宜精心設計,多渠道著手,引導學生經歷有深度的語言文字實踐,習得組裝零部件的技能技巧,真正體現對語文素養的目標追求。

一、閱讀中精心訓練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言語交際。在閱讀教學中,只有聚集語言運用,

依托板塊設計,聯通認知和情感的通道,連接閱讀與寫作的路徑,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我以《爬山虎的腳》為例,談閱讀教學中聚焦過渡句的板塊設計。

《爬山虎的腳》片斷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

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么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1.理解內容,尋找過渡。

⑴想一想,作總結,該段落描寫了爬山虎的葉子兩個時期的不同特點。

⑵讀一讀,運用想象畫面朗讀法感受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的靜態美、動態美。

⑶找一找,“剛長出來的葉子”和“長大了的葉子”這兩塊內容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

[理解是評鑒與運用的基礎。指導學生理解段落言語內容,便于進行過渡句的訓練。]

2.刪除過渡,推敲作用。

刪一刪,去掉過渡句,再讀本段落,有什么感受?

[從內容角度看,沒有過渡句,爬山虎的葉子的生長過程仿佛出

現了斷層,非日復一日地漸進連貫;從情感角度想,有了過渡句,作者對長大了的葉子的喜愛之情明顯高出了對嫩葉的喜愛,感情表現得更直白、更凸顯。過渡句毫不起眼,卻是把句群組裝成整體的關鍵,地位不容置疑。]

3.變換表達,讀寫結合。

⑴觀察過渡句,發現過渡句的表達妙秘。過渡句中概括了本段落

的兩個內容,并且用“引人注意”表達對這兩個內容的感受,兩個內容的意思是相反的。

⑵提供支架,句子填空:爬山虎的嫩葉,不( ),( )的是長大了的葉子。

鼓勵學生用其他詞語表達作者對葉子的感受,如好看、惹人喜愛、生機盎然、熱情似火等。

⑶撤除扶手,脫離句式束縛,為本段落寫一個過渡句。

[讀與寫,不是相互脫離的,也不是孤立平行的。在這個板塊中,讀與寫層層推進,相互交織、融合在一起,真正體現了課標提出的“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理念。]

二、習作中強化訓練

1.未雨綢繆,思想碰撞,過渡句爭奇斗艷。

作文教學要提供扶手與支架,要教給學生適切的寫作策略,降低寫作的難度。如何使兩塊材料組合得自然順暢,教師應當未雨綢繆,引導學生高度重視過渡句,并各出所學,各盡所知,思想碰撞,激發思維,讓過渡句百花齊放。

如學完人教版第八冊《蝙蝠和雷達》后,模仿文章結構“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揭開原因——受到啟發”記一次小實驗《雞蛋握不破的秘密》?!皩嶒炘颉狈胖迷凇皩嶒灲Y果”之后,是本次習作與以往實驗習作的不同之處,“實驗結果”如何自然過渡到“實驗原因”,值得細細思量,費心設計。

我出示了文中的過渡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組織過渡句:

①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設問句引出下文)

②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做了一次試驗。(生發聯想引出下文)

③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生發聯想引出下文)

學生的思維異彩紛呈,表達各不相同,語言的本質卻是相同的:完全能夠牽引讀者跟循作者思路往下溯源,一探究竟,引出思考解釋。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求,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經過思想碰撞的過渡句,在每一篇習作中皆出現了它的身影,且毫無違和感。

2.反躬內省,依章循法,過渡句露人眼目。

語文的學科特質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為用而學,這是目的;在用中學,這是方法;以用評學,這是評價。寫作教學應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在自我修改環節提出指向過渡句的明確要求,促使學生反躬內省。

如三八婦女節后寫了一篇習作《送給媽媽的愛》。此次習作由兩塊材料組成:為媽媽做的一件事,和對過去的回憶。瀏覽了習作初稿后,發現三分之一的習作缺少對兩塊材料的組裝過渡。因此,進入自我修改環節時,要求之一就是畫出過渡句,并交流匯報畫出的過渡句,發現此處適宜使用生發聯想引出下文的過渡句,如:摩挲著媽媽略顯粗糙的雙腳,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幕幕過往。同學的展示點評給缺少組裝藝術的同學以啟發,有助于他們及時擰緊這個小部件,讓機器得以正常運行。

知識只有運用到變化的情境中,它才能真正被內化,真正“鮮活”起來。反躬內省,以評促學,彌補完善,學生在言語表達的實踐中得到歷練。在默會知識的內隱學習中,語文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猜你喜歡
內省爬山虎段落
理性主體的內省原則及內省擴展分析
爬山虎
想當粉刷匠的爬山虎
心理小測試
南大百歲爬山虎令人神往
原本性體驗 內省中歌唱
如何書寫民族內省視角的藏族電影——探賾萬瑪才旦《靜靜的嘛呢石》電影劇本的自覺性藏族書寫
弄清段落關系 按圖索驥讀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