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多元評價

2018-12-26 12:33王春俠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多元評價高中教育班級管理

王春俠

摘 要:在高中班級管理中,多元評價體系可以幫助班主任了解每一位班級成員的家庭背景和學習基礎、優點、缺點、特長和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班主任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高中教育;班級管理;多元評價

多元評價是運用現代教育評價的一系列方法和技術,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績、身心素質、情感態度等發展過程和狀況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是教育評價的重要領域。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評價要重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等。

一、評價體系多元化

《報告冊》中評語欄只有評價小組意見,缺少學生的自評過程,而這個“評價小組”也過于籠統。同樣一個同學,在父母、同學、教師眼中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教師、學生、家長看問題的角度與深度也不盡相同。如將他們組成一個評價小組,意見將很難統一。況且這幾方各有各的工作,組成一個小組一起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操作上也有一定困難。而任一方的缺失都會使這個綜合評價缺乏全面性與客觀公正性。

針對這種情況,我想可以將學期終結性評價部分分成學生自我評價、同伴評價(班級推薦代表組建學生評價小組)、教師評價(由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組成教師評價小組)、家長評價四部分,這樣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會更有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而明確發展目標,促進自覺發展。

另外,我們以往對學生的評價,往往語焉不詳,失之于籠統模糊,消解了學生的個性特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綜合素質評價要實現其評價功能作用,必須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準評價的角度,準確描述品格特征,給學生的能力層級以準確的定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成長記錄袋內關于學生成長的點滴記錄,做到以敘代議。這樣既能凸顯學生特點,又具說服力。

二、評價內容多元化

基礎課程改革以前,對學生評價的標準單一,評價的內容注重的是學業成績,而忽視全面發展和學生個體差異。這不僅忽視學生的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等,忽視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心理素質、行為習慣等綜合素質,學生為分數而學,教師為分數而教,教師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學生所需要提高的能力不僅僅是應試能力而是創新和實踐能力,但是,“中考”老師們重點訓練學生的應試能力,學生們視“標準答案”為真理,脫離了“標準答案”便像失去了拐棍的殘疾人無法獨立行走。這不僅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使得學生與社會脫節,缺乏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動手能力。某些學校竟然以學生學習成績好壞,分數高低排定座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擁有挑選座位的“特權”,學習成績差的只能“靠邊”。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注重學業成績已達到了扭曲的程度,學生評價也非改不可了。

學生評價的多元化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這就決定學生評價內容和標準也是多元化的。多元化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所以除了學科學習目標以外,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評價包括了一般性的發展目標: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這樣,班級管理中就可以根據多元的評價內容和標準制定出詳細的評價細則,如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中就應體現出認知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目標等詳細內容。

三、評價方式多元化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深入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全面對學生進行素質評價,防止綜合素質評價的片面性,應發揮好各方力量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例如,每學期期末,我都會讓學生寫一個自我鑒定書。具體從三個方面著手,即自己的優點,缺點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正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正確認識自己,從而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

要求學生間相互評價。例如,我會制作一個表格,寫上每一位同學的姓名,后面空出來,讓全班同學動手在上面寫出對自己比較了解的同學的評價。因為學生之間相處時間最長,有可能比家長、教師更了解彼此。通過把評價結果在班級中傳閱,讓每一位同學去了解別人眼中的自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及時反思,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評價。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學會正確看待學生,做到客觀公正并有理性地評價學生。設身處地地從學生所處的角度、環境去理解學生、處理事情。因為學生非常注重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例如,對于班上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得不到關愛的學生,班主任要做到不吝嗇愛心地愛,多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使得他們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讓他感受到濃濃的師愛。這樣會讓學生從發自內心的感激老師,主動去進行自我管理,自覺遵守班規,做一個擁護班集體的好成員。

鼓勵家長參與評價。班主任要密切聯系學生家庭,搞好家訪工作。班主任通過利用網絡、電話、家長會或家訪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生在家的表現,從而反思,正確認識學生的行為。同時,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學習成績等及時地反饋給家長,調動家長教育子女的積極性,取得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協助,統一步調,共同把學生往好的方向引導。

評價的目的,不是“選拔”和“淘汰”,而是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構建多元評價,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體驗學習的愉悅、成長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汪紅群.班級管理中雙層多元指標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04):25-26.

[2]李莉.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促進班級管理[J].中國市場,2016(23):257-258.

猜你喜歡
多元評價高中教育班級管理
基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為了學生好”
多元評價,不拘一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