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班級管理中的親情教育

2018-12-26 12:33石善濤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級管理

石善濤

摘 要:親情是一個人心理發展過程中首要經歷的情感體驗。長期以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人們傾向于學生的知識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教育,尤其是親情教育。本文闡述了如何對初中生進行親情教育。

關鍵詞:初中教育;班級管理;親情教育

缺少親情感的學生容易猜疑、冷漠,較難與他人相處。要讓學生理解:父母生養了他們,在他們身上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付出了代價,因此要學會感恩。如果一個人對父母都不能夠感恩的話,又怎么能對他人、社會感恩呢?完善初中生的親情教育,任重而道遠。

一、夯實親情教育基礎

親情是什么?是我們和父母及親人間血濃于水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無私的,是包容的,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有時甚至無論善惡。父母作為與孩子接觸最多、孩子最經常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如何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父母對孩子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認同作用。父母的言行用道德標準評判無論是正確或錯誤,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示范作用。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孩子在為人處事、言談舉止等方面常常把父母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父母的道德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對孩子起了示范作用。三是導向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認識對孩子肯定與否定、贊賞與斥責、獎勵與懲罰,孩子將會逐漸地接受這些認識,并變為自己的某種認識與習慣,從而表現出或優或劣的道德行為。家庭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孩子道德社會化,而不良的教養方式是導致孩子道德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親情已逐漸成為當今教育的奢侈品,父母不了解信息時代的子女世界,子女不理解父母深沉的期望,那么更多只有親情的冷漠與荒漠。所以家庭成員間深厚的情感是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基礎。家庭親情教育要使孩子認識到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最純的情感,父母和家人在孩子面前要做好表率和導向作用,讓孩子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同時只有尊重父母和家人,孩子才能懂得感恩,才能回報社會;熱愛家人,才能熱愛人民,熱愛國家。

二、積極開展親情行動

對學生的親情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中。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生活認真發現父母對子女的點點滴滴的愛的表現:每天早晨叫你起床;當你生病時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都體現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皺紋遍布的臉,日益增白的頭發,漸變粗糙的雙手,不再挺拔的身軀,無不是為子女付出的見證。所以在開學一上課之初,就布置練習,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些,了解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父母,通過作業和記日記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感受。使他們能體會到家庭親人乃至人間的溫暖,激發他們的情感。父母與子女產生矛盾,最大的原因就是——代溝,導致兩者之間缺少溝通,教師應教會學生主動與父母溝通,了解父母,了解自己成長的歷程中父母的付出,體會父母對子女的良苦用心??梢栽诿刻炫c父母多打招呼,如果做錯事后要主動向父母道歉,放學回家后主動跟父母說說學校發生的事,也聽聽父母工作的事,在溝通中積累情感,縮小代溝?!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愛,孩子是永遠報答不了的,但可以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實實在在的事,作為對父母親情的點滴回報:在父母生日時送上自己自制的賀卡,在作文或日記里寫一封感謝父母的信;幫父母做家務,分擔家務勞動。同時讓學生明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優異成績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積累親情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發揮家庭教育作用

親情教育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去做。如果家長只知道一味地奉獻,而不把自己的辛勞和付出呈現給孩子,教育他們要感恩,尊重父母,孩子也就感受不到家人對他們的關愛,而是把家人對自己的好看作一種理所應當的給予,同時長輩的溺愛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漠視他人的幫助和關懷,變得自私自利。

家長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與父母的交往常常變得疏遠和沖突。家長要盡可能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更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若發現問題,及時疏導?,F在很多孩子都缺少與父母的交流,尤其是農村的初中生,好多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偶爾通過電話短短地聊幾句,無非就是學習成績如何,錢夠不夠花。在農村中學任教這幾年,我發現部分留守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易自卑、任性、難溝通。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成長的重要過程中,上演角色缺失。金錢換不來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它也遠遠不如一個孩子健全的人格重要!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尊重長輩,可是,他們自己又是否做到了孝敬老人,有一個積極的生活習慣呢?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家長,他自己天天出去搓麻賭博,回家就訓斥孩子不好好學習,試想,這樣的家長能教育出好孩子嗎?家長最好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學習,這種方式不僅能激勵孩子學習,也能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父母,更要孝敬自己的長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自己的孩子,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四、結語

親情是維系家庭的紐帶,又是社會人際交往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期基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币虼?,親情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石。如果親情這一紐帶松馳了、折斷了,勢必瓦解社會的人性基礎,道德風尚。阻礙社會的健康發展。高校政治教育應把以人為本的親情教育融進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總體工程。發揚尚人倫,重親情的民族傳統,不斷提升公民素質的道德保障;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聯合的教育網絡,營造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彼此相親相愛的社會氛圍,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親情關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麗平.《尋夢環游記》對青少年家庭親情教育的啟示[J].聲屏世界,2018(07):35-36.

[2]潘志平.學校親情教育的行動路徑[J].中國德育,2017(23):70-72.

猜你喜歡
初中教育班級管理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對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看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