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

2018-12-26 12:33何孝芬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學科素養高中地理素質教育

何孝芬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對高中生進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地理素養是指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自身對地理內容的看法和理解,總結出獨具特色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從而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自覺地在生活中應用地理,促進個人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學科素養;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體系的構建可為教師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提供科學指導及示范性的教學操作策略,對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

一、核心素養和地理核心素養的含義

有效構建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前提在于全面了解核心素養的含義。21世紀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率先提出了“核心素養”的結構模型,具體針對21世紀應培養學生具備哪些核心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的問題。通過多學科整合歸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提出了“能互動地使用工具”、“能在異質社群中進行互動”以及“能自律自主地行動”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在此之后,諸如中國、美國、日本等在內的許多國家(或地區)也紛紛開始了構建核心素養體系的研究,并據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課程改革,均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現階段,國內外尚未就地理核心素養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但其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復合概念是無可否認的。地理核心素養通常包括地理人文素養、地理科學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等內容。人文地理知識、地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為地理人文素養的主要內容;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及意識為地理科學素養的主要內容;地理技術知識、地理技術能力和地理技術觀點為地理技術素養的主要內容。培養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關鍵在于教師需對以上所列出的地理核心素養內容加以全面掌握。

二、構建高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方法

借鑒有關地理教育專家、學者和地理教師的觀點,認真分析核心素養的含義、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地理學科特點,并在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我國高中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應該為:學生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地理知識與基本技能,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和品格,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正確的世界觀,并形成既基于地理學科、又高于地理學科的健全人格。

1.做好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

高中學生應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

(1)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識。獲取宇宙環境、地球運動、月球運動及地球各圈層的基礎知識,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地域分異規律。(2)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識。獲取人口變化、城市與城市化、三大產業和人地關系等基礎知識。(3)區域地理方面的知識。掌握認識區域特征的方法,學會歸納區域特征,比較區域差異,認識區域地理環境特征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及人類需合理開發和利用地理環境。

上述知識是相互聯系的,高中學生應重視構建地理認知結構,以“人地關系”為主線,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高中學生還需要關注生活,關注熱點問題,從自身生活體驗及鄉土地理知識人手,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闡釋和評價當今社會熱點問題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教師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將知識的銜接處理得恰到好處,符合高中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能力,不盲目加深難度增加學生課業負擔。通過地理教學,應使學生學會從地理學科本身的內在邏輯人手,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分析說明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注重與其他學科(如語、數、理、化、生、政、史)間的滲透,厘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2.引導學生掌握地理學科科學方法和基礎的學習技能。

科學方法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中所運用的各種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系統方法、信息方法、綜合分析法、歸納演繹法和反饋控制法等,這些科學方法都是從各門具體科學的特殊方法中概括出來的共同方法。

高中學生地理學習過程與方法貫穿于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全過程。地理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突出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探索研究學習地理過程中尋找、總結、感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于地理學科、又高于地理學科的科學方法。

3.培養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感受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家鄉環境與發展特點,從地理的視角認識和欣賞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增進學生對地理環境的理解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地理審美情趣,進而提升學生的生活品位和精神體驗層次,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國際理解能力和全球意識等。

教師在教書的同時還要注意育人。地理教師首先要對地理教育的內容有透徹的了解,明確地理學科的育人價值,并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打動學生和感染學生。提高學生審美品質,強化學生良好的人格教育,規范學生的道德行為,使學生將做人的道理有機地融入自身的日常生活與行為中,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緊密相連,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體,人與自然應共生、共存,要謀求人地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小瑞.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研究[D].魯東大學,2017.

[2]吳欣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猜你喜歡
學科素養高中地理素質教育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