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實踐教學對高校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的啟示
——以陽光學院服務鄉村振興藝術實踐教學為例

2019-01-06 17:25鄭凱明宋海霞
福建茶葉 2019年7期
關鍵詞:果蔬第二課堂應用型

鄭凱明,宋海霞

(陽光學院設計學院,福建福州 350015)

1 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教學在藝術人才培養中的意義與作用

1.1 實踐教學在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中的意義

藝術人才應主動引領社會藝術文化的發展方向而不應只是適應社會。培養應用型的藝術類人才時時代賦予的職責。這要求高校在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需要突出實踐性、藝術性以及創新的特征,注重能力培養的協調發展,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的中心,以引導應用型人才的素質強化為目標。在市場需求量大的情況下,藝術類專業只有不斷地對教學模式創新,增強實踐操作能力。實踐來源于理論,只有在學會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提升對學科的認知。藝術專業的特點決定了藝術專業的學生都相對具有一定程度的創造能力,而創造能力又需要基于實踐中的練就。例如美術專業的學生需要進行設計制作或者繪畫創作,音樂專業的學生要進行音樂表演或者音樂創作,舞蹈專業的學生要進行創造性表演,這些都體現了藝術人才創造性,專業技能強的特點。因此,在藝術課程教學中,必須重視實踐性教學,多開設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利用社會實踐平臺,進行專業實訓實操。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做到藝術與實踐結合,最終提升學生就業能力。

1.2 實踐教學在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實踐活動的創新基礎和應用作用培養是藝術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創新方面要教育創新觀念創新和理論創新的新型創新模式。擴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范圍和教師的教育培訓范疇,積極加入實踐活動的創新模式。發揮創新的最大效果,增強培養工作能力相對缺乏的創新性社會實踐范疇,關于藝術生的創新能力要增強崗位能力的適應能力和應用能力。切實落實、實踐教學、實踐創新、實踐活動的模式體系,加大關于創新性應用型高校藝術人才的高素質培養。教育事業是全社會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型人才的建設體系是現代化社會創新的主要矛盾,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社會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增項學術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相互結合。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的整體素質,增長學生實干效果是為中國偉大復興建設的重要貢獻。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進一步推進一二三課堂的相互融通,有利于進一步將社會實踐貫穿到應用型人才培養全過程,對進一步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 陽光學院藝術系實踐教學的主要類型

2.1 服務鄉村振興項目引導教學實踐技能訓練體系

陽光學院藝術系以嚴謹的治學態度、清晰的建設思路與完善的創新方法,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之路,堅持以實踐知識為起點,構建“專業+服務鄉村振興實踐+師生”、“學校+鄉村+項目”等融教、學、做于一體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讓學生們的職業技能、團隊意識和就業能力在過程中得到快速提升。在傳統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實施創新、創業和創造即“三創”培養計劃,打造與行業接軌的應用型人才養成體系。通過層級化、多元化的專業實踐平臺,向學生提供豐富多樣且緊貼前沿的實踐課程。課程體系注重結合當下國家發展熱點,教學環節以學科競賽為驅動,接助推動鄉村振興的社會實踐平臺,突出實踐教學,強化創新能力,旨在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所需要的具有完備人格、寬厚基礎、創新精神及競爭優勢,能在美術教育、研究、設計、生產和管理單位從事藝術教學、設計、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我校師生多次參與地方政府的委托項目,服務鄉村振興,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積極服務鄉村文化藝術建設。緊緊圍繞“夯實基礎、一專多能、適應社會、重在素質”的人才培養方針,在強化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引入“項目引導教學”、“以賽代練”等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可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專業技能的同時,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以社會實踐和模擬實訓為主的實踐教學能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型人才。將實踐教學與師生體察社情民情結合起來,利用實踐教學培育師生家國情懷,增強師生關心體察和服務社會發展的信心和能力,與服務鄉村文化發展結合起來增強實踐教學的社會服務能力和影響力。

2.2 基于服務鄉村振興的第二課堂藝術實踐技能拓展體系

在服務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第二課在人才培養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和具體特殊的才能培訓,學生在第二課的思想癥結上面要首先思考到第一和第二課的基礎設施的獨特優勢。在思想上觀念上要摒棄第一及第二課之間的距離差距,實踐操作層面緊貼合理規劃課題計劃和、培養計劃以及培育方案的擴展建設。建設特殊培養條件的學分替代政策,擴展實施教育實踐在校園文化中的和諧因素,構建穩定和諧有思想有目標的文化建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培育不僅在國家民族文化的宣傳,對于自我院校的提升和國家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助力鄉村振興的暑期社會實踐模式,是建設構建第一和第二課堂人才的基礎因素。兩個課堂的高校建設在“兩張皮”的癥結上面不僅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也揮霍了教育資源。這使得高校人才的計劃無法有效的按照計劃意圖實施,導致無法培養有效的高素質人才的基本問題。在高校的教師團隊的考核和測評問題上,要切實落實教學測評、考核制度及教師管理的基礎團隊問題上嚴抓嚴管。加強教師與學生和課堂之間的溝通橋梁,優化教師團隊就是為學校的血液里輸出優質的血小板,也是代表能否培養出優質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關鍵問題。

鄉村高素質人才建設科學化水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體系,高校的課堂體系建設是要在學分制和已經在他校推廣的有效政策學習到自我建設的體系上,要從宏觀和微觀上提升教師和學生對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及科學化管理水平的擴展體系。

將指導鄉村振興工作的課堂教師隊伍得專業性和高素質相結合,逐步提高建設性改進。不斷探索高等教育的高校建設素質體系,摸索符合現代化大學生發展的特點和第二課的管理規律。切實推行實施學分畢業制度的特點和調研的科學論證,第二課堂的學分績點要根據年級特點的不同來切實推行學分模塊劃分、申請和認證體系、考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對學生參加第二課堂教學評價更加科學有效。

第二課堂師資隊伍建設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特別是對于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上,除了科學化設置的教育教學模塊還要培養高質量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離不開正規化的專業化和志華素質體現建設的高校教育隊伍的擴展。關于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國畫中各大高校的人才隊伍建設不難看出,擁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體系才可以培養出雙高體系的大學生。高校的建設保障和第二課堂的師資隊伍的激勵措施是體系建設的重要保障,評優獎勵、晉升和工作認定的方式是對校內師資共建和專職于兼職相互結合的專業教師團學習的工作人員互補等方法。

陽光學院以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探尋“鄉土”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改革,課程不局限于校內課堂,致力于打造高校與實踐平臺的交互式課堂,以社會實踐為載體實現鄉村振興,針對不同專業的教學和實踐地點的實踐,結合藝術專業的自身特點和優勢,扎根生活、深入基層在實踐過程中開展多元化社會服務形式,這是藝術實踐技能的第二課堂拓展體系。

2.3 雙課堂齊聯動的綜合素質提升體系

第二堂課的建設是第一堂體系建設的整體提升,為創新實踐能力的加強和鄉村服務振興增加了廣闊空間。

在第二堂課的素質建設中要比第一堂課有有效的延伸以及補充擴展,加深了課堂知識和實踐理論的理解運用。在服務鄉村振興中不僅刻度了第一堂課的知識滯后的主要矛盾外,還體現了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環境的需要。整合知識的基礎理論是反饋實踐主要理論,整理學習完成了知情意行這一過程的認知行為,進而完善了整體知識結構。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暑期社會實踐是第二課堂的具體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提高解決問題能力,也提升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課堂理論知識要與社會實踐之間緊密貼合,主要側重于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自我體驗感的增加。通過社會的實踐培養不僅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也加深了學生對社會的理解以及學生自我的責任感。

社會實踐的推廣振興鄉村,助推鄉村發展,充分地展示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面貌。學生開展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能找到創新實踐的方向,推動美麗鄉村發展。社會實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塑造青年學生精神高地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藝術系專業優勢,拓寬思政教育第一課堂,持續多年深入開展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社會實踐工作,服務社會,奉獻基層,強化了實踐育人滲透能力,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3 服務鄉村振興藝術實踐教學對人才培養的幾點啟示

3.1 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技能訓練打通教與學

根據中共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大學生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大中學生暑期實踐制度,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服務。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實踐育人系列論述中也強調要

指引當代青年要“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敝敢髮W生堅持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堅持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正常成長方向。同時引導學生要在公益實踐中成長。必須使課堂教學與現場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而服務鄉村振興的暑期社會實踐是打通教學與學習實踐的大平臺,讓學生在學好原理和理論之后必須再在社會實踐中得以實操。通過結合課堂所教授的和社會實踐所做的,使得整個教學環節充滿活動和動力。當學生親自動手完成任務時,他們會知道已發生了什么,所出現了什么問題。學生們開始發現他們的知識不夠用了。他們努力將他們所學的一點知識用在實踐中,然后,他們就成為非常謙虛好學的人。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新時代,為了大力培養能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鄉村建設人才,主們要大力推進鄉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髙度重重視理論教學與鄉村社會實地實習實踐的高度有相結合。以赴屏南廣場舞開發與培訓項目與北乾村墻繪策劃與指導項目為例,實踐隊學生為將舞蹈與果蔬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從場景、服裝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學習各地廣場舞表演藝術并將其與仕洋村當地果蔬文化特色相結合,之后進行廣場舞舞蹈的藝術編排,通過不斷地練習動作,調整隊型,最終打造出一支以“果蔬文化”為主題的舞蹈隊,將其發展成當地旅游特色看點將舞蹈與果蔬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學生不斷創新,嘗試了在田邊進行舞蹈視頻的拍攝,并用當地新鮮果蔬進行舞臺布景,把“果蔬文化”的主題與舞蹈藝術在場景、服裝等方面的點綴有機結合,讓舞蹈具有當地特色,打造了一支屬于仕洋村的舞蹈隊。而北乾村墻繪策劃與指導項目實踐隊,通過專業繪畫將北墘的傳統文化全部印躍于墻上這次我們的漫畫墻項目,這幅壁畫濃縮了北墘黃酒文化的精華,為北墘村又添加了一道亮麗的文化標志,只要有游客來到北墘都能夠通過這幅壁畫感受到北墘的黃酒文化底蘊,實踐隊的作品卻最直接最實在的為整個村子帶來了很重要的意義。為整個村子的文化建設帶來了重要的變化,這是我們整個隊伍的一個項目。

3.2 服務鄉村振興實踐推動職業技能拓展貫通理與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是進步的起點,更是成長的試金石。當代大學生們在參與筑夢支教、積極服務他人、無私奉獻社會的同時也提高了個人的能力、磨練著自己的意志、蕩滌著自己的心靈。以陽光學院藝術系赴屏南縣富竹村“陽光·筑夢”支教項目為例,將藝術走進校園,美育傳入萬家。音樂支教組成員所制定的合唱訓練課程將自己的專業融入當地戲曲音樂元素,極具當地民俗特色。支教過程中,能根據支教對象的音樂素養層次分層梯度教學。支教課程所安排音樂素養課程,如節奏,節拍,音準訓練等都是大學所教授過的課程,到達學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學方法上能通過游戲互動的方式對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廣場舞支教組則根據教授對象不同年齡層的肢體協調性量身編創舞蹈動作。街舞支教組對上課學生進行形體矯正訓練,并根據學生的興趣需求教授較為簡單輕松的流行舞蹈,將舞蹈動作和動感的音樂結合,用短時間讓小朋友們感受到街舞的活力四射。每項支教項目都很好地體現藝術專業學生深度將理論與技能在實踐中的融會貫通。學生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檢驗了對基礎知識掌握、思維方式、實踐能力,能嫻熟運用專業特長解決專業實踐領域的實際問題,提升自身實踐創新能力。

3.3 服務鄉村振興推進學生綜合藝術素質提升

以陽光學院“筑夢紅色之旅”鄉村振興精準扶貧——陽光學院助力屏南仕洋村果蔬文化小鎮建設為例,運用“陽光模式”照耀鄉村技術、文化、智力之光。通過“以果蔬文化為特色鄉土文化,果蔬文化旅游開發為發展途徑,創建果蔬文化特色小鎮為發展目標”的仕洋村發展戰略,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在陽光學院與屏南縣人民政府開展政校合作共建簽約儀式上探討了如何把美術學專業帶入當地的建設,結合當地需要和美術學科的設置,建立基地?,F有資源合理利用有效對接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美術學專業學生正借助此次社會實踐平臺來檢驗專業水準。通過實地測量畫墻,結合仕洋村的特色果蔬,運用專業知識設計、制作畫稿,突出顯示、宣傳仕洋果蔬文化。繪制完成了代表仕洋果蔬特色故事的漫畫墻。此次社會實踐的成果--果蔬文化漫畫墻,成為了仕洋村的果蔬文化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學生充分運用所學知識投身社會實踐,不僅專業技能在實踐平臺中得以發揮運用,還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在提升鄉村文化內涵、擴大鄉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提高鄉村“造血”的功能,推動當地產業經濟發展,為建設新福建貢獻青春和力量。

猜你喜歡
果蔬第二課堂應用型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應用型本科層次大學生網絡在線學習策略及實踐
01—02合刊
第二課堂
果蔬PARTY
出行方式大集合——創意果蔬組合
晉江“四點鐘學?!?孩子們的第二課堂
應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紛享銷客:應用型公司生態夢
果蔬的暢想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