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現狀調查分析

2019-01-06 03:37沈晗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9年9期

沈晗

摘? 要:混齡自主角色游戲要求幼兒從游戲的準備到游戲后的交流與分享幼兒都應自主參與。文章以武漢市一所已經開展混齡自主角色游戲的幼兒園為例,從游戲主題、游戲材料、游戲內容、空間自主創設、游戲玩伴等維度,以點觸面地了解武漢市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的現狀,并引發了促進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相關策略的思考。

關鍵詞:混齡自主角色游戲;幼兒自主性現狀;思考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7-0121-03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混齡自主角色游戲是指3-6歲幼兒在自主選擇游戲玩伴、自主選擇游戲材料、自主選擇游戲場地、自主選擇游戲主題和游戲情節后進行的角色游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師要珍視游戲和生活對于幼兒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督逃筷P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鍛煉幼兒強健的體魄,激發探究欲望與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培養積極的交往與合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主要形式,為了更好地開展游戲活動,同時結合混齡自主角色游戲開展的實際情況,了解幼兒混齡自主角色游戲的現狀,為進一步推進幼兒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幼兒的自主性發展提供現實依據。

二、調查內容

本次關于幼兒園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現狀的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主題的自主選擇情況。

2.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材料和內容自主選擇的情況。

3.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空間自主創設的情況。

4.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玩伴的自主選擇情況。

三、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武漢市一所已經開展混齡自主角色游戲的幼兒園為對象,對園內52名教職工進行問卷調查;同時進行現場詳細、持續地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主題的自主選擇情況。

(1)幼兒在游戲主題的選擇部分自主水平低下,絕大多數為師幼共同創設。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幼兒在選擇游戲主題時由教師選擇游戲主題占約20%。調查得知,關于游戲主題例如娃娃家、寶寶醫院、銀行等都是教師提前預設好的,而在這些主題的預設教師是根據自身對于幼兒的經驗的了解,如主題談話“我想玩的區域主題”以及教師對于幼兒平時游戲興趣的觀察與了解;同時在后期跟孩子們一起討論決定區角內容。

(2)游戲主題的選擇中雖然幼兒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仍以教師占主導。給予幼兒的游戲的自主性不夠。游戲是自主和快樂的,沒有自主的游戲是稱不上完全意義上的游戲的。

(3)幼兒在游戲主題的自主選擇在游戲中是沒有顯現的。

2.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材料和內容自主選擇的情況。

(1)在游戲材料自主選擇上,教師安排主導的占比達50%,幼兒自主選擇和主導占比50%,因此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中,幼兒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這種自主性不夠完全。

(2)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幼兒偏重于形象玩具、娛樂玩具、自制玩具,其中對于低結構玩具的使用比重偏少,對于提供的游戲材料是否合理有待商榷。

游戲材料對于游戲的開展和進行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適宜的游戲材料可以推動游戲情節的開展和豐富游戲內容;反之,不恰當的游戲材料則會影響游戲的進行,起到阻礙的作用。游戲是自主的,因此對于游戲材料的選擇也應該是自主的。

3.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空間自主創設的情況。游戲空間是指對空間設計和安排以及一定的游戲設備和材料的提供而形成的一種有結構的游戲環境。

(1)幼兒在游戲中空間中自主選擇占比0%,60%是幼兒占主導,教師對于幼兒游戲空間的自主還存在干預。

(2)教師創設游戲空間時,依據地理位置因勢利導占比85%,安全性占比15%,對于教師方便觀察與指導沒有設想過。

(3)教師創設游戲空間時,安全應該是第一考慮的因素,然后是地理位置以及便于幼兒的觀察。

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游戲應該是幼兒自主選擇場地、設計和安排游戲內容及材料。

4.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玩伴的自主選擇情況。

通過表7數據顯示: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游戲玩伴自主選擇以幼兒自己選擇為主,占比95%,極少數是由教師安排。通過觀察發現,教師安排的主要是以小班幼兒為主。

五、由調查想到的思考和對策

1.幼兒游戲中要保證幼兒的自主性。首先,幼兒園及教師要認識到自主與快樂是游戲的兩大本質,沒有自主的游戲是“假游戲”。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得出幼兒園在推進混齡角色游戲中要從材料的投放、游戲空間的創設等中應該給予幼兒更大的自主,讓幼兒自主去選擇游戲材料、選擇游戲地點、選擇游戲主題和情節,這樣的游戲才會讓幼兒體會到快樂與自主,讓自主深入到幼兒的行為和思想當中;其次,為了保證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幼兒的自主性,要做好三個自主。

(1)游戲前幼兒游戲計劃的自主制定。幼兒在游戲前應該跟身邊的同伴進行交流討論,通過繪畫、氣泡圖等進行制定出自己想要玩的游戲主題、情節以及內容、游戲材料、游戲玩伴等。

(2)游戲中游戲材料、游戲場地、游戲空間等的自主選擇與創設。做游戲時,教師要支持幼兒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游戲材料、玩游戲的場地;對于空間的創設,無論是立體、平面等都要給予支持和理解。在幼兒游戲中,教師在幼兒的游戲中需要進行觀察和記錄。

(3)游戲后交流與分享的自主。游戲后,交流與分享的主題、內容以及講述的人應該以幼兒為主體。教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等利用圖片、視頻、游戲成果等媒介引導幼兒分享游戲中的興趣點、矛盾點、沖突點、忽略點、閃光點等,在交流中共同豐富游戲經驗,提升幼兒的自主游戲水平。

2.教師在幼兒游戲中要做幼兒有力的支持者。首先,幼兒在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是自主的,并不意味著老師就無所事事了。游戲中教師放手讓孩子自主游戲,同時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游戲中要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讀懂游戲行為背后的原因,并給予適宜的介入和指導,幫助幼兒游戲經驗的豐富和游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在幼兒混齡自主角色游戲中,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并不是割裂的,教師需要觀察幼兒游戲,做幼兒游戲中有力的支持者。其次,為了保證教師在幼兒游戲中能夠作為支持者,幼兒園及教師也要做到三個自主。

(1)自主學習。教師要能夠讀懂幼兒的游戲行為、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引導幼兒游戲的自主成長,這些都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這就需要教師在工作、生活中利用網絡、培訓、書籍等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成長。

(2)自主觀察。觀察在先,支持在后。教師要在觀察理解幼兒游戲行為、游戲語言等的基礎上來做出適宜的支持策略和方法。只有讀懂幼兒,才能“對癥下藥”。

(3)自主教研。教師在觀察分析幼兒游戲行為時,不是每一次都能夠理論聯系實際,讀懂幼兒行為。因此,教師在做好觀察記錄的過程中也要因時因地的進行研討,及時解決困惑,提升經驗。

3.園所在課程文化中要滲透自主性的教育理念。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需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去習得和養成,這就需要幼兒園在人文和物質環境中都給予幼兒適宜的自主性。如在生活活動中允許幼兒自主打餐、自主飲水、自主如廁等;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主選擇區域內容,自主進行區域游戲,在這些自主活動中讓幼兒將自主性融入生活學習習慣當中,自主成自然,游戲中幼兒就會更自主。

參考文獻:

[1] 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08.

[2] 邱學青.學前兒童游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3] 朱若華.幼兒園活動區材料投放方式與兒童行為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4] 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胡江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