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初探

2019-01-12 18:03喬俊琴
魅力中國 2019年8期
關鍵詞:創設意識情境

喬俊琴

(河北省張家口經開區姚家房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參與,共同研討的教學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這是我們每個教學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標。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我們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問題呢,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問、敢問、善問、樂問、形成問題意識呢?下面結合本人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想問

學生的問題意識源于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好奇心以及對事理的探究。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取舍標準。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時,首先要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想方設法去創設各種不同的、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進而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實事例、自制動畫教學課件、根據情境圖編數學小故事、精彩的談話引入、激疑設疑等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巧妙運用,教和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認識分數》一課時,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淘氣和笑笑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自制動畫課件演示)你愿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由分實物入手,讓學生在平均分得不到“整個”的時候,感受到用學過的數已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從而提出“能不能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的問題,并請學生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半”,學生情緒高漲,勇于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二分之一,教師在學生的需求特別強烈時,結合學習內容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探究是積極的、主動的,從而獲得極佳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敢問

小學生在課堂上往往不敢提問,害怕提問不好被老師、同學譏笑,或是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提什么問題,久而久之,在課堂上學生就不愿意提問題。因此教學中,創設民主、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從他們的視角看問題,積極地建立一種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關系。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一種親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們感到老師是最可信賴的。當學生提問題時,教師贊許的目光和專注的神情,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是非常重視的,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對培養和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問題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即使有些同學的問題不能提到點子上、關鍵處,教師也應該以鼓勵為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激發他們質疑問難的熱情。實踐證明,只有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人的思維才會不斷被激活,才能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只有在民主、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真正樹立起“敢問”的信心。

三、教給方法,培養提問能力,讓學生善問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是前提,會學才是最終目的。學生想問、敢問,更應該會問、善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提問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問什么”、“怎么問”,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學會提問?!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探索和創新的源頭。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學習好的學生”。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對學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表揚他善于思考,贊揚他質疑問難的精神;對于想不出正確答案的問題,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從網上查找資料,從社會中學習。

總之,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會促進學生主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拓展思維,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創設意識情境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