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素養

2019-01-12 18:03凌立改
魅力中國 2019年8期
關鍵詞:教師應人文教材

凌立改

(河北省安新小學,河北 安新 071600)

人文素養的靈魂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這就是“人文精神”[1]。在物質文明相對發達的今天,人們精神領域內涵的匱乏格外的顯眼。教育提高和注重的不僅是人的能力,還有人的素質,因此我國的教育強調加強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但是人文素養的培養不是由一個學科就可以包攬和承載的,數學同樣需要和人文相結合,因為缺乏科學和人文任何一種的教育都不是健全的教育,所以人文素養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就是指將人文知識或人文精神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在數學知識中彰顯其魅力,避免人們錯誤地認為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里想象出來的“自由創造物”。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實踐

(一)創設以人為本的課堂氛圍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需要關注學生的人格主體,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并注重改善師生關系。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氛圍,讓人文素養教育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2]。為了讓教育獲得成功,教師要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與尊重的關系,注意改善教學氛圍,尤其是要創設良好的課堂人文環境,在教學中體現出寬容、信任、理解、平等和民主等人文因素,在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會感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為了讓課堂上充滿人文因素,教師必須盡快樹立起學生的主體觀,既要熱愛每個學生,還要具備一定的親和力,注重讓學生養成健康的身心,在愉快的氛圍下,讓學生的心理與學習狀態都處于最佳的水平。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有的學生具備較強的表現力,但是不太遵守課堂常規,這是他們創造性的體現,需要予以保護,并努力挖掘這些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其敢于表達自身觀點,能夠在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下積極發言。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多采用激勵的手段,對學生行為持非批判的態度,不能貶抑學生,特別是有的學生缺乏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師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逐步深入學生內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感受學生真實的思想情感。唯有如此,教師所創設的課堂情境氛圍才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理念,為構建人文數學課堂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打破傳統教學方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

由實際課堂教學情況可知,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通常都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不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課堂上以自己為主導,學生只能被動聽,不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互動和探索的機會。其實,教學需要讓學生從做中學,由此加深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與體驗,逐步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數學教學中采用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牢固掌握測量、圖形與幾何、概率與統計等知識,不僅輕松理解了抽象的數學知識,也在學生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并有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觀察與實踐的機會,通過讓學生參與猜測、計算、推理和驗證等過程,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3]。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活動,更多地進行合作與交流,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這樣掌握的知識才能為己所用。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集體討論、小組學習和實踐操作等,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真正體現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將學生合理分為多個小組,并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完成,自主思考與解決問題,而教師要在一旁觀察,及時提供指導,小組學習結束后分別匯報最終學習成果,由教師負責講評。

(三)對教材人文內涵的挖掘

教科書并非圣經,僅僅是一種教學材料,并不是所有真理的載體,但很多內容是被塑造和挑選過的,學生能從中獲取部分客觀知識與真理。因此,教師應重視對教科書的分析,對其中缺少的內容可以和學生共同進行填補,一起對教材進行挖掘,這樣才能使原本靜的教材活起來。這需要師生都要將人文素養的作用體現出來,教材內的暗含意義才會得以深化與靈活展現,特別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對教材的挖掘和拓展,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而對教材的挖掘需要師生一起進行,真正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在數學教材里含有大量的人文因素,教師應注重發掘里面的人文資源,以此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人文教育,讓學生的人文素養與人文精神都能逐步獲得提升。例如,在《大數的認識——1億有多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直接要求學生:“每年我國會使用四百六十億雙一次性筷子,生產這些一次性筷子所砍伐的樹木超過了二千五百萬棵,請你們將這些數寫下來?!蓖ㄟ^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對大數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滲透了對學生良好人文素養的培養,師生一起開發教材中的問題,在面對以上大數時,也意識到人們的盲目蠻干,學生會因此受到啟發。教師應結合這個問題,采取講故事、設情境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讓他們明白必須從自己做起,不能浪費,保護有限資源,增強環保意識,促使學生今后為綠化環境主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把握數學人文力量,文理結合促發展

其實,數學知識里面隱藏著無窮無盡的人文力量,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將其中的人文內涵挖掘出來,把語文、歷史、藝術等內容和數學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加強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的聯系[4]。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數學人文力量的感悟,并受到濃厚數學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圓的認識》的教學中,教材中有很多古代對圓的描述,這些都體現了圓的文化內涵,學生在了解中國結和圓形剪紙時,既感受到了圓的魅力,也見識了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而在《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建筑學相關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園林、橋梁等名勝古跡,讓學生從中領略到數學幾何圖形的魅力,并主動探究其性質,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一來,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大量應用圖形與幾何的例子,體會到了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逐步提升了對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有效開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學生的個性和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加強溝通,注重課堂評價,播撒人文關懷

教學期間的教與學是相互作用的過程,會雙向進行,教師不能在教學中唱獨角戲,需要與學生加強互動。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培養的意義,要在教學中體現出人文性,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在有效互動下促使每個學生都全身心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主動分析與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既要積極地與他人進行溝通,還要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課堂上多發言、多討論,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才會獲得發展[5]。此外,教師要在教學中即時作出評價,這對學生學習的水平與情感影響很大。就教學中的即時評價來說,主要是指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態度、方法、過程和效果等做出即興點評,這需要結合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進行,以反映出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無論學生回答是否正確,都要以鼓勵為主,不能直接否定學生,否則將嚴重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說:“你真棒,你回答得非常正確?!边€要注意豐富評價語言,在給出評價時應考慮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情感上鼓勵學生,信任學生,并對學生說:“你回答得很好,表明你將以前的知識學得很扎實?!薄澳愕乃悸泛懿诲e,不過你可以試試這種方法?!薄斑@位同學回答很出色,你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嗎?”教師通過使用這一系列的評價語,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幫助學生建立了學習的信心,使其今后會更加努力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總之,學生不但要在數學課堂上獲取知識,鍛煉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需積累很多的數學文化,逐步加深對人生的感悟。教師應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既要為學生傳授數學基礎知識,也要注意對人文素養教育的滲透,在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真正達到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猜你喜歡
教師應人文教材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本素質”
教師應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人文社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