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現狀分析

2019-01-30 02:25王賽方韻詩
智富時代 2019年12期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逆全球化服務貿易

王賽 方韻詩

【摘 要】逆全球化的實質源于主要發達國家意圖推動全球經濟資源要素體系再分配平衡的動機。在逆全球化的形勢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迎來了新的發展局面。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一向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文旨在研究逆全球化下國內外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現狀,并進行總結。

【關鍵詞】逆全球化;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服務貿易

一、國內發展現狀

在高等教育服務貿易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國內學者對于其研究大致分為四個層面。

第一,解讀教育服務貿易的內涵、規則和政策。2017年唐海濤從多邊視角的角度對于教育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進行了探討,提出法律壁壘是國家主權下政府產生的政策行動而導致的,并分析法律壁壘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群體的利益分歧、公立與私立教育不同提供者的分歧以及WTO成員之間對于質量保證和認證的分歧而導致的,最后提出對于多邊貿易體系框架、現有規則等需進一步的規范,成員國之間對于教育服務貿易規則的法律制定要進一步加強。

第二,分析現狀,提出問題和解決措施。張國軍(2014)回顧了我國教育境外消費的發展歷史,從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兩方面來分析我國教育發展現狀。根據在境外的消費情況,李聯明、陳云棠(2004)歸納出國際學生流向的六個影響因素。同年,兩人另外從教育貿易中的流入流出不均衡方面、學生所選專業學科不平衡方面、研究生所占比例太高以及收取學費不合理四個方面分析并提出我國留學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和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并吸取他國先進經驗總結。金牛(2016)根據美國舉例,對四種貿易指數進行分析,從而分析中國與印度教育境外消費的競爭力水平,提出我國需要學習印度的經驗,從經濟貿易政策以及經濟結構入手,從而加強我國的綜合競爭力。王建梁等人(2015)對加拿大教育方面的國際現狀以及經濟效益進行分析,提出對境外消費的重視能夠為本國經濟帶來巨大利益,我國應該在注重國際文化政治的同時,也重視教育輸出額對我國帶來的效益。

第四,對教育服務貿易的不同影響要素進行剖析。李宏、何穆彬(2012)主要根據生產要素、需求要素、組織效率以及制度政策四個因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關產業以及支持性產業也會對教育服務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盧永紅等(2011)從相對優勢和相對劣勢兩方面對現今中國教育服務貿易情況進行探討,建議從三個方面來提升我國教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即充分發揮我國教育產業成本優勢以及比較優勢,增強我國教育服務產業的競爭力,打造屬于我國的品牌優勢。張亞等(2006)除了從生產、需求要素、組織效率方面,也從文化、政策以及歷史傳統方面分析了影響我國教育產業競爭優勢的因素。

二、國外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對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三種理論:(1)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理論。1871年,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發表了著名論著《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在其論著中首次提出“比較優勢理論”,核心思想概括來說就是“兩優相較取其重,兩劣相較取其輕”,一國應專門生產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并通過國際貿易換取其比較劣勢產品。(2)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自由市場理論。這一理論主張在全球范圍內推行自由貿易,各國之間應盡量消除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壁壘,努力取消對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國際化發展限制性的法律法規。(3)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公共選擇理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是可由政府和社會力量提供的公共物品,而納稅人可以通過納稅來支付自己所消費的公共物品,也即消費者為接受的高等教育自己買單。

國外學者在競爭優勢和國際競爭力研究方面成果豐碩。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提出絕對利益概念,強調較低的生產成本可以提高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比較利益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國家間的競爭。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引入創新概念,構建出動態與不斷進化的競爭論點。二戰后,產業競爭優勢隨著產業內貿易的發展引起普遍關注,1985 年赫爾普曼(Helpman E.)和克魯格曼(P.R.Krugman)出版的《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一書標志著包括產業競爭優勢研究在內的“新貿易理論”的最終形成,競爭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當代國際競爭力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哈佛著名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20 世紀 90 年代,波特從企業、產業競爭優勢出發,擴展到國家競爭優勢,認為國家競爭力意味著國家生產力。波特在《國際競爭優勢》(1990)一書中提出了解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的“鉆石模型”。

三、總結

從國內外高等教育的研究現狀來看,眾多學者對于教育服務貿易及競爭力的研究廣泛,對于《服務貿易總協定》中關于教育服務貿易相關條款的解讀及教育服務貿易理論的研究比較充分。從而得出,目前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存在的問題有:中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貿易市場開發不充分、出口服務在內容上過于單一、高等教育水平質量也有所不足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逆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的趨勢與建議[J]. 劉冷馨 宏觀經濟管理 2019(06)

[2]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研究[J].? 龔婧? 中國商論 2018(24)

[3] 中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問題與對策[J].? 金澤陽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2019(06)

[4] 逆全球化下我國對外開放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 王琰?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9(07)

[5] 我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D].? 林好好? 湘潭大學 2018(06)

作者簡介:王賽(1997—),廣州工商學院學生,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方韻詩(1988—),廣州工商學院教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服務貿易,本文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發展中國家逆全球化服務貿易
“逆全球化”浪潮來襲
TPP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依附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基于貿易轉型背景下的大連服務貿易發展對策研究、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對廣西的影響及對策思考
“逆全球化”的警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