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2019-02-03 09:37柴連周李明珠李瑞群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藥學導圖知識點

柴連周 李明珠 李瑞群

[摘? ? ? ? ? ?要]? 在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法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具有諸多優點。對于高職藥學專業學生而言,在頭腦中進行思維導圖的構想較為復雜。學生在構圖的時候,通常要利用已掌握的各種知識,并對其加以選擇和提煉,找出其中最富有代表性、最核心的內容。但高職藥學專業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要全面性地進行信息提煉和分析存在難度,因而要由教師加以合理指導,借助學生之間合作的形式開展知識的提煉和思考工作,從而繪制出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關? ? 鍵? ?詞]? 思維導圖;有機化學;教學;高職;藥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062-02

有機化學是高職高專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藥學專業一年級學生基礎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育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通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能夠幫助藥學專業學生了解現有藥物的構成、性質、合成方法,為學生二年級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及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有機化學理論基礎。隨著藥學專業的不斷發展和高職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應適應藥學專業注重應用能力培養的需求。但有機化學作為知識結構龐大、內部系統復雜的課程,其內容的枯燥和知識點的難理解可以說是教學中長期存在的難題[1]。一直以來,課程教學的主線是圍繞各種官能團展開的,而有機物類型多樣,有機反應相對復雜,造成了知識點零散的狀況。為了向學生詳細闡釋不同官能團的性質,各類教材列出了大量的知識點和反應式,彼此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和顯著,任課教師只能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加以安排和教學。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有機化學課程內容的復雜化,難以促使藥學專業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鏈。教師可以用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有機化學知識結構的組織水平。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他認為,學習是知識和社會的交流。按照他的觀點,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的單方傳授,而是由學習者在一定的語境和文化背景下,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利用自己的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環境,通過必要的學習材料,在學習中獲得知識[2]。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三點:一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應該積極地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二是教師應當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情境;三是教師在知識建構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但不能忽略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知識建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建構主義包括三個部分: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學習觀強調教師是學生知識建設過程中的協助者和推動者。教師通過設置問題情境,為學生積極參與和獲取知識搭建了橋梁。學生觀則指出,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主體性和創造性是以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積極吸收、加工、改造或排斥學習教育的影響。

在高職有機化學課程設計中,也應遵循上述原則,使化學問題的設置以藥學專業學生原先掌握的知識為基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新舊觀念實現有機融合,使新的知識能夠融入學生現有的認知體系中,從而使深度學習成為可能,加深他們對有機化學理論體系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與他們的學習質量存在密切關聯。因此,在高職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應當強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協助他們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能力。

(二)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這一理論關注人們對知識的注意、感知、編碼、存儲和提取的整個過程。人類對特定領域知識學習的過程,實質上可以說是將信息存儲在自身記憶中的過程。通常而言,若知識存儲時間的相對不充分,所掌握的知識和信息就會在短時間內被遺忘,這就是短期記憶。若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這就需要我們對知識進行相應的編碼,使知識能夠從短期記憶中進入長期記憶。若知識能夠進入長期記憶,就不易產生被遺忘的現象。當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就可以把有關知識在長期記憶中加以提煉和處理。

人類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信息處理和問題解決的過程。在解決有關問題之時,不可避免地將涉及有關信息的提煉以及處理,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而對于有機化學學習而言,復雜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可以說是這門課程的特點[3]。為了使藥學專業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效掌握有機化學知識,教師就應當持續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并運用于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將知識進一步整合到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提升藥學專業學生的學科素養,將新學的知識融入既有的知識結構中,豐富長期記憶中的信息,促成認知的發展。

二、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

(一)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布贊所提出的,它以信息相互關聯的層次化、分類化管理為主題,分步驟建立起有序的、發散的思維圖,指導和記錄人們進行思維的過程[1]。思維導圖借助圖片、色彩等信息協調人們的左腦和右腦功能,表現出體系化、全面性、多種思維方式綜合應用的功能[1]。思維導圖運用關鍵詞、自然曲線等方式描繪思維的作用機制,加強了信息的分類和聯系,從而提高人們對知識的組合和記憶能力。就知識表征能力的角度而言,思維導圖表現的是一種思維過程,是知識和思維過程的圖形化表征。在知識學習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快速了解完整的知識結構,有助于直觀思維的形成,提高知識遷移的效率。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思維導圖容易學習和掌握,教師能給予一定指導,而且思維導圖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學生能夠自行發揮。在使用思維導圖時,使用的工具也較為簡單,只需要用到紙和畫筆而已,而計算機在高校中的應用使得思維導圖的繪制變得更為簡便,現有的多種軟件都可以應用。導圖的末端呈現開放的延續結構,因此可以發揮電腦的多媒體功能,如鏈接實驗演示、注釋、理論說明等,并通過共享的方式進行傳播,運用愈加廣泛。

(二)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

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最初主要用于商業活動,但現在已擴展到教育領域。它在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使用。相較而言,這一工具在我國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相關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物、政治、化學、英語、微積分、數學等方面?,F有研究表明,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展示了自身思維發展的過程。首先,從問題周圍的焦點信息出發,重新識別、重構、嫁接、調動心理能量、產生思考的快感、激活存儲系統、搜索有關信息,在知識之間不斷建立連接點,形成知識體系[2]。此外,在編制思維導圖時,學生要把無關的信息和有助于問題解決的重要信息之間的關系梳理清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提升自學能力。教師也從簡單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習的輔助者和合作者。思維導圖也可以用顏色、圖形、代碼和多維度加以修正,以改善其效果,使其更富有趣味和更具特色。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力和創造力顯著增強。由于思維導圖清晰,學生就能夠在頭腦中方便、快捷、準確地進行信息存儲和訪問。

三、思維導圖在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思維發散式教學

思維導圖強調對核心知識點的提煉,即無論所要學習的知識多么復雜,都要梳理出核心知識點[3]。從這個核心點出發,我們就能夠進行相關思維的發散性學習,而梳理出的核心點就是未來學習的中心,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可以依靠核心知識點繼續進行擴展。而尋找核心知識點通常取決于一定的經驗。通常來說,前后關聯較強的知識點很可能就是核心知識點。

(二)注重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通常而言,在知識的學習中,對于相對復雜的學習內容,雖然我們能夠找到相對集中的知識點,但其他許多知識點如果沒有與之進行結合,容易造成知識分散??偟膩碚f,復雜的學習內容往往有多個知識點,如果我們僅僅重視核心知識點,而沒有有效組織其他知識點,仍然會導致學習的復雜性增強,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因此,在有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同知識點的安排,使其能夠成為一定的知識網絡和系統,使藥學專業的學生更全面、更具體地掌握知識。例如,以炔烴為核心知識點,在梳理其概念、特點及相關化學反應的基礎上,對其他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和提煉,構建起炔烴的知識體系。

(三)不斷完善思維導圖

在教學中,思維導圖的知識需要不斷擴展和增加。因此,思維導圖的繪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它需要根據所學知識的內容不斷加以改變和擴充。此外,思維導圖完成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展開分組交流,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彌補自身的不足,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向,使自己的知識體系得到完善和發展。在有機化學的教學中,教師還應促使學生不斷完善思維導圖,如學習烷烴,了解其相關的定義、特征和化學反應后,在學習烯烴和環烷烴時就可以開展知識的聯想學習。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把新學的知識和原本掌握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持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四)層次分明便于學生記憶

繪制思維導圖的目標是借助提煉復雜知識點的核心概念,簡化復雜知識,并將其呈現在相應的圖中。為了能夠使復雜知識清晰地呈現在思維圖中,首先學生要有清晰的頭腦,對所要學習的復雜知識形成有邏輯聯系的理解,對復雜知識的核心以及復雜知識與其他知識之間的關系具備明確的認知,然后繪制出思維導圖。其次,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整個過程中,也要注意層次性的區分,如主干知識的顏色與分支知識所使用的顏色存在差異,這樣就可以清楚地辨別出思維導圖中知識的重要性程度,從而使知識掌握的過程更加清晰和富有條理。例如在芳香烴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顏色繪制思維導圖,將苯型芳香性物質和非苯型芳香性物質區別開,以便于學生理解記憶。

四、結語

對于高職藥學專業學生而言,在頭腦中進行思維導圖的構想較為復雜。學生在構圖的時候,通常要利用到已掌握的各種知識,并對其加以選擇和提煉,找出其中最富有代表性、最核心的內容。但高職藥學專業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要全面性地進行信息的提煉和分析,存在難度,因而要由教師加以合理指導,借助學生之間合作的形式開展知識的提煉和思考工作,從而繪制出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祝世發,王新兵.“思維導圖”在有機化學中的教學探索[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81-82.

[2]劉茜,張立杰.思維導圖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2):58-60.

[3]任永麗.思維導圖在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青海教育,2014(7):55-56.

◎編輯 武生智

猜你喜歡
藥學導圖知識點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路徑及作用分析
皮膚科藥房開展藥學服務效果觀察
口服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及藥學干預
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中開展臨床藥學服務的作用探討
借助思維導圖,助力學生“逆行”
應用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化學學習力
知識點自測
第6章 一次函數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