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嘗試

2019-02-03 09:37徐紅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思政課程思政

徐紅

[摘? ? ? ? ? ?要]? 為適應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的“課程思政”以及各學科協同一致、合力育人思想的新要求,高職英語教學不能再延續過去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教學模式,而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以滿足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關? ? 鍵? ?詞]? 高職英語教學;教學模式;課程思政;人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44-02

“課程思政”是指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探索實踐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構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和其他各學科協同一致,合力育人,實現“協同效應” 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罢n程思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根據這個教育理念,高職英語課程的目標,不但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思想人文綜合素質。

一、高職英語開展“課程思政”的重要性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會議歷史性地提出,高校思政教育要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實現全程全方位育人。這說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政教育已不應局限于一門學科,或固定于特定的教材與場所,而應同高校教育中的其他專業學科所融合。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即要加強高校的思政教育。

的確,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不斷進步,需要的是全面的、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長期以來,我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偏重語言教學、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問題,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程思政”方針的指導下,高職英語教學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發掘高職英語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在幫助學生完成英語知識積累,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把思想人文素質教育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高職英語課程真正的“育人”,實現和其他學科的“協同效應”。

二、高職英語開展“課程思政”的可行性

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語言教育學科,具備覆蓋面廣、教學時間長的特點。將思政教育融入高職英語課程,更能全面地進行思政教育。另外,語言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可以作為推進“課程思政”人文素質教育的極佳切入點。英語語言學習除了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應用能力,更要促使學習者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樹立求同存異的意識。高職英語教學完全可以扮演一個人文教育的平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高職英語課程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挖掘英語課程中的思政內涵,在立足語言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文化教育,推進人文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從而達成其能力培養與品格塑造。

三、高職英語中開展“課程思政”的做法與嘗試

筆者在襄陽汽車職院教授高職英語課程,我院采用的高職英語教材,是校本教材《新職業英語》。這套教材上下冊各六個單元,學生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對話,課堂側重開展聽說教學。每個單元學習三個對話,兩個是聽力,一個是口語。對話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比如有True love,涉及青年人戀愛交友的;Career Planning,有關學生職業規劃的;New Lifestyles,談論新的生活方式,說的是網購、移動支付、高鐵、共享單車等,學生對這些教學內容頗感興趣,有意愿去學,這為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授課形式比較單一,基本是理論講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失去英語學習動力,而思政教學更無法實現,因此高職英語教學必須尋求創新。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充當引導者、組織者。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出發,精心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英語課程中。通過多種方式,如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課堂活動,通過師生、生生等課堂活動互動討論,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而思政教育也自然地寓于其中。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教師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一些偏頗的思想及時進行討論糾正,“教書育人”就自然地實現了。

在高職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筆者有以下一些做法。

(一)德育為先,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在學習開學第一單元《A Brand New Day 嶄新生活》時,導入新課以后,我拋出以下問題:

What is your major? Why did you choose it?(你的專業是什么?為什么選擇它?)

What things would you like to do during college?(你打算如何度過大學生活?)

學生分小組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并相互討論,教師在此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對一些不恰當的思想及時進行討論、修正。如有的學生認為大學學習過程不重要,只要拿到畢業證就可以。針對這種思想,教師及時利用教材的相關內容,講解大學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同樣重要。教師對學生講明:學習考核也會加重過程性考核的權重,以此促使學生修正錯誤思想,端正學習態度。

(二)挖掘教材中的素材,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教育

在《Truelove真愛》單元的教學中,導入新課環節,面對汽修班的學生(全部是男生),我問到:

What kind of girlfriend do you want to have?(你們想找一個什么樣的女朋友?)

結果,在幾個不同的班級,一開始都有學生大聲說:“想找有錢的,想找富婆?!逼綍r,也會聽到學生說找工作就要找掙錢多的。金錢在生活中確實必不可少,但是,在面臨找愛人這樣的選擇時,是不是要把金錢排在第一位呢?就此,我和學生展開了討論。青春期的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我們在黑板上列出了大家對知心愛人的一些想法,最后,得出結論,希望找到的愛人是:彼此相愛的、品行好的、自立的、勤勞的……通過這次討論,學生開始思考什么是正確的戀愛觀。

現在不少學生沉迷手機,有些甚至上課時也在打游戲,我經常要在課中提醒這些學生?;诖?,在學習《Game Isnt Nothing游戲并非一無是處》單元時,就游戲對他們學習生活的影響,我給出了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

How long do you spend on games a day?(你每天花在游戲上多少時間?)

What kind of games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歡何種游戲?)

Did games make any impact on your normal life?What is it?(游戲對你的正常生活有影響嗎?是些什么影響?)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e reason why games are so fascinating?(你想過游戲為什么這么吸引人嗎?)

學生打開了話匣子,談道:“游戲的畫面、音效很吸引人;打游戲不停地闖關很有成就感,還經常有獎勵……”接著學生的討論,我講述了一個游戲設計師寫的文章,談到游戲設計師通過在游戲設計中植入“沉迷系統”,讓游戲玩家沉迷游戲,難以自拔。我詳細向學生講述了這個“沉迷機制”的構成,看到它對我們時間的蠶食。最后大家認識到:游戲并非洪水猛獸,可以適度地有節制地通過游戲放松,但不可無節制地沉迷,那是在浪費大好青春時光,虛度人生。

(三)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心智成熟

我們這套教材上冊第二單元就是《Know Yourself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高職學生十八九歲,正處在自我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分組反觀自己,討論自己的個性特點(personality),有什么優缺點(strength and weakness);再讓其他學生當鏡子,說說同學眼中的“我”又是怎樣的。這樣二者結合,使學生對自己有充分的自我認知(self-awareness),從而找到自己成長的方向,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

又如在《Teamwork團隊合作》的教學中,開展了競猜游戲,促進學生個體與群體朝一個目標共同探索、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以此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交際策略,教師在其中插入如何在團隊中友好合作以及人際溝通交流的內容(善于傾聽、平和表達自我等),使學生在集體中體驗到與人合作的樂趣,從而提高與人共事相處的能力。

(四)圍繞教材,對學生進行職前準備、職前教育,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例如在學習《Career Planning 職業規劃》單元中,和學生探討:

What careers would I like and be good at?(我最喜歡和擅長什么職業?)

What industries am I most interested in?(我最感興趣的行業是什么?)

What types of jobs will be available in the future?(將來可以找到什么樣的工作?)

What courses should I be taking to position me for success?(為了成功要學習什么課程?)

What work or service experiences will give me exposure and teach me skills I need?(什么工作和服務經歷會教給我所需要的技能?)

在這些問題的討論中,學生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和成長路徑,并制定學習規劃,準備相應實習經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又如在《Business Etiquette商務禮儀》單元,和學生探討了在職場這個場合如何有恰當的言談舉止,并具體舉例列出了一些不當的職場行為方式,學生對此有了清晰直觀的了解。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初步嘗試,從以上教學實踐可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確實大有可為。只要教師具有“課程思政”的意識,充分用好語言教學這個平臺,以專業知識為載體,充分挖掘教材中豐富的“課程思政”內容,將“課程思政”與英語教學相融合,發揮外語學習中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將思政課程的思想理論通過文化傳播與認知這一過程浸入學生的意識中,就能讓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自然地接受思想人文素質教育,從而做到“教書”“育人”兩相宜。

參考文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2]任燕.關于高職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7(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周瑩.實行大學英語通識教育,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J].江蘇高教,2008(5).

◎編輯 馬燕萍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思政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及實踐路徑
基于OBE理念的綜合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機制研究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