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

2019-02-03 09:37姚瑤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人才職業高職

姚瑤

[摘? ? ? ? ? ?要]? 如今處在信息化2.0時代,高職教育需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培育出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的人才。這里提到的職業素質,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信息素養,高等職業學校要進一步提升學生信息的素養,需要聚集教師隊伍的能量,運用互動形式開放教學,依靠IPv6為信息素養教育奠定基礎。

[關? ? 鍵? ?詞]? 信息化2.0;信息素養;高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40-02

在我國,教育事業上引入信息化到目前為止經歷了將近20年的時間,而且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不一樣的狀況,所著重的部分也有著諸多的不同之處,因為它是隨著信息化的進程而變化的,和網絡相關的各類設備在不斷地深入千家萬戶、網速也在不斷地加快、移動網絡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這些都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改進的前提。教育信息化進展的相關方案顯示,2015年以前,信息化建設屬于運用階段,2015年以后的信息化建設屬于多種溝通維度結合進行革新階段,如今我們正是將多種維度結合運用進行革新的重要階段。配合這一目的,為了加速其進程,教育部門發布了相對應的文件,指出,現階段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彰顯更多和以前不一樣的特點,由此可以看出革新已經在信息化建設當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一、教育信息化2.0的內容和意義

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事業應用信息化技術促使新時期想法和目的變成現實的過程,教育事業和信息化的融合展現給我們的是教育事業緊跟時代的腳步。最早的信息化建設在教育方面關注的僅僅是基礎的建設和關于信息方面基礎知識的進一步推廣,這處在一個比較淺顯的階段,如今的教育信息化2.0建設講求的是質量改進,注重的是品質的飛速提升,將關鍵點放在了教學工作和信息技術的高度結合上,具體可以從下面內容看出:第一,從教育服務的角度可以看到,其依靠的是網絡信息技術,逐漸摸索和探討新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設施都極大豐富,使學生的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學習,教育事業因此可以朝著縱深的方向取得進展;第二,從教育管理的角度可以看到,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治理當中,可以加大教學治理的力度,信息技術科學地進行數據的整理、數據的剖析、數據的處理、數據的運用的能力被最大限度地加以發掘和利用,依靠大數據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方便,幫助決定教育治理問題,教學治理變得更符合科學規律,更加合理;第三,從教育系統的角度可以看出,教育信息2.0在教育方面正在普遍運用,原來的小格局被打破,教育開始面對的是整個社會。這樣的突破,在學習的長期性和持久性上必然展現出其有利的一面。教育信息化改革當中,教育信息化2.0擔負著整個階段的教育延續和擴大范圍,信息化將不再僅僅是教學需要依賴的一種形式,已經開始逐漸在教育當中發揮主體作用,因此不難發現,教育信息2.0在現階段教育事業的發展當中已經凸顯出其重要位置,教育信息2.0可以使教學方式更加多種多樣。

二、高職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重大作用

(一)信息化2.0時代對信息素養人才培養的需求

隨著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的需要也有著對應的變化。1.0信息化時代更注重的是基本設施的建設+相關設備的協調+運用方面的不斷探討;但是到了2.0時代,則更注重數據運用的范圍+智能優化設施+技術上和人才上的革新及運用。此時的數據指的是和教育相關的大數據,智能優化設施則指的是針對教育體系進行的網絡方面的設施,人才上的革新和運用則指的是對人才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使之朝著更有利的方向發展。2018年相關部門的行動計劃當中指出,在教育體系中加大力度進行IPv6的推廣及升級,促使新的互聯網和教育的進一步交融,爭取在明年完成對教育系統當中的多種網絡、各類門戶網站等的進一步升級和改進,從而完成對IPv6的進一步完善,加大力度加強對與之相關的技術人才的進一步培訓,開展技術研制開發,逐漸對技術進行革新,給予教育機構人才方面支持和智力方面的支撐,信息化在發展,當然需要我們的人才也隨之發展,適應其變化,信息化時代需要的是信息素養極高的人才,這也是信息化2.0時代高職院校的艱巨任務。

(二)信息化社會對高職教育提出更高信息素質的要求

1.0到2.0的過渡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說法,更是在新的教育時期教育信息化面臨的新一輪的挑戰,教育信息化所面對的不論在觀點還是方法上都是極大的飛躍。在新階段教育發展必須經歷這四個方向:其一,教育必將從原有的模式中走出來,依靠科學的引導繼續革新;其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不再僅僅是傳播知識,更加注重技能的培訓;其三,教育體系面臨著新一輪的改變,不再是簡單的管理,而要轉變成治理;其四,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再只是階段性的,而是活到老學到老。這些教育的方向決定了只有改革才可以實現這些目標。如果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當中不能以全新的理論和方法作為支撐,想要進行改革是萬萬做不到的,這里指的新的理論和方法,就是教育信息化2.0。高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日后將發展成為信息化建設的新生力量,他們具備的信息素質肯定對我國信息化進展程度發揮較為深刻的作用。所以,怎樣才會強化學生的信息素質,造就出適應時代發展的高技能的人才,已經成為現階段高等職業學校的迫在眉睫的問題。

(三)信息化2.0時代高職學生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

信息方面的素質,屬于一種動態因素,時代在變,信息素質的內容也在變化,它強調的是利用對所掌握的信息的認識能力,尋找能力、得到信息的方式、對信息的認知、對信息的運用等來對現實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和素質。

三、培養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

(一)聚集教師隊伍的能量

尋找聚集信息方面高素質的教師人才,促進高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的信息素質的提升。第一,尋找聚集大批的具備一定信息化素養的教師人才,教師本身的信息素質匱乏,則不會將信息素養融入教育事業當中,更無法培育出信息素養極高的學生。所以,要想使信息素養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必須擁有一大批將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教學經驗相當豐富、深諳教學中的奧秘,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熟悉和運用靈活的師資力量。第二,促使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放下原有的教學方式和態度,心甘情愿地為學生服務。指導教師從原來固有的教學思路和方式中走出來,加強信息觀念,使用多種多樣的信息內容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營造更適合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第三,學校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的,受用終身的美好。作為高等職業學校,對所在學校的教師要提供便利,給他們創造機會,使其在自己的課程范圍之內以現代化信息作為手段,將其中的技術轉化成教學當中的技巧,促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成果。教師要成為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將全新的知識不斷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并且學以致用,為培育高素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互動形式開放教學

為學生網絡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將教和學充分結合起來。第一,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摒棄原有的教學模式,不再“滿堂灌”,而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進行教學,將信息技術進行開放處理,并且和其他學科合理結合,進一步加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各種問題的處理技巧。第二,課堂上呈現出多種形式的教學形式,完成學生和老師和媒體之間的互動,進行教學時,通過多種信息化工具,把教學內容以多種形式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達到教和學之間的互動,學生在學習當中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學習成績得到明顯提升。第三,第一時間進行課堂評估,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評測。

(三)依靠IPv6為信息素養教育奠定基礎

IPv6平臺的進一步改善,可以幫助高等職業學校的網絡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果。第一,依照相關文件對學校網絡進行升級。爭取到明年年底教育網和學術網進行互聯,加快光纖的速度和加大數據量,讓IPv6成為職業院校、各級小學和中學的主導部分。第二,不斷更換原有的舊設備,對軟件進行進一步更新,促使網絡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的擴展,使網絡運行速度穩定、安全性提升,這些都有利于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還可以因此得到電子信息能量的進一步擴充。信息資源的力量是無窮的,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使網上電子信息量增加,建設電子信息館,方便學生使用網絡進行和學習相關的各種活動。第三,在此項目上投入更多的教育經費,為信息素養教育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總之,信息技術的擴展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程度,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到來,高等職業院校對課程進行改進已經成為關鍵,并且要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尋找一條適合我們中國教育信息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申麗麗.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偏差與糾正[J].繼續教育研究,2018(9):60-66.

[2]林宇.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發展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3):5-7.

[3]孫善學,劉正宏.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未來走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3):8-11,22.

[4]郭日發,顧小清.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政策年鑒表的構建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8):44-49,77.

[5]馮仰存,任友群.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教育扶智:消除三層鴻溝,阻斷貧困傳遞——《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解讀之三[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4):20-26.

[6]許亞瓊,徐國慶.職業素養:職業教育亟待關注的課程研究領域[J].職教論壇,2009(21):52-54.

[7]張雪麗.教育云平臺下的職業教育教師信息素養及培訓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5):61-63.

[8]劉文學,張淑艷.當代職業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55-57.

[9]古光甫.“互聯網+”時代職業院校教師的挑戰與選擇[J].教育與職業,2018(9):59-65.

◎編輯 張 慧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zation 2.0

YAO Yao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2.0, information literacy talents are needed in the information 2.0 era.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lso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2.0 era.To develop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struct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is the premise of “experience”,update the ”data” education goals is a foundation,“join” teacher resources is education measure,“open” interactive strategy is education way,“smart” IPv6 platform is education guarantee.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 2.0; information literac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猜你喜歡
人才職業高職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我愛的職業
五花八門的職業
毛遂自薦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