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尋美,以“讀”嘆美

2019-02-07 05:35賀璐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朗讀美育核心素養

賀璐

摘要:美育是審美與教育的相結合的產物,它的本質特征是情感性。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十分重要,小學一年級部編教材中重視語文核心素養,提倡“潤物無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在在朗讀中去發現美及鑒賞美的能力。

關鍵詞:美育;核心素養;朗讀

一、走進語文教材,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提高審美情趣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边@點明確了美育是人生價值的體現。美育含有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其中學校美育又包括了各學科課程中的美育、環境的美化等方面。但在人們的傳統意識里覺得美育課程就是音樂、美術,卻沒有重視到其它學科也能夠挖掘其中美的因素。

由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不可忽視的,它的作用也許會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想象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傊?,美育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們之間關系密切,有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美育在語文德育教學中有巨大的價值。

教師引導學生發掘每一篇課文中值得欣賞與品位的美,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下面筆者以衡陽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研討會一年級上冊《四季》現場課為例,探尋它的價值所在。

二、情境交融,潛移默化,感受四季的美

“情”蘊藏在課文內容中,“境”是課文內容所構成的整體畫面。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課堂的創設情境,會讓學生們通過感官,置身豐富、逼真的氣氛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生動的講述,精彩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表演,創設一種審美意境,使小朋友入境悟情,潛移默化到接受審美教育。

借助插圖、錄像展現美。小學語文一年級部編教材中,畫了大量形式多樣、形象優美、內容豐富的插圖。恰當地指導小朋友看圖,既培養了小朋友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小朋友的美好情感。

借助語言描述渲染美。教師在領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用緊扣課文主題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課,并適當配合一些體態語言,同樣能引起小朋友有效感知,與教材內容產生共鳴,培養小朋友的審美感知能力。

“四季”直入人眼簾的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模樣,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喚起了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授課教師在導入課題時出示了四幅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把美好的大自然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四季的美。

在教學《四季》時,教師一邊拿著洋娃娃手舞足蹈地給學生們講故事,一邊播放抒情的曲子,讓小朋友在音樂中,誘發情感,受到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從而萌生一種學習景物內心美好的激情與行為?;脽羝庞持煌募镜膱D片,四季在學生們心中就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最后教師用了一句最能表達美的過渡語進入課文,“美麗的四季就藏在課文中,我們一起去尋找吧!”不僅在視覺上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還把美潛移默化在課文中,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們對美的想象力,憑借語言描述渲染美。教師不僅對課文情感上領悟透徹,而且在講課時還能緊扣課文主題,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并適當配合一些體態語言,同樣能引起學生的有效感知,與教材內容產生共鳴,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三、甘言美語,凸顯語用,捕捉文本中的自然美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決定了本學科生活化的特性。生活中許多事物不斷刺激我們的感官,從而讓我們對生活有所感悟和體驗。作家寫作亦是如此,他們用詩意的寫法、藝術的表達方式展現自己對現實或想象世界的描述,表達自我的感受。

小學語文課文用詞精美、語境生動,學生可通過朗讀,把文中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可聽可感的審美形象,讓感官經過反復的審美實踐品味語言美,逐步完善學生審美的感知力。

四、以情達意,層層遞進,鑒賞文中多出照應的美

(一)文中照應課文內容,達到中心突出強調之效

文章每一章節的結構、表達方式及表現手法,都大相徑庭。每個季節都采用對話的方式并且抓住特定季節的事物進行描寫,以擬人的口吻突出特定季節的美,并突出了課文的主題,說明美好的事物都是四季的最美的裝飾品,盡顯自然之美,以及學生天性之美。

(二)前后照應,聯系密切,不同語境感受不同的美

文中出示了四處對話:“我是春天?!薄拔沂窍奶臁薄拔沂乔锾臁薄拔揖褪嵌??!倍际窃诓煌恼Z境中對于季節的認知。教師提問引入后面三個季節的:“從你們的語言中,老師感受到春天是那么地多姿多彩,夏天、秋天、冬天也一樣美,你們愿意投入它們的懷抱嗎?”教師通過極富童趣的語言帶學生們進入了一幅美麗的四季畫卷。自豪地讀草芽的話;高興地讀荷葉的話;謙虛地讀谷穗的話;帶著動作讀雪人的話。通過語氣、感受和動作表達出對四季的喜愛之情。最后,加上表情和動作讀自己寫給四季的詩,讓小詩變得更靈動,配上背景音樂,把精彩留在課堂中,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場美的盛宴。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沒有必要過于強調知識點,但要初步建構學習文章的思維。因此,學完文章,話可以讓學生繪出心中的四季圖,有效地提高了美育在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

結語:語文教材是一個縮影,一個范例,是進行美育的最好素材。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教師們要充分利用文體資源,不斷提高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認知再創潛力,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探索,融會貫通,并努力提高自己鑒賞美、理解美的能力,這樣才能把審美教育切實地貫穿到語文教學中去,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達到自我體現、自我創新、自我成長。使學生加深理解對美的認識,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猜你喜歡
朗讀美育核心素養
淺談美育對特殊兒童的影響
廣西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以“讀”為橋 走進文言文的天地
小學語文教學的新步伐
美育教師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