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音樂教育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2019-02-07 05:35陳雨洋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健康心理情緒心理健康

陳雨洋

音樂作為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也逐漸被各個年齡段的人們所接受。音樂教育與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國內也悄然興起,并勃勃生機的展現出。隨著“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出發點”這些重要命題的提出,人們意識到,忽視“人”的教育是教育危機的根源所在,也是音樂教育危機的根源所在。

一、心理健康的內涵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者葉球弟。從廣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概念,它涉及醫學現象、心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從本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是指沒有心理疾病,在成長過程中對周圍環境有良好的適應性,這是心理健康的本質,即正確的認知,樂觀的情緒,健全的人格,以積極態度適應周圍的環境,心理得到正常發展。

二、中小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一)學習方面

一是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

二是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厭學情緒。

三是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焦慮泛化現象。

(二)交際方面

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

其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

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

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

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小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兒童孤僻、專橫性格。

三、如何利用音樂教育培養中小學生健康心理

音樂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一旦侵入中小學生的內心世界,通過審美體驗的積淀,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是注重培養學生具備健康心理的前提條件

作為“情感藝術”的音樂當然要突出這個“感”字,感覺有了,學生就會主動地學習音樂。在學生中時常會出現學生厭學這一心理問題,它的特征就是學習無動力。因此,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教師在音樂教室的布置上,應符合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使學生直接從感官中獲得音樂的氣息,使他們覺得學習不是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件十分開心快活的事,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上課也就集中了注意力。

(二)音樂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注重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關鍵

中小學生中自卑的心理問題是較為常見的,這是由于他們自我意識差,認知片面而導致。這時,音樂教師在音樂課中,要動之以情,不要居高臨下,要把微笑帶進課堂。在教學中要用柔和、商量的語氣給學生講課,盡量加入到學生的各種活動中,幫助他們消除心理上的自卑。在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的教育,經常欣賞和分析一些能消除學生自卑心理的音樂作品,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發揮音樂教育的特殊作用,促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

音樂教育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有別于其他教育的形式, 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的心理發展水平, 使學生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情緒、堅強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有著獨特的意義。

(一)利用音樂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

在認識自己情緒特征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妥善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包括合理表達正面情緒,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自我安慰與疏導,從而擺脫不良情緒的體驗。如歌曲《我們來到美麗的山谷》,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少先隊員到郊外遠足的情景,抒發了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表達了他們長大要做大自然主人的遠大理想,在教此歌曲時,不僅要教會唱旋律,更要教會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為著自己的未來,祖國的未來而自我奮斗,靠自己的努力來超越他人,實現自我價值。歌曲《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則更顯而易見,它那活潑明朗的曲調,展現了當代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抒發了青少年的幸福、自豪及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個人的“小我”已經融入祖國這個“大我”之中。

(二)利用音樂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信心

音樂教育具有促進青少年意志品質得到發展的功能,尤其是對于初學音樂的孩子來說, 沒有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學習的意志, 就無法達到確定的目標。同時, 音樂教育所蘊含的養成教育及一系列的興趣引導功能, 能夠從多個角度陶冶孩子的性情, 幫助他們克服沖動、任性等不健康的心理, 發展孩子的自信心, 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音樂教育讓學生增強信心、磨練意志。一個人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拋頭露面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歌唱中,高歌一曲,結果迎來了陣陣掌聲,從此使他增強了上臺的信心。而學習樂器或聲樂,必須要有恒心、意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一事無成的 。就拿彈鋼琴來說,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安靜下來,耐心地彈奏,必須花時間、放力氣,沒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難完成某一樂器的學習的??梢?,學音樂是最能鍛煉一個人的意志力。

(三)音樂教育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

音樂教育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致達到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愉悅身心的作用。如學生進行《國歌》、《國際歌》、《紅梅贊》、《蝶戀花》等革命老歌的教唱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還可以使學生在接受傳統音樂教育的基礎上,同時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熱愛祖國、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精神振奮的良好風貌,也養成樂觀豁達、聰敏理智、通情達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為習慣。

五、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跟心理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這不但表現在音樂本身的情感特性,在所有的音樂活動中,音樂教育都能體現出心理的特征。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它對人感情的陶冶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遠的。只要我們抓住學生的特點,不失時機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一定會在我們的引導下茁壯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歡
健康心理情緒心理健康
培養初中學生健康心理,提高抗挫能力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如何培養“優秀生”的健康心理
加強班級教育有效管理,激發學生追求幸福指數
馬斯洛理論與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健康心理養成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