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課堂中的“教”與“學”

2019-02-17 10:40于素梅
中國學校體育 2019年11期
關鍵詞:體育教師動作比賽

于素梅

本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交流活動已圓滿結束,與上屆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課堂教學的質量都有所提升,有幸參與現場點評,也等于是多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觀評課,不由自主地引發了對體育課堂教學問題的思考,尤其是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問題的梳理。希望這樣的思考與梳理能夠給廣大的體育教師帶來些許啟發。

一、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的定位

常言說,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意味著教學中的“教”與“學”是無法截然分開或完全割裂的,言外之意,有“教”有“學”才是教學,這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理解?!敖獭迸c“學”二者盡管不能截然分開,但當我們去研究、分析它的時候,可以單獨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角度去探討與分析。因為,畢竟教師“教”的行為與方法、學生“學”的行為與方法可以單獨呈現。如教師的講解,教師獨立地用語言講述某項技術動作要領等,與之對應的是學生各自獨立地聆聽教師的講解內容。教師示范也是如此,教師在示范,學生在觀察。對“教”與“學”新的認識與歸納見圖1。

從圖1中不難看出,體育教師的“教”,可以嘗試從“施教”與“反饋”兩個方面重新歸類,其中,講解與示范歸屬于“施教”類的,指導與評價歸屬于“反饋”類的。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也可嘗試將其劃為“學習”與“提高”兩大方面,其中,聽講與觀察可以歸屬到“學習”范疇之中,而練習與比賽聚焦在“提高”方面。這樣的劃分更有利于把握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各種活動,也更有利于準確地把握教師應該在哪方面發展“教”的能力,以及學生在哪方面提高“學”的能力。

本次展示的64節體育課,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方面有的精彩紛呈,把握精準,效果突出;有的略有缺失,把握不足,效果顯弱。當然,無論課堂教學優劣,當從“施教”“反饋”和“學習”“提高”等方面反觀課堂的時候,經驗與問題會更加清晰可視,也便于系統學習與指導完善。

二、教師的“教”:施教與反饋

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教”,無論是“施教”還是“反饋”,都不容忽視,只強調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不系統的“教”。但如何更好地把握體育教師的“施教”與“反饋”呢?

(一)“教”的主要行為

體育課堂上,教師的“教”當從“施教”和“反饋”進一步細分的時候,“施教”中的“講解”,實際上是通過語言在講述要領等,而“示范”是教師通過演示和語言共同完成,且演示是教師用身體展示技術動作,語言是講明學習方法,是對應給予學生觀察法的指導;同樣,對“反饋”所包含的“指導”與“評價”進一步細分,“指導”還可以細化為語言的正確引導和通過演示使動作再現,而“評價”更多是用語言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圖2)。

由圖2可知,在教師“教”的各種行為當中,多處有“語言”,但“語言”所呈現的內容并非一致。其中“講解”的語言側重于對動作要領的闡述,是要告訴學生是什么、怎么做;“示范”中的語言不是以前理解的邊講解邊示范中的語言,而是做動作示范前的學法指導語,是屬于學法指導范疇,即觀察法指導,是有效示范必不可少的指導語;“指導”同樣包含著“語言”,但這種“語言”又與前者不同,是針對學生練習做出的正確引導,也可以理解為是對錯誤動作的分析與糾正方法的語言;“評價”中的“語言”重點是對效果的判斷,與前3種語言都各不相同。同樣,對于“教”的行為中的“演示”而言,在“示范”中的演示,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學習,是要確保正確的動作,除了正確之外,還要盡可能得優美、標準。而“指導”中的演示,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練習動作的模仿再現,有可能是對正確動作的模仿,也有可能是對錯誤動作的模仿,目的是便于直觀指導,但需要強調的是,再現學生的技術動作時,要盡可能地減少對錯誤動作的模仿和演示。

(二)“教”的常見問題

無論是“教”本身,還是在與學生的“學”的對應關系的理解和把握上,“教”都或多或少地會呈現出一些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分析和探討這些問題,對明確診斷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示范不完整:缺乏學法指導

談起示范,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會說“不就是教師演示技術讓學生看嗎?”沒錯,是要讓學生看,但往往在示范之前,或在有效地示范之前,還需要有一個環節,有一些教師遺忘了這一環節,或有個別教師可能不知道該環節,即必不可少的“學法指導”。示范是否有效,不僅僅在于教師的示范動作有多么正確、標準與優美,而起著關鍵作用的是有沒有告訴學生們如何觀察示范,學生不懂得觀察方法,教師的示范無論如何優美也難以達到更好的效果。過去一些課上教師的示范流程是:教師強調說“同學們,下面老師給你們做個示范,你們一定要認真觀察”,進而根據事先確定好的方向和距離給學生們做起了示范。這樣的流程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卻存在較大問題,就是學生不知道觀察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觀察,因為教師沒有告訴學生該如何觀察。假如學生盲目觀察,或只觀察結果,接下來學生的練習就會顯得不知所措,甚至錯誤頻出。因此,示范不完整是體育課程改革進入深化階段在提高體育教育質量方面不容忽視的問題。

2.指導不到位:缺乏因人而異

體育課堂上,學生從開始練習到練習結束,從一項練習到另一項練習,無不伴隨著教師的指導。有效的指導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問題并及時改進,而無效的指導卻往往事倍功半?;仡欉^去和本次觀摩活動上的觀察結果發現,無效指導時有發生,具體表現在有的教師發現學生動作存在問題,但未找到根源,因此,出現了只強調結果的指導,如某學生投擲實心球的時候,總是出現類似直接砸地的動作,顯然是投不遠的,對此教師說:“投遠點兒,你再投遠點兒?!睂W生也只知道自己投得不夠遠,但是為什么投不遠,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是身體協調配合問題,還是出手角度問題,還是腰腹肌和手臂力量不足問題等,教師都沒有找到根源,學生怎么能知道如何改進呢?所以,只要求結果的指導,學生依舊投不遠。類似這樣的情況還很多,這些說明,學生出現錯誤或存在一定的動作失誤或問題等,有的問題是共性的,但有些問題屬個性化問題,教師不僅要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的動作,還要能夠發現問題背后真正的原因所在,進而對學生的指導才能更加到位、有效。

3.學練不提升:缺乏比賽形式

比賽幾乎是所有的學生都比較喜愛的形式,因為,通過比賽能夠滿足青少年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還能夠讓他們體驗到成就感。對于教師而言,通過觀察學生的比賽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但實際在體育課堂上,有的教師不敢組織比賽,有的教師不愿組織比賽,有的教師不能組織比賽,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本次活動展示的課,有一部分“賽”起來了,學生在“賽”中找到了自我,滿足了需求,得到了鍛煉,促進了發展。但對于全國體育教師的常態課上是否有比賽環節融入其中這一問題,從對以往了解的現狀來看,未必都能夠讓學生“賽”起來。體育課堂教學中比賽,是“以賽代練”“以賽而評”“以賽促用”。因此,體育學習要充分考慮學、練、賽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讓學生學會、多練、常賽,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對激發興趣、提升技能、養成習慣等形成不同程度的促進。

(三)“教”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師的“教”需要發生一些轉變,不僅是觀念上的更新,還要有方法上的突破。

1.“教”有所為:以人為本

對“以人為本”大家都不陌生,一些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也想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但真正的“以人為本”的課堂并不多見。目前,多數課堂還是呈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遠遠大于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被動按照教師的意愿、指令去學、去練的情況比較突出,甚至有些課上,教師把全班學生當成一個學生教,“一刀切”“大統一”現象還較為普遍。當然,也有一些教師能夠基于學情靈活把握課堂,甚至有明顯的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與發展。體育教師要實現“教”有所為,就要充分把握好“以人文本”,從設計到課堂教學每個環節都需要以學情規劃組織課堂,使每個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

2.“教”有所引:精準引導

體育課堂教學不可忽視“精準引導”,不僅要體現出課堂的總體的方向性,對健康第一、激發興趣等基本理念要把握,還要在“施教”環節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將有利于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在教師“反饋”環節,對學生練習過程中的動作與行為表現的精準指導也同等重要,甚至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具體和明確。通過正確而精準的引導,學生能夠明辨是非對錯與優劣,不僅知曉方法,還明確正誤,更懂得為人處世之理,真正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體能素質、情感品格等方面都得到發展。體育課堂上不只是學技能,也不只是練體能,要最終達到“以體樹人”,需要教師“教”有所引。

3.“教”有所成:注重成效

體育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要達到“教”有所成,實際上與之對應的就是“學”有所獲,即“教”的有成效,教師也同時具有成就感。如何才能使教師的“教”有成效,甚至成效比較顯著呢?教學始終倡導綜合育人的思想至關重要,假如體育課堂緊緊圍繞“樂、動、會”思想組織教學工作,無論是體現“教”有所成,還是聚焦在“學”所獲的角度來看,都將能體現出較好的效果。所謂樂,就要激發興趣、保持樂趣,讓學生真正享受到體育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所謂動,除了少等多動,還要動得合理、準確、安全、有實效;所謂會,除了讓學生會說、會做,更要注重會學、會用、會做人,盡管一節課上“五會”不可能完全實現,但通過正確的組織和引導使“教”有所成至關重要。

三、學生的“學”:學習與提高

學生的“學”,無論是“學習”還是“提高”,都不容忽視,忽視任何一方面都難以達到“學”有所成。只強調任何一方面的“學”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充分的。但如何更好地把握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和“提高”呢?

(一)“學”的主要行為

體育課堂上,學生的“學”不只是跟著教師聽講和觀察的“學習”,還包含為了掌握和提高的“練習”與“比賽”,之所以把“比賽”歸結為“提高”之列,一是“比賽”是極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二是學生通過“比賽”實戰能夠真正地理解學以致用,并達到會用的目的;三是“比賽”還能夠給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學生“學”的行為如圖3所示。

從圖3中可以看出,“聽講”與“觀察”共同構成了“學習”環節,從教學行為上,與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兩種“教”的行為一一對應。而且,“聽講”重點是聆聽學習要領,“觀察”實際上既包含觀看教師的示范動作,還包含聆聽教師對觀察法的指導,即教師提出的觀察的方法問題。從“提高”的角度來看,練習主要是通過多次反復的操練掌握技術動作,而比賽可以從兩個層面去理解:一種是比賽如同展示學習結果,可以檢驗學習的效果,可用于評價;另一種是以賽代練,不比誰好誰差,而是通過各種以比賽組織操練的方式強化動作。不同的學習行為所包含的聆聽與操練目的有所區分,但細分后的學習行為需要引起體育教師的重視,為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找準切入點。

(二)“學”的常見問題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差別明顯,有愿學、不愿學的,有會學、不會學的,有敢學、不敢學的,也有能學、不能學的。這些情況集中反映出,學生在學的時候有“偷懶”“盲目”“躲避”等現象。這些現象的消除情況,決定著學習目標的達成度,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聯。

1.“偷懶”不愿學:態度問題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可能會因各種原因出現“偷懶”現象,主要可歸結為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還有的是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良等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不愿學習的現象。對于體育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主要與學生的主觀認識有關,甚至缺乏組織紀律性,課堂上我行我素。如有些課堂上,無論教師如何強調紀律,仍有少數學生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對于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體育課上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就會消極怠慢,甚至以其他借口逃離課堂。如有些學生對耐久跑不感興趣,幾乎每逢上這類課,要么請假或見習,要么不認真完成或跑到中途停下。對于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有的未能養成吃苦耐勞的良好品格,也未能形成好的習慣,遇到有點兒苦、累的內容學習就打退堂鼓,這些學生的“偷懶”現象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

2.“盲目”不會學:方法問題

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學習,有的是“盲目”不會學的狀況,除了聽講不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聽,觀察、練習等也同樣存在這些問題。如,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聽講的時候東張西望,不能全神貫注精力集中地聽教師講解,也就難以把握住教師所講內容的關鍵。還有一些學生在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時,同樣抓不住重點,當然,這里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教師沒有告訴如何觀察,學生不知道如何觀察;另一種是教師已經講明了如何觀察,但依然會有些學生由于個人的原因,觀察未抓住重點,等于看了但沒有看明白教師是如何做的示范。這兩種情況都顯現出同樣的學習方法問題,觀察不聚焦,盲目亂觀察,其結果都直接影響到練習環節難以有針對性地練習,練習效果自然也不突出。

3.“躲避”不敢學:安全問題

安全問題是體育課堂上當前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有些教師遇到安全事故發生有緊張、忙亂、不知所措之感,學生更是恐懼、擔心,因此,就有一些學生遇到帶有安全隱患的器材、練習活動、組織方式等退避三舍。如跳箱課上,總是能夠看到有個別學生不敢跳,甚至助跑、起跳的勇氣都沒有,還有的學生助跑后踏上了板,結果只是做了一下起跳動作,對接下來的上箱畏懼三分。再如單杠或雙杠課上,有的學生擔心上不去,有的學生擔心掉下來,還有的學生因曾經掉下來過不敢再上單雙杠課。種種情況表明,安全問題不消除或不妥善防范,學生出現“躲避”不敢學難以避免。當然,出現“躲避”現象的原因還可能與學生自身體能素質有關,如有的學生臂力不足,在單杠或雙杠上撐不住,無法順利完成各種所學動作,甚至跳上成支撐前擺下,因手臂力量弱支撐不了杠,身體無法擺動,也就完不成前擺下杠動作。因此,安全問題成為首要的有可能引起學生恐懼的問題,同時學生的體能素質的鍛煉也需要加強,否則,學生“躲避”不敢學的現象就難以有效避免。

(三)“學”的有效策略

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重要的是能夠見到明顯的學習效果,學生的感悟、體驗、提高、發展都不可或缺,但聚焦體育課堂,還是要從更具體的如何讓學生“學樂”“學熱”“學會”上下功夫。

1.“學”有所樂:培養興趣

學生在體育課上“學不樂”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課堂上較為普遍的現象。那么,為什么“學不樂”?是不容易學樂,內容與組織缺乏趣味性;是不愿意學,對體育本身不感興趣,而不是對體育課不感興趣;或是對體育感興趣,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無論哪種情況,只要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不開心、不快樂,就難以學懂、學會、學熱。也就是說,體育學習,樂與不樂是前提,也是保障。就學生而言,培養興趣至關重要,但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自身的“學”,二是教師的“教”。從學生自身角度出發,除了思想上要充分認識到體育課堂學習對終身體育技能的掌握和身心健康促進的意義,還要能夠多參與體育活動,包括課內外,甚至校內外的體育活動,從運動中享受樂趣,與伙伴們一起運動,促進友誼,增強團結協助的意識和精神等,也就是說,學生只有自身從運動中感受到體育的價值和魅力所在,才能更傾向于對它的熱愛。學生興趣的培養,教師的“教”也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基于學情多創造能夠培養興趣的機會和方式十分重要。因此,興趣培養不是單一因素決定的,師生共同努力,“學”有所樂才能得以實現。

2.“學”有所熱:強化練習

體育課堂上學生是否能夠“學熱”與諸多因素有關,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與學生練的多少、練的方式等有密切關系。從以往和本屆觀摩展示活動課堂上學生的練習來看,有的課堂學生的練習時間較長,人均練習次數也較多,練習的組織方式有的也較為新穎多樣。但也有的課堂,學生的練習時間不足、次數有限,甚至形式單一、缺乏創新組織方式。要達到“學”有所熱,需要強化練習,同樣也涉及學生自身的“學”和教師的“教”。但能否讓學生強化練習,與教師的設計與組織關系更大。不僅教師要把握學情,確定讓學生練什么、練多少,還要全面考慮和系統規劃如何練。值得進一步說明的是,要避免為強化而強化,要切合實際,遵循規律,既不能過分追求大密度、大強度,也要考慮實際需要做到練習密度與強度適中。不同項目需要活動的方式差異明顯,不同學段學生的運動需求也各不相同,密度與強度均不可“一刀切”,更不能“大一統”,否則,就會出現形式化教學。就學生而言,如何能夠真正做到“學”有所熱,積極主動性調動起來是基本保障,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地動,即要有自主性,當然,這也與教師是否提供自主性練習的機會有很大關系。

3.“學”有所會:全面提高

體育課堂學生的學習結果要能體現“會”,包括“會”的程度、“會”的范圍、“會”的質量等都需要重點把握。從“會”的程度上來看,與一節課設定的目標有關,與學生基礎有關,與學生努力程度有關,與教師教學能力有關,等等,這些方方面面的關聯性,都需要認真把握,任何一方面有缺失,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學“會”的程度。從“會”的范圍來看,會說、會做、會學、會用、會做人,每個方面都需要涉及,其中,“會說”是用語言表達,“會做”是用身體展示,這兩個方面的會與教學目標的設置有關,目標的難度決定著會說與會做的程度,有的是某單元的第1次課,需要學生初步體驗,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動作,有的可能是第2節課或第3節課,目標的設定可能是獨立能做出某技術動作,因此,說與做會的程度隨目標而發生變化?!皶W”要能夠在每堂課上都有所體現,也就是說,在體育課堂上,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方法的傳授和正確引導?!皶谩笔切枰欢螘r間的學練才能達到,但即便是一節新授課,教師也要與實用性相結合進行教學,讓學生懂得所學內容未來在哪些方面能夠用得上,且組織練習的時候,也需要有意設計,讓學生通過一單元甚至更長時間的學習掌握使用技能?!皶鋈恕币彩切枰诿抗澱n上滲透的,盡管一節課無法完成完美人格的塑造,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要在節節課上都有體現,哪怕是讓學生一節課進步一點點,也終究能夠達到育人目的,充分發揮出體育的教育功能。

體育課的有效實施主要靠主陣地——課堂,優質的體育課堂,重點靠“教”與“學”共同發力、協調配合,任何一方不力,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重新定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以人為本”,使教師的辛勤努力能夠真正服務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才能得以逐步實現。

猜你喜歡
體育教師動作比賽
安徽省合肥市中職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
下一個動作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配置結構與優化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質量缺口與配強提升
選美比賽
比賽
最瘋狂的比賽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體育教師壓力大”折射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