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限效應”的主要表現及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啟示

2019-02-17 10:40徐峰
中國學校體育 2019年11期
關鍵詞:負荷心理體育

徐峰

一、“超限效應”定義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處在一定的范圍內,刺激一旦超過心理承受閾值,刺激過強、作用時間過久,將會引起心理感應上的零效應或負效應,教學的有效性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是心理上的“超限效應”[1]。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本體要承受生理上的負荷,合理的負荷有利于形成“超量恢復”。身體練習負荷對于不同的學生,產生的反應是存在差異的。如,本體心理上不能克服和適應身體上的負荷,筆者認為這是生理的“超限”。而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二、“超限效應”的主要表現

對于學生而言,體育教學過程存在不同的刺激,這些刺激都有相應的負荷對學生身心產生影響。一旦刺激超限,教學會出現零效應或負效應的表現。體育教學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種類的“超限”,對教學有效性產生影響。

(一)講解和示范中的“超限”

講解、示范是教學中運用最多、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不能合理地運用語言、把握時機、了解學生情況等適時地進行講解示范,則會出現各種“超限效應”。

1.“信號超限”

信號是運載消息的工具,體育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信號較多,如,哨音、口令、關鍵詞提示等,這些信號都具有一定的“威力”,它起到指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如果在發信號的過程中未掌控節奏,往往會失去信號的“威力”。

案例: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喜歡頻繁使用哨音指揮,如使用不當,將會影響學練的效果,也就是造成了信號“超限”。如,分散練習后集合時,由于教師未提前提醒,學生無法做出快速反應。又如,教師經常使用關鍵詞提示——“好不好”“對不對”等。再如,教師單調、頻率沒有變化的準備操口令,影響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改進策略:將哨音等作為強有力的信號,應在關鍵時刻吹。教師應養成流暢的語言習慣,拒絕口頭禪式(“好不好”“對不對”等)的語言。運用口令時,語調可以有變化,也可以將節拍替換為內容。如,準備操口令“1、2-3-4-5-6-用-力、2-2-3-4-5-反-方-向”等。

2.“講解示范超限”

小學生在體育課上迫不及待地想活動起來,學生較珍惜每節課,如講解示范過多擠占活動時間,則讓學生的心理慢慢產生厭煩。

案例:在一節課上,教師對籃球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進行講解。從手型、持球、手腳配合到用力方式等講得很詳細。但此時有些學生開始“抗議”說:“什么時候才可以開始活動呀?”還有些學生焦急地看看表。當真正開始活動時,學生們還未玩盡興就下課了。這就造成了“講解示范超限”。

改進策略:在教授籃球雙手胸前傳球技術動作時,可以體驗為行,精講多練。先讓學生通過各式傳球體驗后,教師再逐步地提示、引導傳球動作,語言精練。如,傳球連貫動作精練成口訣“蹬、伸、傳”,同時配合示范動作。

3.“認知超限”

小學生各個年齡段的知識水平、身心特點、認知能力都不一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技術動作、提示動作要點等學習內容時,如不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盲目地使用不符合小學生認知的詞語、句、描述情境等,超出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這就出現了“認知超限”。

學生長期處于“認知超限”,則會影響技術動作的學習,從而產生“超限效應”,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案例:教師在進行二年級跳長繩教學時,為了提示學生跑入時機和路線,不斷地提醒學生“切進去、切進去……”對于二年級學生的認知,“切進去”這個詞大部分學生無法理解;教師在進行籃球投籃教學時,告訴學生“力是地面給的,所以膝關節要屈”,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樣的描述也難以理解。不是學生不聽,而是學生在認知中沒有理解,反復提醒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改進策略:對于長繩進出路線,教師可采用做個標記或者畫條線等方式,讓學生理解進出路線;投籃時,可讓學生去體會腿伸直投與彎曲投的區別,這樣的直觀體驗,符合學生認知。

(二)批評教育失衡,表揚千篇一律

由于體育課具有身體練習的特性,學生犯錯誤、出現矛盾沖突后,如批評教育不當,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影響教學。

1.“情緒超限”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體育課堂上常有沖突發生,教師避免不了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但如果教師批評的方式單一,頻繁、持久地批評和激烈地訓斥,未把握好批評教育的度,不僅不能解決矛盾,反而會讓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時間久了,學生則會積累形成“情緒超限”。

案例:學生A與學生B在體育課堂上發生沖突,打了起來,教師發現后,批評教育學生:“怎么又是你?上次講的你都忘了,把我的話當耳邊風嗎?”甚至會訓斥學生:“站一邊去,反省一下!”或者在事態還沒有嚴重之前,教師及時制止,并對2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上課時間要遵守紀律,同學之間不能打架……”學生雖想說出打架的原因,卻被教師制止:“你們不要說了,違反課堂紀律就是不對?!彪m然暫時平息,教師繼續上課了,但學生心中的情緒并沒有得到釋放。以上2種解決方式都會引起學生的“情緒超限”。

分析:對于教師的批評教育,長期處于低效狀態。教師應考慮化繁為簡、化激烈為緩和,同時要有一顆同理心。教師可在下課后,留下這2名學生,讓他們負責幫助整理器材,然后再向2名學生了解引起沖突的原因,提出希望、表明關愛,這樣的方式有利于釋放“情緒超限”的壓力。

2.“表揚超限”

學生能力、個性特點、優勢等存在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表揚可對學生起到激勵和肯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單一的表揚語言貫穿到底,學生聽了可能感受不到教師的表揚或者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這樣單一又頻繁的表揚,“表揚超限”便會出現,表揚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案例:在一節50m跑的教學課中,學生們學練都較認真。教師對學生們進行了表揚,不分對象,一連使用了好多“很棒”作為表揚的詞語。對于個體沒有任何區別,這樣就會出現“表揚超限”。

分析:單一的表揚既不能體現個性,又不能激勵改進不足。教師的表揚可以是“學生A的起跑反應很快,值得大家學習”“學生B跑得很放松,姿勢很優美”等。通過向不同個性表揚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練積極性。

(三)“教學模式超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均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均是熱身跑、準備活動、基本部分、放松結束的模式,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應付體育課。學生對教師上課的流程較為熟悉,有些學生甚至模仿教師上課。

案例:教師A的課堂上準備操一直沒有變化,永遠都是那些內容,同樣的準備操做了許多年,上課做準備操時,學生接了一句“下面是腰部運動”。

分析:準備操同一種模式,教師教得單一,學生做得也單一。如教師采用灌輸式的從講到練、從練再到講的模式,沒有探究創新和思考。長此以往,學生會覺得體育課是單一乏味的,沒有上課興趣。教師可準備好不同模式的準備操。如,跟隨音樂、行進間、同伴合作等的準備操,讓模式有多樣的選擇性,這樣的課既新穎又有吸引力,規避“教學模式超限”。

(四)“心理超限”

運動生理負荷受運動強度、練習密度、學生個體等因素的影響,如果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均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則會加重心理上的負荷,消耗心理能量。合理的生理負荷,可以鍛煉身體、磨煉品質,但如果生理和心理失去平衡,心理上則會出現“超限效應”。

案例:在一堂50m×8往返跑的教學中,班級里出現一部分學生由于其體形肥胖或者缺乏鍛煉,也不懂體力分配,沒能跑完全程,不僅生理上難以承受,學生對長跑也產生了恐懼心理。

分析:教師首先讓學生體驗50m×8往返跑,要求學生跑時根據自己的情況,速度可自行控制,但須盡力而為,唯一的要求是跑完全程,最終所有的學生都堅持下來了,對于后面到達終點的學生,還給予了鼓勵加油,這樣學生達到了生理上的自我調控及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三、啟示

(一)充分考慮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特點,轉變教學觀念

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堂中的講授、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練習密度、運動強度、教學模式等,都要圍繞小學生各階段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情感等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設計和實施,才能促進有效教學,才能讓學生學起來輕松、技能上有所提升、體能上有所發展、情感上有所成就。教師在觀念上的轉變可防止教學中的“超限效應”。

(二)感官信號輸出合理,頻率多樣

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信號控制的指揮棒,如,哨音選擇在關鍵時刻吹,保持其“威力”??诹钤诓煌木毩曋?,要做到快與慢配合動作的節奏,聲調有起有落,口令中夾帶提示語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養成流暢、簡潔明了的語言信號的習慣,以提高信號的有效性。

(三)批評有法,表揚有度

體育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身體活動使得學生處于一個興奮活躍的狀態,課堂教學中也比較容易引起沖突,當遇到此類情況時,教師應做到批評有法、表揚有度。

1.批評有法,耐心有效

在教學中教師情緒處于一個相對興奮易怒的狀態,在批評教育中應做到心平氣和地分析學生引起沖突原因等,耐心對學生進行引導,做到適時、適當、適度。教師也應表達自己看到學生犯錯難過的情緒,在詢問中給予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建議。發現學生的錯誤前,有些情況也是可以預判的,此時給學生語言、眼神、動作的提醒或給予全班學生提醒,以點帶面,這樣的提醒式批評也是較為有效的。

2.適度、及時的表揚,抓住學生閃光點

每名學生的個體優勢存在差異,教師要及時地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具體的肯定和表揚。如,學生的學習態度、身體素質、體育精神等,語言也要豐富多樣,不可千篇一律。同時做到表揚有度,根據學生表現的真實情況,做出公正的鼓勵性評價。

(四)精講多練,提升效果

在教學中要“精講”,教師要抓住教學內容的特點有的放矢。講解語言簡明扼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可利用學生易于理解、便于學生記憶的比喻、口訣等深入淺出地講解?!熬v”應與“多練”互相配合,強調“多練”的同時,講解要根據課的性質有所調整,新授課、復習課講解會有所區別,可合理安排好講解,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練習,教師課前做好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學情的了解,備課、器材的合理準備、教學的設計等也是至關重要的。

(五)適宜的運動負荷

教學中,合理的運動負荷對生理的刺激是鍛煉學生身體、學習體育技能、滿足學生運動欲望的需要。教師要重視運動負荷的安排,不可讓體育課變為“休閑課”“恐懼課”。教師在安排運動負荷時,必須考慮教學目標、教材性質、學情、課的類型、環境氣候、場地設施條件等因素,合理適宜地安排好運動負荷,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于超然,宋榮榮.避免超限效應在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的作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7,(19):359.

猜你喜歡
負荷心理體育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生如夏花
商業用電負荷特性分析
我們的“體育夢”
心理小測試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體育一家人
炒股心理錯覺一二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