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2019-03-11 06:34黃洪政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農村教師教師隊伍農村

黃洪政

一、桐棉鎮教師隊伍現狀

(一)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學歷偏低,素質普遍參差不齊,良莠不分,質量不高

桐棉鎮的中小學教師,來源大致有三塊:老牌師范畢業生(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畢業)、民辦轉正的和近年師范畢業生。第一類個人素質、業務能力、師德建設等方面都是比較好的。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他們的知識能力有限,因而自身業務素質和敬業精神難免有先天不足的現象;第二類根據歷史不同時期政策轉正,很大一部分教學經驗、敬業精神都沒問題,但有些教師的教學理念跟不上新時代的要求,教學手段也落后,有一部分人鉆了政策空子,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教師資格,素質極低,現在很多人也不在教學第一線,也沒能力。第三類,由于是正規的師范畢業生,他們的知識與能力相對較強,但是,經驗與實際工作相對較少,尤其是面對現在的學生,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欠缺。三類教師,雖然許多教師通過20世紀末和現在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相當數量的教師通過函授、自考、自學、進修、學歷補償教育等途徑取得的,但由于培訓質量低和其他多方面原因,教師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不少教師實際教學能力和整體素質并沒有得到同步提高。

(二)師德師風弱化,極個別教師職業道德低下

(三)教師年齡老化,中老年教師多

(四)教師觀念陳舊、教學能力較低

(五)學科結構不合理,地域結構失衡

小學段語文、數學教師基本夠用,體育、美術、音樂、信息技術和外語專業教師缺編嚴重;初中段生物、地理、歷史教師富余,音樂、美術和信息技術專業教師缺編嚴重。據調查,有的學校教師總體上不缺編,但某一科或幾科教師偏多,有些學科卻無專業對口教師。桐棉鎮的村小學及教學點的一、二年級均長期實行包班教學,包班教師一般要教小學語文、數學、思品、科學、音樂、體育、美術8門課,長年累月一個面孔貫穿始終,造成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現象。農村小學由于缺乏相應的學科教師,英語、信息技術、體育及藝術規定的課程均未能正常開設。所有的村小學沒有音樂、美術、體育專業教師,搞歌詠比賽,開運動會都十分困難。小學英語缺口最大,全鎮的兩個村完小那梨小學、板爛小學有一到六年級,但也沒有一個英語教師。在學科結構上,基礎學科教師相對較多,小類學科教師相對短缺。在農村初中,急需學科的教師往往得不到及時補充,專業結構不合理,文教理、理教文現象較多,跨學科、改學科的現象比較嚴重,個別學校存在一人教數個學科的現象。

地域結構失衡主要表現以下幾點:第一,從教師數量上來看,鄉鎮學校教師趨于飽和,村屯學校教師明顯不足。第二,從素質要求上來看,鄉鎮學校與村屯學校對于教師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鄉鎮學校希望有高學歷、專業化程度高的教師,而村屯學校則要求教師素質更為全面和綜合,主要許多學校是一人一班,需要全能老師。第三,從教師流向上來看,從村屯流向鄉鎮的多,回流的極少。

(六)教師敬業不足,職業倦怠比較嚴重

(七)教師調動頻繁,隊伍不夠穩定

二、研究對策與建議

(一)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1.優先考慮農村教師編制

這一優先不應停留在核編定崗上,應表現在師資到位上。如果師資不到位,只見數字不見人,沒有任何意義。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每年在核編定崗與教師聘任時,優先滿足農村學校之需。人事部門須采取剛性措施,確保農村學校高質量的師資足額到位,以滿足學校當前教育教學的需求。

2.合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黨委、政府、教育局出臺相關政策,解決由民辦教師轉正的部分教師的分流問題,不能集中在一所學校,不能成為農村教育教學的主流。

3.推進人員流動,調整教師隊伍結構

要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要改變過去上級行政命令干預過多、學校被動接受的局面,學校需要的人進不來,學校不需要的人出不去,非常不利于學校工作的開展。在每年教師聘任時,要積極推動校際、區域之間的合理流動,促進教育系統內部人才資源合理配置,解決教師隊伍學段、區域、學科結構不合理等結構性失衡問題。

4.采取切實措施,遏制農村教師“跳槽”現象,保持農村學校的高質量師資比例,確保農村教師隊伍的穩定。

5.進一步完善教師交流長效機制

近年來實行教師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學校師資質量,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一是交流教師向教育教學骨干傾斜;二是交流的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能扎根農村學校;三是要根據農村學校實際情況安排交流教師,四是擴大交流范圍,中層干部也要交流,甚至擴大到校級。

(二)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農村教師工作待遇

教師隊伍是農村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關心、理解、尊重、支持他們的工作,最大程度的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保障他們有穩定的收入,才能打造一支師德優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促進農村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1.要認真貫徹《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師的工作生活環境,提高工資待遇。

尤其是新增政策性津補貼、教師醫保、節日慰問費、教師年終獎金及配備教師辦公電腦設備,要全額拿入財政預算,確保農村與城區教師待遇基本一致,甚至高于城區教師,讓農村教師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感受到作為農村教師的光榮,從而激發廣大教職工投身農村教育事業的熱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2.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積極落實國家規定的對農村教師的津貼和補助,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師范類畢業生、城區學校教師和其他具備教師資格的優秀專業人才到農村學校任教。

3.要妥善解決好農村教師交通、就醫、子女入學、就業等實際問題,適當增加農村學校教師編制,減輕他們的負擔

各級黨委、政府領導要把農村教育工作、農村教師的冷暖牢牢抓在手上,經常深入基層學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真正為農村學校、農村教師辦實事、辦好事。

4.給農村教師職稱評定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傾斜

增加職務聘任指標和降低農村教師晉級條件,以提高農村教師的積極性。

5.建立健全農村教師獎勵機制

建議年終增加農村教師評先指標,設立農村教師專項獎,對在農村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師或者長期扎根農村學校的教師要予以獎勵,以求鼓勵和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三)加強農村教師的管理培訓工作

1.抓好農村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

要依托教師進修學校等院校,廣泛開展以新課程、信息技術教育為重點的全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2.提高農村學校校本培訓的質量

第一,必須由上級教科研部門組織專家對學校進行診斷分析,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定期講座培訓,跟蹤測試納入教師個人考核中。第二,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與縣內優秀學校教師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定期相互聽評課,開展教科研活動,并納入雙方學??己酥?。

第三,有計劃的安排農村教師外出學習。

3.加強師德教育,建立師德教育長效機制,使師德教育經?;?,制度化

4.完善農村教師評價機制,通過多元化的教師評價,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凸現教師價值

5.建立健全骨干教師和名教師培養機制,給優惠,提待遇,給機會,壓擔子,促進教師成才

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僅靠學校的管理和培養,還需要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入,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確保農村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和教師隊伍的穩定,以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桐棉乃至寧明教育的和諧。

猜你喜歡
農村教師教師隊伍農村
扎實推進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常德市依托名師網絡工作室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農村教師的課改觀
報告顯示:超六成農村教師希望流動到城市任教
新農村 新一輩
教育部擴大實施“特崗計劃”創新教師隊伍補充機制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