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文學作品的典型人物看遺傳因素的作用

2019-03-20 05:18李雨竹
西部論叢 2019年10期
關鍵詞:左拉自然主義馬爾克斯

摘 要: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個體都或多或少的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小到每一個細胞,大到人的外部特征。身體內遺傳的種種條件會有意無意地“限制”著我們的行為和思想。文學來源于生活,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亦會受到遺傳因素的作用。在大量的文學作品中,遺傳因素的體現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了。像自然主義小說家左拉創作的自然主義小說《戴蕾斯·拉甘》中,遺傳因素就隱藏在人物的性格和氣質中,我們僅僅抓住了從生物學角度出發探索人物的內心活動表象,卻忽略了人物受遺傳因素作用的影響的實質。本文從《戴蕾斯·拉甘》這部典型作品中,通過對典型人物的具體分析從而研究出遺傳因素的真實作用以及其對人物活動造成的直接影響。

關鍵詞:遺傳因素 自然主義 現實主義 左拉 馬爾克斯

何為遺傳?“遺傳(heredity,inheritance)是性狀由親代向子代傳遞的現象也是性狀由親代向子代傳遞的過程”。 這是一個生物學上的專業術語,而用文學語言表達則可以解釋為代代相傳的特性,表現在氣質上:“瞧!這可人兒長得出水芙蓉一般,和她媽媽像極了”。表現在性格上:“這暴脾氣可真是隨了你爸”。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人的性格主要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決定的,實質上,人的性格多半是由先天的遺傳因素決定的。但不得不承認,后天的專門培養是可以有條件地抑制住一部分先天的特性,然而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此語絕非憑空而來。正是知道先天的不可逆,于是現代的科學家開始學會利用遺傳因素來分析人的各種性格特征。如好斗的、害羞的、感情易變的性格特征等。

一、《戴蕾斯·拉甘》中主人公行為中體現的遺傳因素

在自然主義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左拉?!爱斀駮r代,小說家最好的品質就是真實感?!弊匀恢髁x的出現是對現實主義的豐富,擴大了創作的題材和意義 ,讓讀者對文學存在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轉變。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二者的關系是如何的呢?遺傳因素在創作中真正體現的現實意義又是什么呢?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追求的都是客觀上的真實,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都重視材料的積累和運用。而區別在于,現實主義忠于典型意義的真實,特別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自然主義重視的是科學意義上的真實,像生物學家一樣真實的觀察世界。

《戴蕾斯· 拉甘》是左拉的第一部自然主義小說。內容概括而言即敘述了一樁通奸犯罪的故事。女主人公戴蕾斯·拉甘為了滿足本性的生理需求進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淵,最后導致個人的毀滅。左拉在小說的情節構思和人物塑造上都突出了生理因素和遺傳因素的主導作用,在剖析人物悲劇的成因時,暫時地拋開了社會因素,而突出地強調了生理因素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拔以敢馓接懙氖侨宋餁赓|,他們絕對是被自己的神經質和血質支配著,完全沒有自由意志”。艾森克將神經質定義為情緒性的特質, 具體表現為受到刺激時快速喚醒和緩慢抑制情緒的趨勢。神經質的人在面臨心理困難時,精神上會出現強烈的不安,并由此導致錯誤的認識,把健康人都有的不安和不適感等心身生理變化誤認為病態或異常。這些不安和不適的特點越注意它,越努力想直接排除它,反而會表現得越重,結果形成了注意與病覺的惡性循環,致使癥狀加重。使人陷入與癥狀苦苦戰斗的精神沖突狀態中,感到非常痛苦。病人想排除“病態或異?!钡挠綇娏?,癥狀反而越加重?!八麄兊纳钪械拿恳恍袨?,都由其肉體的宿命性所牽引。我不過像外科醫生那樣,在這兩個活的人身上做些尸體解剖工作罷了?!?/p>

戴蕾斯是拉甘太太一家收養的女嬰,是由拉甘太太的哥哥抱回來的,據說她的母親是一個非常漂亮且多情的土著女人。隨著她在拉甘太太家里的成長,她的骨子里開始滲透出一種像他母親一樣的鐵一般強健的體質,平時假裝平靜的身體內,蘊含著無法抑制的熱情和活力。她看著屋外的護院,純白色的河水,以及地平線上含苞吐翠茂密的山嶺,就產生一種要奔跑和呼喊的原始沖動,感覺心在胸膛內咚咚亂跳。原始的遺傳本性拉扯著現實與想象中的自己。拉甘太太有一個“藥罐子”般的兒子,他從小就和戴蕾斯住在一起。在拉甘太太的培養下,戴蕾斯養成了低聲說話的孤獨感和無聲走路的習慣,只為了自己所有的言行符合這一個破敗不堪且蕭條的家庭氛圍,她所有的習慣都是克制自己,使自己成為被動的,滿足拉甘一家人歡心的工具。他們生活的轉折點是從小鎮子搬家到巴黎。狹小的巷道里,一間雜貨鋪成為三口人的寄居地。日子一天天過去,羅朗不經意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傲_朗高大而健壯,一副瀟灑的面容,低平的前額,粗硬的黑發,豐滿的臉堂,緋紅的雙唇,不僅容貌端正,且有著多血的氣質?!鼻疤K聯心理學家把人的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4種類型。多血的氣質類型的特征是:情緒不穩定、情感的發生迅速而易變,在情緒反應上表現為快而多變,但不強烈,情感體驗不深,但很敏感。羅朗是一個懶惰的人,最求無憂無慮永遠享樂的生活的愿望。只希望不勞動飽食終日。而后來羅朗與戴蕾絲在一起的原因,也只是出于百利而無一害的盤算而已。

作品通過他們兩個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深層次的剖析了遺傳因素的作用?!昂苄〉臅r候,我就夢想赤著腳在道路上奔跑,在灰塵中求得人們的施舍,心甘情愿過著流浪的生活。人們對我說,我母親是非洲部落酋長的女兒。我常想她,我知道自己的血質與本性,都是屬于母親的?!薄骼偎?。被本能占據狹隘心胸的兩個人開始密謀殺人,只為了滿足那最低級的本能?!拔也⒉缓匏?,不過,他實在是妨礙我們。只有一種旅行他會贊同,那就是永遠不要回來!”——羅朗。在謀劃殺人,在估計厄運,在想象他做殺人犯的好處。他殺人也是為了過上他眼里的“平靜幸?!钡纳?。他對自己說,一切有利的理由都促使他犯罪。他的父親已經明白的告訴他了,他不會有一分錢的遺產;他或許還要做很多年的小職員,每日在小飯館里吃飯沒有妻子,單獨一個人生活在丑陋的樓頂房間內。相反,如果他殺了格米爾,他就可以和戴蕾斯結婚,繼承拉甘太太的遺產。

左拉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當時充滿了黑暗和丑惡的法國,在這個時代,金錢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犯罪、賣淫增加到了前所未聞的程度。憧憬中美好的“理性王國”被無情的現實描繪成了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

于是他們合伙兒殺死了格米爾。然而原本計劃的幸福生活并沒有如期而至。相反的是,給他們帶來了極度的痛苦。殺人之后,二人患上了嚴重的臆想癥,幻想格尼爾的尸體就睡在他們中間,這時候的羅朗已經不想和戴蕾斯結婚了,但是他又想到不能一無所獲的殺死一個人。如果不和她結婚,那殺人就是無的放矢和極端殘忍的了。他們開始互相嫌棄,原始的本能被神經質的焦慮和臆想所占據。在他們眼中格米爾的冤魂無時無刻干擾著他們的神經。逐漸的,本來多血質強壯的羅朗變成了神經質的脆弱肉體?!按骼偎古c羅朗過著雙重生活,彼此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一個是神經質的,恐怖的,夜幕已降臨,他們就開始戰栗;另一個是麻木和健忘的,太陽一出來他們就感到自在。他們的生活是矛盾的;單獨相處時,就不免嘆息和憂悶,待有別人夾在中間時,他們又平靜了,微笑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格米爾的尸首始終睡在他們中間。也只有他們自己感覺到,他們平靜的皮肉下,還有神經的痙攣,夜間可怕的扭曲著他們的臉孔,使他們和平的表情立刻變成湊而和痛苦的面具?!薄疤斓垒喕刈杂袌蟆?,當時的社會混亂黑暗,無法用公正的法律懲治他們,而是由他們自己懲治了自己。呈現在他們腦中的謀殺,在他們看來是自然地,無可避免的,是由格米爾的被殺害自然而然的引導出來的。他們想到自己污濁的生活,如果他們還有足夠的悲切讓自己活下去,他們的存在將更不堪設想。面對磨光的廚刀和化學藥水,他們交換了相互感激的眼神,最終在死亡中找到了最后的安慰。

二、作家在文學作品中寫遺傳因素的意義

雖然我們研究的都是文學作品中的遺傳因素,但是作者真正在作品中運用遺傳所表達出來的意義,并不是僅僅局限于此,而是通過遺傳因素來表達更深層次的意義--即現實意義?!洞骼偎埂だ省愤@部作品不僅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后的嚴重后果,同時更揭露了金錢至上的法國生活方式對人的普遍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在控訴法國制度的同時,只是將一切歸到一些看是個人的成因上,而無法提出真正的解決方法。本部作品外環境描寫很少,主要是從心理和生理方面去剖析人物。但很少的外部環境描寫也側面反映出了當時的時代特點,文中自然流露地諷刺了當時警察的辦事能力低下和巴黎人文世風日下的現狀。麻木的人性和粗鄙的思維,凡事只問好處和利益,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情。在對于案子沒有結果的情況下,精神空虛季度萎靡的二人的結局是自殺。作品中遺傳因素的運用,其真實的意義也是為了給讀者傳達客觀的現實?!栋倌旯陋殹芬嗍侨绱?。本篇文章選取典型的兩部作品加以剖析主人公身上的遺傳因素的作用,讓我們看到遺傳是無處不在的,是隱藏在人物內心最深處的本能當中的,它不斷地影響著人物的思想和行動。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學作品會因時代的更新而歷久彌新,不同的讀者也會賦予其更多層次的意義和內涵。

參考文獻

[1] 奧爾頓·比格斯(Alton Biggs),科學發現者[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02-115

[2] 左拉,戴蕾斯·拉甘[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15-17

[3] 黃雅梅 周仁來 吳夢瑩,神經質人格的神經生理基礎[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15.602-613

[4] 馬爾克斯,談兩百年的百年孤獨[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7-33

[5] 同異 ,決定健康與命運的遺傳基因[M],醫藥科技 ,2013. 2-3

[6] 鄭克魯,外國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7-79

[7] 歐曉霞,心理學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102-110

[8] 南帆 劉小新 練暑生,文學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24-228

[9] 王洪濮,人的性格遺傳探秘[J],百科知識,1997.05.15.14-15

作者簡介:李雨竹,女,生于1994年,籍貫:黑龍江依安縣,研究生在讀,本科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專業,研究方向:文學文獻。

猜你喜歡
左拉自然主義馬爾克斯
走過“孤獨”與“霍亂”,一生摯愛成就馬爾克斯
左拉的牛仔褲
從《愛彌兒》中探尋盧梭的自然主義愛情觀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創作的獨特風格
一點點體面
左拉的“兩分半鐘”
馬爾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獨》被拍成電影
“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
愛是系在手腕上的紅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