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分析

2019-03-27 11:42楊建玲鄒高偉
健康大視野 2019年5期
關鍵詞:并發癥應用效果

楊建玲 鄒高偉

【摘 要】:目的 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經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后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方法 從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乳腺病患中隨機抽取50例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患者,按照治療順序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研究組實施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最終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為92%,高于對照組68%,研究組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4%,明顯低于對照組28%,研究差異顯著,p<0.05。結論 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經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后具有較高的治療有效率,能控制治療后的并發癥。

【關鍵詞】:多發性纖維腺瘤;乳腺后間隙;應用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乳腺肌瘤的發病率與雌性激素的多度分泌有直接關系,隨著人們保健意識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進食過量促進激素分泌的藥物及食品能夠使此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1]。多發性乳腺纖維瘤在乳腺科中屬于多見疾病。經檢查發現纖維瘤的存在狀態不具有固定性,主要分布在乳腺小葉,瘤體呈現混合性。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依靠手術進行全面摘除,本文明確了手術方法,經乳腺后間隙入路進行治療。為證明其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狀態,本文結合50例存在乳腺多發性纖維瘤的患者展開充分研究,研究組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乳腺病患中隨機抽取50例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患者,按照治療順序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對照組25例患者實施常規治療,組中患者平均年齡(26±3.7)歲,平均瘤體數量(8±3)個,瘤體平均直徑(2.75±1.42)cm;研究組25例患者實施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組中患者平均年齡(27±3.5)歲,平均瘤體數量(8±4)個,瘤體平均直徑(2.77±1.30)cm;排除惡性病變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超聲檢查,明確纖維瘤的分布狀態及瘤體直徑并制定手術方案,在此基礎上將常規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術前使患者保持平臥體位,實施插管麻醉,定位纖維瘤位置,對局部皮膚進行消毒沿切口位置切開皮下脂肪層直到乳腺小葉,剝離乳腺組織盡快摘除纖維瘤并進行凝血措施,沖洗局部后層層縫合,并進行加壓包扎。

研究組患者實施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順乳腺下緣作切口,依次切開表皮層及筋膜層,明確乳房后間隙位置展開鈍性分離,分離的目的在于保持乳腺組織的完整性,從乳腺后間隙作為肌瘤摘除的主要路徑,切開組織找出肌瘤并進行剝離,充分剝離后進行縫合。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參與治療后,若疾病出現明顯好轉甚至痊愈說明治療有效。治療后經超聲檢查乳腺組織恢復效果明顯,說明治療顯效[2]。治療后若出現明顯疼痛以及局部出血等現象且乳腺組織有過度發炎癥狀視為無效。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出現(脂肪壞死、腺囊性增生、乳房結核)等并發癥的概率,出現并發癥的例數越多并發癥幾率越大。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統計數據,()表示計量資料的研究范圍,n為例數,t為研究差異,p為檢驗差異值,p<0.05時,統計成立,研究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評價(%)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為92%,高于對照組68%,p<0.05,如表1.0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4%,明顯低于對照組28%,研究差異顯著,p<0.05。詳細如下:

對照組25例:出現脂肪壞死2例,腺囊性增生3,乳房結核2例,出現并發癥的總人數為7人,并發癥發生率為28%。

研究組25例:出現脂肪壞死0例,腺囊性增生1,乳房結核0例,出現并發癥的總人數為1人,并發癥發生率為4%。

注:X2=5.3571,p=0.0206。

3 討論

乳腺肌瘤常分布于乳腺小葉,在婦科良性腫瘤中屬于常見的疾病類型。該疾病的治療方式主要依賴于手術摘除肌瘤組織,傳統的手術治療能夠形成較大的創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能造成較大的影響。乳腺纖維瘤經手術治療后常能導致乳房脂肪壞死,乳房結核以及腺囊性增生等多種并發癥,為了全面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疾病負擔,因合理采取手術方法減小組創傷。鑒于此,本文結合50例患者平均分組后,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研究組實施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觀察兩種治療方法的應用效果及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研究結果證明: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為92%,高于對照組68%,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4%,明顯低于對照組28%,研究差異顯著,p<0.05。由此說明,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經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后應用效果較強。

綜上所述, 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經乳腺后間隙入路治療后具有較高的治療有效率,能控制治療后的并發癥。

參考文獻

李浩.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采用乳腺下緣切口經乳腺后間隙入路術治療的臨床價值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9):31-31.

杜青陸.探討乳腺下緣切口經乳腺后間隙入路術治療乳腺多發性纖維腺瘤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療,2016,35(26):4-6.

猜你喜歡
并發癥應用效果
淺析美軍戰斗精神的致命并發癥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膝關節鏡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