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想象?表達

2019-03-31 09:26趙玲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摘 要: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英語作為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除了口語之外,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習最基礎的內容。對小學生而言,閱讀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詞匯量,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提升其英語綜合水平。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就觀察、想象、表達為準繩,簡單談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72-02

引 言

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構建基礎的詞匯量、感受英語文化知識的關鍵時期。英語課標提出,小學英語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從觀察、想象、表達三個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并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提升英語教學課堂質量。

一、細心觀察

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來說,傳統教學中僅憑借單一的閱讀范圍和單調的呈現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效果不大,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現象,學習積極性不高。面對這樣的情況,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所以作為英語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首先要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開闊學生的眼界。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陣地。我們使用的譯林版牛津教材,圖文并茂,內容設計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而且還具有趣味性。教師利用插圖、對話以及多媒體設備,能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以高昂的學習熱情投入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僅依靠教材內容進行傳授是不夠的,還需要時常引導學生學習課外閱讀知識,不斷補充并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在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通過閱讀學習材料,培養一定的英語語感,奠定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篩選、推薦不同的閱讀材料,如低年級學生注重培養語言音律,閱讀材料盡可能簡單有趣,能帶動氣氛;高年級學生注重指導,故事情節或故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四年級以上的學生通過低年級的英語學習,英語口語表達、聽力方面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詞匯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普遍的問題就是,學生比較欠缺閱讀通篇文章的能力。要知道,英語閱讀能力與文章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培養。例如,教學小學四年級I like dog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課前給學生布置小任務,課下搜集關于dog的英語短文或故事,并將所搜集到的文章在課堂上分享。這樣的課堂引入,可以讓學生在通過網絡或者書籍自主搜集的過程中間接地擴大閱讀量,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在課外閱讀方面,教師也可和家長配合,引導學生閱讀國外讀物,觀看英語電影、原聲動畫片等。在提升學生英語語感的同時,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增強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熱愛之情。

二、展開想象

小學階段是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的時期,所以呆板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地講解生詞、詞組,學生死記硬背后進行教材內容的解析,這無疑是很乏味的。教師在英語教學尤其是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問題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給學生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間,幫助他們找到靈感,充分理解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前,對于閱讀故事或者英語原聲短片設置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解決問題,之后再總結提升;也可以在學生閱讀文章或短片之后,創造良好的質疑空間,鼓勵學生提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發散思維解決問題,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1]。

例如,教學譯林牛津小學英語教材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課時,由于它是故事型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多媒體進行模仿朗讀。對文章中的“老鼠在獅子睡覺的時候叫醒它,獅子生氣了”的內容,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如果自己睡覺的時候被吵醒,自己是什么感受呢?會不會生氣呢?教師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想象獅子生氣的情緒狀態,并且用英語表達獅子的憤怒。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終將練習成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簡單文字,用問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體會故事的情節變化和人物心理特征。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留出自由想象的空間,通過各種方式加以引導,根據教學經驗,用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實現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三、大膽表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已經慢慢轉換。這改善了傳統課堂主體角色不平衡的狀況,讓學生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發揮引導作用,組織課堂活動[2]。對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不能只靠單純的知識積累,而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散思維,展開想象,同時勇敢地表達出來。所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方向性的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發散思維,擴展知識,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例如,可以在分組討論中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通過課堂舞臺展示表達自己,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交流能力。

如教學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課時,在分角色朗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要了解并熟悉文章內容,理解人物角色,并在朗讀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顒诱归_過程中,學生分組進行,以課堂展示的方式考核,并借助多媒體進行輔助朗讀,通過分析文章中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將文本中的“聰明、機智”的老鼠、關在籠子里的“憂傷”的獅子和“可惡”的人的角色性格特點詮釋出來。通過學生間的交流溝通,在增進學生關系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通過組內安排活動,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持之以恒,同時,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合作。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應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轉變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家長也需要為學生提供堅實的后盾,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劉偉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9(87):112-113.

李嵐.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提升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9(22):60-61.

作者簡介:趙玲(1979.9—),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