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寫日記入手 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2019-03-31 09:26董艷萍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日記寫作能力作文教學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小學階段,通過寫日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本文從備材要豐厚、選材要精妙、塑材要細致等方面,探討如何從寫日記入手,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關鍵詞:日記;作文教學;寫作能力;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83-02

引 言

對很多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寫作。能夠產生寫作興趣、寫出具有真實感情的作文,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從引導學生寫日記入手,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言之有物——備材要豐厚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钡拇_,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

1.在校園生活中發掘材料

我校是一所有著70年建校史的老校、名校,文化底蘊深厚。學校重視傳統文化的熏陶,校園環境中蘊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孔子像、文化墻、宣傳板報、植物園、假山、林蔭路,還有歷經70年風雨依然挺立的老槐樹,都是學生眼中熟悉的景物,均可成為日記素材。

2.從對社會、家庭生活的關注中篩選材料

學校門前的柏油馬路修好了,校門口的小店增添了不少書籍,小區里的垃圾實行分類管理,九月的早市,家鄉的海鮮、農產品越來越多,參加社區會演,共同歡慶“新中國成立70年”,感受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祖國的強大……基于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習作源于生活的意識,深化日記主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體現“語文向生活延伸”的特點。

3.依托文本,從教材和課外閱讀中尋找切入點

日記終究是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不能脫離教材。統編教材的全面使用,為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寫作素材。經典課文或經典段落都為仿寫提供了平臺;習作單元的設計,將生活與習作有機聯結,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低年級“和大人一起讀”、中高年級的課外閱讀延伸,既讓學生的積累更豐富厚重,又能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金秋時節”中安排了寫日記的任務,并提出“日記里可以寫什么”的問題。學生學習了整整一單元關于秋天的課文,再領他們到校園里找找秋天,于是一篇篇精彩的日記流淌于筆下:“校園里的銀杏葉黃了,是春天、夏天太累了嗎?他們想要睡上一覺,才在風中尋找大地這樣的床,暖暖地進入夢鄉?!薄澳强美匣睒湎駛€小孩子,秋風一吹,他就捧出豆莢一樣的果實,不停地炫耀著,還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童年時光”中學習《陀螺》一課時,學生想到自己玩的各種玩具,如毽子、沙包、跳繩等,眼前浮現的是游戲的情景,寫出自己如何做、如何玩的過程,一切都很得心應手。

二、言之有物——選材要精妙

1.選真實的材料

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真實性,自己經歷的事、看到的景物,這都是真實的材料;二是指本質上反映事物的真實,如寫想象日記,學生也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展開的想象,那也是真實的。

2.選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是個性與共性統一、具體性與普遍性統一的材料。它是具體的、個別的,又能體現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普遍意義。比如,學校開運動會,面面俱到去寫,就容易犯“記流水賬”的毛病,從眾多項目中選一項,如拔河比賽,這是一項典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既是力量的對決,又是集體合作精神的體現。學生在寫的時候,也要寫典型的人物或事件。

3.選新穎的材料

材料力求具體形象,富有親切感與懸念性,是鮮為人知的新發現,并適應文體特點,如記敘文材料具體形象,感染力較強;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具有邏輯說服力;說明文材料要揭示對象的特征。

三、言之有物——素材要細致

精彩的生活為學生寫日記提供了豐厚的素材,但寫出來的日記依舊參差不齊,有的內容充實而有看點,有的空洞蒼白,這就需要學生在觀察時做到心中有數。

觀察能力是習作的根本能力之一,對觀察能力的培養貫穿習作訓練始終。為了培養這種能力,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全套教材的第一個習作單元,即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并通過“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打好觀察的基礎呢?

1.選擇好觀察對象

教師應提醒學生不要盲目地進行觀察,以免察無所得。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學生看到的、聽到的太多了,什么都可以拿來寫日記嗎?其實,對低段的學生來說,只要把他們看到的、聽到的記錄下來就可以。但是教師要有意識、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只有選取最具典型性的觀察對象,才可能保證觀察的有效性。觀察時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使我們更快地認清主體事物。學生觀察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觀察結果進行引導,幫助篩選,時間一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懂得取舍。

2.確定觀察內容

選擇好觀察對象,可根據觀察的全面性和可重復性確定觀察內容,并通過表格等形式對擬觀察的內容及進程做好安排,如觀察一株植物,可從形狀、顏色、高矮、大小、姿態等方面進行觀察,做到有計劃性。

3.選擇觀察方法

根據觀察對象和觀察內容選擇適合的觀察方法。具體的觀察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空間順序觀察法。這是描寫景物類作文常用的觀察方法。寫景的日記和寫景的習作是一樣的,對于要觀察的事物,不能胡亂寫,而要掌握方法??梢杂每臻g順序,如寫《我們的教室》,可以按照移步換景的順序;還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如峻青的《第一場雪》就是按時間先后有意識地觀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早的不同情景,著重寫雪天“萬里江山變成粉妝玉砌的世界”的壯麗風光。也就是說,當學生的日記中涉及寫景的內容時,教師不能讓學生毫無順序地寫,一定要有序書寫。

二是主次觀察法。這是分清主要或主體事物,以及次要或陪襯事物的一種方法,一般是從主到次進行有次序的觀察。這需要告訴學生凡是主要的應寫得詳細一點,凡是次要的可以一筆帶過。

三是周期觀察法。這是一種常用于觀察動植物生長過程的方法。對于常見的動物或植物的生長,應指導學生進行周期性觀察。就植物來看,從它的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等過程,都要進行一系列的觀察,如寫連續觀察日記。

另外,當學生需要寫作素材時,就可借鑒觀察日記,打開自己的寫作思維,把實際生活與寫作融會貫通,有話可說,有話想說,不再套用空話、虛話、假話,使學生的觀察所得有了用武之地,從而體驗到觀察的好處。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教學難點。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新課標既要求三年級學生“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片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又要求他們“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結 語

語文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種君子氣概,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文化和品德的根[1]。語文素養是人的第一素養,語文教師要用素養演繹語文課程,如奔流不息的源泉滋養、熏陶學生,在循循善誘的引導中,讓學生形成知識結構,生成審美情緒,建立價值標準,讓學生在彌漫潤澤氣息的語文教學境界中,走出精彩亮麗的人生。

[參考文獻]

李學芳.如何讓小學生作文“言之有物”[J].東方青年·教師,2013(18):92-93.

作者簡介:董艷萍(1967.1—),女,遼寧營口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

猜你喜歡
日記寫作能力作文教學
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成長日記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探索多媒體在情趣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里約日記
成長日記
立體化地培育學生的寫作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