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意蘊

2019-04-02 11:03黃小毅
西部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生命共同體美麗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

黃小毅

摘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全人類共同利益和長遠發展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帶有與生俱來的生態意蘊。它承載了中國人民對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重要期待、國際社會對共建綠色家園的普遍愿望以及子孫后代對“綠色銀行”的共同需求,反映了全人類的價值追求。堅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奮力建設“美麗中國”,全力開拓“綠色絲綢之路”,強力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實現人類生態價值訴求的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生命共同體;生態訴求;生態實現;美麗中國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9)03-0056-03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給世界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的中國方案。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國內重大場合,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和闡發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等一系列具有濃烈生態意蘊的主張和觀點。黨的十九大更是把建設清潔美麗世界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寫入黨的報告之中。準確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思想,對共建生態良好的美好地球家園,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內涵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具有與生俱來的生態內涵,豐富而深刻。它主要包含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定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辯證考量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目標指向和實現路徑等諸多方面內容。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和把握。

(一)人與自然共生共存,是生命共同體

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和基礎。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在全球化時代,各國人民利益交織,關聯程度空前加深,成為同一個生態環境下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盡管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大拓展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空間深度和范圍,增強了人類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依舊沒有改變。人類因自然而生,是在自身所處的生態環境并且和這個生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產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員;自然界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是人類基本生存狀態的底線。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依賴、共生共存的生命共同體。人類可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盲目地凌駕于自然界之上,不能超出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閾值,必須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否則,人類將不可避免地在開發利用自然上出現事倍功半、兩敗俱傷的情形。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過程中,必須把握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價值尺度,正確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確保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自然生態系統健康運行。

(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需要實現雙贏

當今世界,各國人民依靠資源要素的投入,在經濟發展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這種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也在全球范圍導致了氣候變化、資源危機、環境惡化等重大生態問題,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各國人民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尋求二者之間的共贏。習近平總書記認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在傳統發展模式下,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勢必會引起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而保護生態環境意味著經濟發展勢必要換擋減速。面對“兩難”矛盾,各國人民應牢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共同家園,在尋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顧及全人類的生態利益,不能為了一時的經濟增長而對自然環境實施竭澤而漁的破壞行為?!盀榱耸谷祟愘囈陨娴拇髿?、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資源環境得到永續發展,應該統籌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而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世界各國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由“兩難”向“雙贏”轉變的重要路徑。

(三)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生態環境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日漸凸顯。保護生態環境,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家園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深諳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核心要義,基于全人類的共同利益,鮮明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乎人類未來?!辈⑸钋泻粲鯂H社會同心協力,共建全球生態文明。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全人類攜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人類生態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全球綠色治理,實現全球綠色發展,進而推動人類永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此,他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向世界各國發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倡議時,提出了“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的戰略設想和奮斗目標。他呼吁世界各國主動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樹立和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人類共同的生態福祉。

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訴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承載了中國人民、國際社會、子孫后代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熱切向往和共建生態良好的美好地球家園,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的普遍期待,是習近平總書記把中國人民的生態福祉與世界各國人民、子孫后代的生態福祉融為一體的必然選擇,充分展現了對全人類生態利益的高度關切。

(一)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是中國人民的重要期待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一躍成為世界舞臺上屈指可數的經濟大國。但過度依賴資源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驅動經濟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也導致社會經濟發展跨越生態邊界,沖擊了原本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各類生態環境問題的大量生成和集中暴露,“特別是大氣、水、土壤污染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據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公開發布的《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不達標城市占70.7%?!比珖叽罅饔蛑?,黃河、淮河、松花江等五大流域水質均遭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淮河流域水質呈現中度污染癥狀。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人民不再滿足于求生存、盼溫飽,追求自身的物質文化需要,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生態環境”等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求生態、盼環保,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已成為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重要期待,成為習近平總書記回應中國人民生態訴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奮斗目標。

(二)建設綠色家園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

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與進步,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規??涨皵U大,技術手段日新月異。但長期依靠不可持續的黑色發展模式,世界各國在利用自然環境源源不斷地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在全球范圍內積累了大量的生態環境問題。盡管20世紀90年代,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部分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生產活動對生態資源高強度、大規模地開發和肆無忌憚的破壞仍是給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地球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以全球氣候變化為突出代表的全球“八大公害”正越過主權國國界和管轄范圍,不斷蠶食著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生態安全。隨著人類環境意識的逐步覺醒,保護生態環境,攜手應對全球生態危機,共同推進全球綠色治理和綠色發展的國際呼聲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履行保護生態環境的國際義務,積極尋求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享綠色發展經驗,共迎全球性生態挑戰。無論是1972年《人類環境宣言》在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上的問世,還是2015年《巴黎協定》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的達成,都充分說明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共建生態良好的美好地球家園的共同期待。這是人類在21世紀的首要命題,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所在。

(三)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是子孫后代的共同需求

當代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屬于全人類,也包括子孫后代。作為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環境,不僅為當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源源不斷地供應著豐富的自然養料,而且也肩負著為子孫后代擁有與當代人相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提供物質保障的歷史使命。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基于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國家的競爭需要,不顧子孫后代的生態需求,高強度、大規模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不僅造成自然資源過多、過快地被耗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然資源在代與代之間失衡,剝奪了后代生存發展的基本權利;而且以消費的過度增長帶來的高產出和高收益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對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端沟赂鐮柲θ祟惌h境宣言》宣布:“人類有權在一種能夠過尊嚴和福利的生活環境中,并且負有保護和改善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的環境的莊嚴責任?!币虼?,在經濟發展中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維護好當代自然生態系統的生態潛力,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不僅是子孫后代生存需求和發展期望,也是當代人應盡的共同責任和代際義務,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實現

當前,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數量之多、規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沒有哪個國家能置身事外,單靠一國之力也無濟于事。因此,切實履行保護生態環境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堅持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共同推進全球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升全人類生態福祉的實現路徑。

(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奮力建設“美麗中國”

中國是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維護世界生態安全的重要力量,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倡議者、推動者和建設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順應人民群眾對更多優質生態產品的新期待,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并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大會上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全國上下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建設學習活動,“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并正在中華大地上引領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涉及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與此同時,針對生態退化、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的國情,我國全面加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持續開展大氣、水、土壤等各類環境污染防治行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力執行史上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法律法規,讓生態文明建設以接地氣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有效推動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中國建設。這為世界各國推進綠色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良好的中國示范。

(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全力開拓“綠色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向人類文明發展的興盛之路,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一個縮影。出于深刻的發展考量和人類文明延續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6月出訪烏茲別克斯坦時就提出了“著力深化環保合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的中國主張。作為倡議者,中國率先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等生態環保引導性政策,攜手聯合國環境署共同籌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后成立以綠色為底色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中國主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頂層設計中,全面貫徹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各個方面,強有力地引導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現有合作機制,不斷深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環保制度、法律法規、環保產業項目、生態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商以國家利益和區域成員共同關注為基礎的生態環保引導性政策、戰略與行動計劃,積極推進產能合作與基礎設施綠色化,充分保證“綠色絲綢之路”的建設成效,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了新動力,拓展了新空間。

(三)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強力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

當前,隨著人類生活關聯的不斷加深,全球性生態危機的不斷加劇,在謀求“生存和發展”中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挑戰和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重要場合多次呼吁國際社會要“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近些年,在中國的引領和推動下,世界各國不論大小,不分貧富都不約而同地將綠色發展融入國家建設與發展之中,通過制定實施一系列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戰略,調整產業布局,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有效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與此同時,世界各國還立足自身發展階段,積極開展和參與事關全人類共同生態利益的雙邊、多邊、區域和次區域的綠色國際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借鑒綠色發展理念和實踐經驗,引進吸收國際綠色投資、生產設備和技術,不斷將生態環保的價值取向融人戰略對接、產業投資、互聯互通、能源合作等方面,在合作中建立健全綠色經濟體系。此外,世界各國還積極參加聯合國環境機制安排與實踐,在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等領域力爭達成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協議,協同推進全球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治理,有力促進“清潔美麗世界”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更加美好未來提供了重要的生態保障。

猜你喜歡
生命共同體美麗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
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
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看習近平對馬克思生態文明思想的發展
論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
以“文化多樣性”國際機制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