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與學業成績研究

2019-04-10 11:51吳盛亮武菁李寧
學周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自我管理能力學業成績大學生

吳盛亮 武菁 李寧

摘 要: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高等教育學校不斷擴招,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極大的挑戰。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已經成為高校的關注重點,自我管理能力與學業成績密切相關,對學業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應該注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多方面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促進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學業成績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019

所謂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指人主動調整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行為,避免行為失控,克服困境尋求發展,尋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心理品質。1954年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自我管理理論,他定義的自我管理是個人對自身目標和思想的管理,做到自己約束自己,激勵自己,提升自己。

自我管理對個人學習與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大量的專家學者都積極倡導人們進行自我管理。在大學生教育中更是如此,高校積極對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訓練,以便提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自我管理能力與學業成績的關系

大學生進入高校就相當于進入半個社會,不再受教師和家長的督促,變被動為主動,自主管理能力成為大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自主規劃安排生活和學習,自身未來發展也是由此決定。自我管理和學業成績之間極具相關性,而且是正相關性,自我管理中的時間與行動、目標規劃、自我激勵、情緒管理等因素都與學業成績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從相關性看,大學生自我管理與學業成績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因果關系,因為自主管理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避免外界誘惑,自主科學管理自身學習計劃,提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學業成績自然顯著提高。此外,自我管理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創造性思維的改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交流合作能力的激發。從細致層面看,大學生自我管理有利于規劃時間、行為、發展目標,科學的規劃和控制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對學業成績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如果自我管理能力強,就能夠有效控制沖動行為和情緒;如果自我管理能力差,就不能控制學習的因素,不能突破不利因素的影響,無法尋求向上發展的出口,當處于不利情境中時無法控制學習中的不當沖動,也無法積極尋求發展。

總而言之,“時間與行動管理”和“目標規劃”是自主管理中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提升大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有助于學業成績的顯著提升。

二、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業成績提升的策略

目前,大學生自我管理和學業成績的發展狀況并不理想,有待改善和提高。從自我管理中的“時間與行動管理”“情緒管理”要素,以及學業成績的“創造性思維”“言語表達能力”因素來看,大學生對于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的能力欠缺,創造性思維和言語表達能力明顯不足;大學生善于進行思考研究、組織計劃,在自主控制、學習管理、交流溝通方面比較薄弱,這些是高校大學生應該重視的內容。針對此狀況,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改善。

(一)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在衡量高等學校教育質量時,不應該過于注重資源、成本等因素,而應該將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學習效果作為評價高校教育質量的主要標準,也就是所謂的“以成效為本”。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質量評估應該以學生的學習成效作為參考標準,教育部門應該看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和收獲成效。新時期、新時代,高校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行為習慣,使學生學會自我負責,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自身發展能力?!耙詫W生為中心”的目標是使學生走進主角的領域,做到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以及獨立處世能力,為學生的自身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社會、高校、家庭都要轉變觀念,真正落實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從高校層面看,我國高校目前比較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傳授,并不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礎素質培養。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學習成效、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因此,高校要改變原有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培養模式,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分析推理、語言交際等方面的能力進行科學培養,充實學生學習發展的條件。高校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模式,并結合自身教育模式進行發展,即以“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將通識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的支撐,為學生日后發展提供條件。

(三)注重大學生的生涯教育

目標規劃、時間管理、情緒管理、自我激勵等屬于自我管理的要素,注重生涯教育有助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我國高校已經將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大學課程體系,但是通常是以選修課或者公共課的形式存在,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于生涯教育的提高。在大學的整個過程中,生涯教育應該貫串始終,通過專題學習、講座、研討等形式進行生涯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目標和缺點,對自己具有明確的規劃,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求知欲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并受益一生。

參考文獻:

[1]張倩,張睿涵.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15(10).

[2]魏兵兵,張愷.擴招后我國高等教育科類結構的多維度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5(12).

[3]孟獻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6).

作者簡介:

吳盛亮(1979.9— ),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武菁(1983.8— ),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寧(1989.12— ),男,漢族,河北滄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 李愛莉]

猜你喜歡
自我管理能力學業成績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學業成績與習得性無助:有調節的中介效應
大學生上網情況與學業成績關系的實證研究
大專護生自我效能感、就業取向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