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討論的運用及度的把握

2019-04-15 02:28楊昌梅
世界家苑 2019年1期
關鍵詞:機械效率廣度慣性

楊昌梅

物理課堂教學討論是體現教學民主,面向全體學生的一種授課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恰當地組織運用討論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討論時,學生始終處于主體,主觀能動性得到極大的發揮,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同時,把握設計好討論問題的度是一堂物理課成功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學的啟發性和誘導性的具體體現,無目的、無針對性的隨意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無疑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一處敗筆。因此,教師要做到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巧妙地設計有關討論問題,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由已知導向未知,最終使學生取得知識和智力的雙重進步。

1 對難于建立的概念,運用討論有助于建立概念,揭示規律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于“慣性”的概念,學生難于理解和掌握,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們討論:火車在勻速直線行駛時,乘客在車廂里豎直跳起,將落在何處,是仍落在原地還是落在起跳點的后方,哪種說法正確?同學們紛紛各抒己見,相互討論,都想弄明白“誰對”“誰錯”,教師自然而然將帶著問題的同學們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2 在復習中運用討論, 有利于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如在學習了慣性以后,我設置了這樣一組問題:1.什么叫慣性?(慣性的概念)2.物體都有慣性嗎?(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3.慣性有沒有大???4.慣性的大小會隨外界條件而改變嗎?(強化學生頭腦中固有屬性的意識)5.慣性對物體有什么影響?(理解慣性的特點)6.慣性能分成靜止和運動嗎?(幫助澄清學生頭腦中的模糊概念)等等這組問題的討論使學生感到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在討論中復習,掌握了新概念,理解了新問題,有利于學生活躍思維,從而加深對慣性及有關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3 對易混淆的概念,運用討論有助于弄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系

隨著學生學習的深入,相似的概念之間往往會產生相互干擾,影響理解和應用,這時可通過問題設置討論辨析清楚。如對壓力和重力概念,可設置這樣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1.重力和壓力是怎樣產生的?2. 它們的受力、施力物體分別是什么?3.它們的方向如何?4.它們在什么情況下大小是相等的?又如實像和虛像,用電器的額定功率、額定電壓和實際功率、實際電壓等都可以通過討論辨析清楚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4 對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運用討論得出和理解有關規律

關于摩擦是學生們熟悉的物理現象,當用實驗探究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跟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結論后,再講增大有益摩擦時,我設計了討論的問題,“用哪些方法增大有益摩擦?請用手邊的物體實驗說明”。引導學生用力推平放在桌面上的書,使書運動,再在書下墊上筆,仍用力推使書運動,體會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的大小,“又能用哪些方法減小有害摩擦嗎?舉例說明”。在討論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動手驗證、發言,訓練了能力,理解了規律。

5 在實驗教學中運用討論,有助于掌握方法、發展能力

在物理實驗前,針對實驗結果的預估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們會給出猜想和爭論,教師并不立刻給予評價,當實驗結束后,結果自然會見分曉,起到去偽存真的效果。如在做“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時,實驗前組織學生討論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先通過理論推導得出:不同的滑輪組機械效率不同,同一滑輪組機械效率也會有所變化,然后再通過實驗進行收集數據得出驗證,實驗結束后,讓學生思考: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一定要測四個量才行嗎?至少需測幾個物理量?這樣啟迪學生思維,發展能力。

6 在習題課中展開討論,有助于解決問題,激發思維

在習題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一題多解”,即解決一個典型題的過程中,討論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尋求解題思路,在討論中得出能理解的、解題的最佳方案。二是“一題多變”,即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將一個題目進行拓寬、引深,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三是“多題一解”,即從某一典型題出發,組織學生推導、討論,進而歸納總結出這類題的一般解法,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

在物理教學中,可以說方方面面都可以展開討論,好的討論引導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要防止為討論而討論,要注意以下問題:

7 討論的角度

討論問題的設置應注意角度,要注意角度的新穎,富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思維的積極性。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能被學生接受,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8 討論的穩度

教學討論要從效果出發,不宜搞突然襲擊,讓學生莫名其妙,應保持課堂的穩定和學生心理的輕松,不要老是提問討論,求得課堂的熱鬧,從而使學生不去對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做出思考。應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

9 討論的難度

討論問題的設置應有一定的、恰當的難度,使解決問題的思維水平處于“鄰進發展區”從而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使他們通過努力可以討論出結果,

10 討論的跨度

討論問題應緊扣教學內容和中心環節,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問題設置跨度太小,不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思維,跨度太大,學生不能立即做出聯想而難以展開討論,反而會抑制學生的思維活動。

11 討論的密度

提問及討論的設置要疏密相間,一節課不能提問不斷,也不能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討論,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思考,讓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思考。所以,討論的密度要精心設計,安排恰當,要能起到改善教學環境,調節學生情緒,溝通師生關系的作用。

12 討論的廣度

課堂教學的對象應是全體學生,設置討論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和跨度,還要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所需展開的討論應能讓多數學生經過分析思考都能參與到討論中來,這就要設計好問題的難度和廣度,難度小了,廣度就大,思維層次就較低,效果就欠佳。所以用適當問題的坡度來增加問題的廣度,或使問題具有廣泛的思維空間以增加問題的廣度。這樣可以調動全體的積極性,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物理課堂教學的討論及度的把握不只局限于以上方面,教無定法,教學有法,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好課堂討論,能將每個學生的興趣、潛能、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益處。

(作者單位:蘭州市西固區柳泉中學)

猜你喜歡
機械效率廣度慣性
中學編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追求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淺析小學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政治課堂提問技巧探微
物理機械效率專題練習
走出功率、機械效率概念理解的誤區
無處不在的慣性
對慣性的認識誤區
無處不在的慣性
2009年高考物理專項訓練題三 牛頓運動定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